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期::活動報導

二○一九母親節活動 — 四月初八佛誕節

結從彩塑飛天來

表徵法行含多義

技巧創新不讓古

後恐來者也不有


  佛法教主釋迦牟尼生於釋迦族之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姓喬達摩,名悉達多,為淨飯王之太子。據南北朝劉宋時天竺僧求那跋陀羅所譯《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四月八日明星出時,佛母摩耶夫人眠寤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虛而來,從右脇入,佛遂降生母胎。夫人十月懷胎,一日出遊藍毘尼園,於二月八日日初出時,行至無憂樹下。正舉右手欲牽摘樹上香花時;佛由右脇而生。墮於蓮花之上,自行七步之後,舉起右手云:「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此時天上的難陀龍王、優波難陀龍王等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後世佛教徒依此紀念佛陀誕生,於佛堂或露天淨地設灌佛盤,盤中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像,以香水灌之,稱為浴佛。徵諸敦煌文獻如《大慈如來告疏》《四月八日、二月八日功德法》皆有於農曆四月八日弘揚佛法之相關活動,隋唐時更盛。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亦言宋徽宗時京城四月初八「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清乾隆時《日下舊聞考》則云:「京師僧人念佛號者,輒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于路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故在中國及漢傳佛教影響所及地,多取農曆四月初八,紀念佛誕。

  民國以來,西風東漸。時人對於耶穌降生日之耶誕節,因有教徒彌撒與相關慶典,演變成全民共同之節俗。但四月初八佛誕,則惟佛教徒行之耳。民國八十八年,臺灣地區佛教人士與民眾之發起連署設將「佛陀誕辰紀念日」列為國定紀念日,其後如佛光山、慈濟功德會、法鼓山等各大佛教團體多於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合併舉行紀念及浴佛典禮。

  今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為五月十二日,適逢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在母親節、佛誕節前夕,謹以本次展覽中陳夏生老師三件作品與友朋分享。

  陳夏生老師結藝成就無人堪比,又從臺靜農先生習字。但陳老師為人低調、即便自陳作品亦要言不煩。實則作品中,足證老師對於佛理有深厚之領會。緣由有二:其一、中國結飾來源固早。但佛法東來,其造像、壁畫中,多有諸佛菩薩乃至於居士信眾之衣飾描繪,其中多見結藝。陳老師受莊嚴先生鼓勵,潛心研究結藝發展於此與佛法結緣。如《繩胎蓮花首漆如意結飾》、《敦煌飛天仙女壁飾》作品等,都可與山西襄汾元代文殊菩薩彩塑和敦煌飛天壁畫,見其取材淵源。其次,陳老師自云:每忻慕弘一法師人格,尤其所言「以道自娛,無上清涼」一語,最與綰結時之心境相映。小編年少時亦嘗依老師著作,粗習編結。於編綰、理繩、抽線諸工序,無不苦惱再三,正應「治絲益棼」之語。陳老師能「無上清涼」,從《莊子》言即是「無待」,從佛法言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才能怡然自得!此一境界,又豈是容易修為的!

  繩胎蓮花首漆如意結飾,其工法乃以繩胎作漆藝。工法實較木、竹、夾紵諸胎更難控制。前文已詳,不贅。今單就其結體分析:如意首做蓮花形,蓋以酢漿草結與盤長結組合而成,並將盤長結之八個翼拉長成為蓮瓣、盤長結身為蓮蓬。八片蓮瓣象徵三十七助道品之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修行佛法之八種途徑。如意趾則以雙錢結(同心結)為之,但亦拉寬一耳翼成為三環,正象徵「三輪體空」,為佛法「六波羅蜜」中「布施」一目宜達到施者、受者、所施之物皆不住於心,才是真布施。簡言之即是「施恩莫望報」,這與《禮記》「不食嗟來食」所討論的問題很類似。

  陳夏生老師為研探中國結源流,整理、創新及拓展中國結編織技法的第一人。她用理工科的思路貫穿這門藝術,所有優美繁複、厚重莊嚴的圖案都經過精密的計算,其精心的巧思,使作品富有各種變化與意涵,令人敬佩。這樣千載難逢的作品,可看出其中的智慧與心思的柔軟,很適合作為母親節的獻禮與觀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