第122期::佛學幽覽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二十四)第三講表

系統關聯真科學

生量解理見真相

修行並非盲目學

撥雲見日繫縛脫

 

 (庚)不科學與合科學

 ◎不合科學屬他
  現在是科學當道的時代,科學是組織、系統縝密的學問,不論是物質與心靈,方法、理論、都含括其中,對於不懂的事要存疑,存疑的過程要嚴密,最後的理路是能前後關聯貫串,而烘托出真相。一般人誤解佛法不合科學,是不了解佛法而下的妄斷,這樣的判斷方式恰好最不科學。

●人生何為(迷惑)
  人生當前所受是苦,當前所受是由過去造作的因而來,一般凡夫沒有這樣的知見。再者,凡夫於當前所受的苦當中再去造下更多惡業,由煩惱引發的力量去造惡業而感應惡的苦果,這個苦果無法解決,如何是合乎科學?科學是有系統組織的學問,應該是要能夠讓你離苦得樂,可是世俗的科學可以把物質分析清楚,卻不能讓你離苦得樂,如何是符合科學?一般人不懂對過去、現在、未來做關聯性,不懂生死的現象,如何可說合乎科學?
 
●宇宙何關(顛倒)
  宇宙的關聯,包括古今、現在和來世、人與動物、業的關聯等,這些是科學所沒有的。回看第一表宇宙觀的森羅萬象,森羅萬象包括六道有情、今昔,對於複雜、千變萬化的各種關聯,科學家無法解釋,甚至無法理解佛法所說的現象。對於不懂的事應抱持存疑,不應武斷的否定。
  人生為何而來?為何而去?世俗人對於前後因果的關聯是疑惑的。宇宙何關?人與六道,古、今、未來的時空關聯,世俗人亦顛倒不明。不但不能幫助有情離苦得樂,自己也不能離苦得樂,因為沒有作業的觀察,不能令有情、自己斷煩惱、斷惡修善,不能真正解決痛苦、得到安樂。


●佛學維何(未見)
  世俗否定佛法是怎麼否定呢?前面是「我假理想」,我認為佛法就是這樣,是「聽信妄談」,終究是「未見而言、見蛇為龍、未究其理」,認知錯謬,或是只學到表皮,沒有學到內涵。如在證悟的過程中三寶加被的這一分,是世間人不會懂的。生起殊勝的覺受,最後斷惑,全靠三寶加被,普通的學者、無神論者怎麼會相信呢?以上是「不合科學屬他」。

◎統系屬佛
  佛法才是最符合科學的、有系統的。

●人生酬業
  從佛法來看人生觀是「人生酬業」。「酬業」就是酬償過去所造的業。業分為滿業、引業。引業是引你到這一生的業,滿業是圓滿你這一生的受用,以人道果報為例,「引業」可以引到人道投生,「滿業」圓滿在人道中苦受與樂受。業果的解釋將在後續第四講表及第五講表詳說。

●真妄覺迷
  從佛法來看宇宙觀是「真妄覺迷」。「迷惘」就隨著惑業去轉,「覺真」則覺悟到沒有自體性。覺真以後,開始去觀察由惑業感果的關聯性。要離苦得樂也就是要在妄相上斷惡修善,而本質是證悟空性。
  佛菩薩的出路在眾生身上,《普賢行願品》有譬喻說:如果果是佛果,花就是菩薩的花,根就是眾生,大悲心就是水。大悲水澆到眾生,開菩薩花結佛果,可見出路在利益眾生。沒有眾生即不能利益,善無從成立,福也無從修,可見眾生的重要性,是福報的關聯。例如你幫助他解脫,關聯是得到自己未來解脫的順緣。去幫忙助念,回過頭來自己得到助念的順緣,晚上出門助念前想一想此道理,就會很開心的出門。
  結合覺真迷妄與上述福報關聯性的觀察,即知最殊勝的福報是幫助眾生解脫,這才是真正的「真妄覺迷」。

●萬法歸一
  在「人生酬業、真妄覺迷」的現象做觀察,最後導歸到「萬法歸一」,就是佛法的本體論。科學也講本體論,現代物理學所談的分子、原子、電子、核子、中子、質子、費米子(夸克、輕子)與坡色子都在探討本體論,經部也有本體論,經部的本體論就是自相存在最小粒子,完全符合現代物理學的尖端潮流。但佛法的經部宗是三千年前即出現,而經部再往上還有唯識與中觀,現在發展到尖端的科技才相當於小乘部派的經部宗,不禁要問究竟何者才最符合科學?
  萬法歸一,依經部宗義,「一」是指最小的微塵,所有的東西都是從最小的微塵堆來的,這個最小的微塵是不可被分割破壞的,此是經部的勝義諦。其他被堆成的都是可以被破壞的,是世俗諦。唯識宗說境界在心之外不成立為勝義諦(空性),心內的顯現為世俗諦。唯識宗以心外不成,萬法是心所變現來破煩惱障、所知障,尋覓在心之外沒有看到該法,一切本來具足,無從貪、瞋,即破煩惱障。
  按照中觀來說,「一以貫之」即是空性,例如:見毛巾的眼識在沒見到毛巾前不生,所以見毛巾的眼識自相是空的。當沒有色塵可見的時候,見色塵的眼識不生,所以識的自性也空。勝義諦是空性,勝義諦以外的都是世俗諦。二諦的安立各宗派不同,孔門就說「吾道一以貫之」,這些都是最後達到萬法歸一。萬法歸一就是歸到空性,萬法都是自體空。「人生酬業」言如何業盡情空,「真妄覺迷」言如何從迷妄到覺真,都要萬法歸一。

◆補充:如何確立知見?法四依
  上文從反面來說要「消除誤會」,但正面來說要確立正知見。正確的知見建立在聞思修上,聞就是聽懂道理,思是他人教你如何思,就連修也是他人教你怎麼修,聞思修都在「他」,所以沒有離開善知識猶可以成功的。所以禪宗的典故說:趙州八十猶行腳。
  聞思修主要靠對象,對象分為法四依。法四依的順序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首先要明白依的是法不是人,在法當中,明白依的不是美妙的文辭語言,而是其中的義理,在義理當中要依了義的義理,不要依不了義的義理,最後在了義當中生起的是智不是識,以下一一解釋。

依法不依人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對不對?其實法就在人身上,人跟法是不能切開的,孔子說「文不在茲乎?」「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制度、檔案通過人運用,所以文武之道的關鍵在人。《中庸》上說:「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是跟法不能離開的。人生的決戰點在遇到對的人,處在對的環境,所以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很重要,最好的人和環境都在那裡。
  既然如此如何依法不依人?依的是這個人身上的正法,而不是這個人身上不好的地方。這個人長相不好、社會地位低、用詞不夠優美等等,這些都不依。釋迦牟尼佛以前座下很多弟子,有人親近舍利弗尊者時就說,連舍利弗尊者的學問都那麼高,更何況難陀尊者,一定更高深莫測。因為難陀尊者相好莊嚴最為第一。難陀的弟子特別多,比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還要多,因為外相莊嚴。
  眾人皆知問路的時候,面對一個西裝筆挺但不知道路的人,跟一個穿著隨便但知道路的人,當然要問知道路的人。依法不依人是依人要依有法的人,只要能指出你的出路,就不要在意他是什麼人。又例如,子貢名滿天下,顏回默默無聞,去請教教法要問誰。通常大家喜歡問子貢,子貢口才好、言語犀利、旁徵博引、舉一反三。可是比內涵的時候,他比貧賤出身的顏回差遠了。再者,依這個有法的人當中,主體依他身上的法,而不要看他的人。不要把他的過失看成功德,功德看成過失。比如師父罵人,徒弟不可以說:師父不慈悲。不可以用自己的標準、情緒去衡量、檢驗師父,要用法去檢驗。如果這個人如法,當然是依法又依人。又假令其人雖為名人、博士、羅漢或等覺,所說卻不契佛經,亦當捨棄不依。

依義不依語
  法已經確定要依了,但法當中要依語還是義?語是文辭優美,義是講究義理。有四種情況:一是文辭和義理都很好;二是義理正,文辭不美;三是文辭很好,但沒有義理甚至義理是錯的;四是沒有義理,文辭也不好。這四種情況前兩者可以依,後二者不能依。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在確認了要依的是義以後,繼續來確認要依的是了義還是不了義。了義是究竟說,不了義是方便說。舉例而言,父母想要讓孩子用功讀書,究竟處是想培養孩子成為國家的棟樑。但是眼前孩子沒有辦法體會,父母就跟孩子說,好好讀書就有糖果吃。
  依了義是指真正能幫助解脫輪迴的,不了義是不能解脫輪迴。般若是了義,其餘就是不了義;甚深見是了義,廣大行就是不了義,佛是為了了義來說廣大行,究竟處就是了義的甚深見。《大智度論》一百品,到第九十八品後有常啼菩薩去見曇無竭三藏法師就是尋求般若,因為具有般若智才能解脫生死。孔子也是講性與天道,一以貫之。
  不了義都是為了幫助了義。比如布施是為了讓修學般若的時候有道糧;持戒是為了得到人天身,只有這樣才能接近善知識,才能夠修學般若;忍辱是得到和合的眷屬,方便般若的修學;精進是具有不懈怠的能力,以此修學般若破二障;禪定是為了得到專注的力量來修學般若;學般若是為了來生修學般若的時候容易生起般若正見。像六祖慧能大師這樣,年紀輕輕一點就悟。此即是依不了義而說了義。以上這些變成我們的觀念,變成內心深處的想法才稱為修行,遇境逢緣以此為標準,用這樣的眼光與見地來看事情。

依智不依識
  當我們遇到善知識,由他的言語作方便來學他的義,從他的義當中的不了義進入了義,這個時候我們還要從這個了義當中生起比量以上的見地,就是依智不依識。三量是現量、比量、非量,聖言量是因為得到非常殊勝的比量跟現量的無常見和空性見以後,對聖言量產生極大的信心。所以證果或墮落、迷惑或解脫,都是依量來論,依量來建立修行。依智不依識就是要生起量的見地,從比量到現量,至少要到比量的這一分才叫做智慧,尤其對了義生起比量的智慧。
  原來確立知見,就是根據四依法,生出般若智慧的知見。一個人雖然具備聞思修,還要看有沒有用正確的四依法來聞思修。聞思修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從四依法來抉擇。從學的對象來論將來的成就。學經就算學得很久,看錯了註解,學錯了見地,都不足觀。龍樹菩薩在解《大般若經》的《大智度論》中,最後就是確立「法四依」,是整個般若經的精華,一個人一生的成敗就從這裡說起。十四講表很有意思,從哪裡切入都行,也可以從第一表講到最後一表,也可以從最後一表講到第一表,以上第三講表圓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