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期::孔學一隅

論語簡說(三十一)— 子貢問士

善問善辦成大賢
上士之才國棟樑
周遊列國甘苦嘗
廬墓六年世絕無

 

子路篇第十三—第二十章

—經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前言—

讀書人是出路最好的形象。中國分為士農工商,士是社會的領頭者,不論是辦政治、辦教育都仰賴士,而這樣的讀書人分為三種,此章慢慢來分析。

 

—消文—

  子貢問孔子:怎麼做才可以稱為有志向的讀書人呢?孔子回答:自己的行為,要有羞恥心來約束,能有所為,有所不為,出使外國,能完成外交任務,不使君命受辱,如此,可以稱得上是有志向的讀書人了。子貢說斗膽請問次一等的讀書人?孔子回答:宗族的人稱他是孝子,鄉里的人稱他能行弟道。子貢說冒昧請問再次一等的讀書人,孔子回答:說話,必定守信不移,做事,必定堅持到底,雖是不能變通,像石頭一般堅實器量淺狹的人,然而也可以稱為再次一等的讀書人。子貢最後問他心中想要問的問題,說當今的從政者是什麼樣的讀書人?孔子歎息的說:噫!只重視自己利益器量狹小的人,哪裡能算得上是讀書人呢?

 

—章旨—

  孔子論讀書人必須具備的條件,以德為本,以能為末。

 

—釋義—

子貢何以有本章之問?

  子貢在孔門中,長於言語,他問的事情,往往問在此而意在彼。本章他以迂迴、旁敲側擊的方式來問「今之從政者何如?」

 

士的形象為何?國家用士來辦政治,最重要的象徵為何?

  士為讀書人,讀書人的心就是「志」,他志在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志在找尋內在、外在的出路。古代士、農、工、商謂之四民,讀書人是四民之首,是社會的領頭者,能領導風氣。雪廬老人言:「讀書人沒有恆產,但是有恆心」,他不會羨慕他人的榮華富貴、家財萬貫,而是全心在道上。讀書人懂得興衰存亡,懂得歷史的教訓,懂得文化的內涵及品牌的打造,懂得整體氣象的提升。用士來辦政治是對學問、道德、道統的肯定,能以文化、教育的推廣、培養人才來發展經濟,發展民生與各種文明的制度。

 

關於士的次第本章分為幾種?

  本章士分為三種,老子《道德經》亦把士分為三種,三士都約著形而上來論,上士聽到道便勤而行之,用道淨化身心,培養見地,他知道這是真正的出路。中士「若存若亡」,悟性不夠、好樂心不足,而下士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此中孔子論三士都約著形而下論。

上士的形象為何?

  上士能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上士出使各國,不會讓君王的命令受到汙辱,這是他的才能。而他「行己有恥」,這是他的德,所以上士有德有才。

  例如:齊國大夫晏子。晏子曾去訪問楚國,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因晏子身材矮小,楚王就命人關城門,並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便對接待的人說︰「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今天來到楚國,不應該從此洞進去。」楚王只好大開城門迎接。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這時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便問︰「那個囚犯犯的是什麼罪?哪裡人?」武士回答︰「犯了竊盜罪,是齊國人。」楚王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兒?」晏子回︰「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一旦橘樹移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這是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同樣的,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最後說:「對於德高望重的人,我們隨便開玩笑,便是自取其辱。」

  晏子出使是「受命不受辭」,亦即接受上級指派的任務,但能臨機變通,以隨機的言語滅楚國的威風,維持齊國的國格,這就是上士。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是否是孔子的觀機之言?

  上士有很多種形象,孔子特別言出使各國,不侮辱國君的命令,這是孔子的觀機之言,因為子貢就是這樣的人才,子貢有意的問,問「今之從政者」,孔子有意的答,讚歎子貢為上士。

 

如何才能「行己有恥」?

  行己有恥即用羞恥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恥是八德之一,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孟子言:若得恥,則為聖賢。有恥的人只做如法的事,不如法的事絕不做,即使對方恩威利誘都不做。雪廬老人說:有恥的人,就是「八風吹不動」。

  上士的恥是能為國家辦事,存心為公,事情辦不好成為大恥辱。

 

上士這樣的人才是如何訓練出來的?

  此人的質地好又好學,身旁有良師益友的指導,與懂局的人一起辦事,好問而學累積經驗閱歷。這樣的人才千載難逢。

 

中士的形象為何?

  「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這是中士的形象,《孝經‧士章》言,中士是一位孝弟之人,懂得經營家庭的和樂。而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忠於職守,調和團隊、修養自身,體會他人的需要,這些能力都是在與家族相處練就的。

 

「宗族稱孝,鄉黨稱弟」的歷史典範?

  《史記‧天子朝親》,舜在還未當皇帝前,就是宗族稱孝、鄉黨稱弟的人。當了皇帝後,竟然回家對父親瞽叟跪拜請安,連貴為天子堯的女兒娥皇、女瑛也跟著一起請安,這就是舜齊家的能耐,此即天子以孝治天下的案例。

又例如閔子騫,他的孝能使一家和諧,「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有注云:宗族稱孝,鄉黨稱弟,不待學亦能,如此可乎?

  此注解出自《溫故錄》,認為質地好即可,不必學。可是論語上子夏說:「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不學他如何會,其中包括很多見地及方法,就算不學,他的家學讓他習以性成,這也是潛移默化的學。

 

今日選才,不以中士標竿而取,其弊為何?

  若一個人,在家不能孝悌,出仕如何會感恩、付出、為公發心、盡忠職守呢?反之,若以中士為標竿而取,這樣的人懂得感恩、盡忠職守,就算他能力不足,也會想辦法把能力培養起來。

 

下士的形象為何?具備下士的能耐有何功德?有何過患?

  言語有信用,行為有結果,但他不知變通。過患是看不到義之所在,例如,有人跟你借刀,你為了守信用也借了,結果他用刀來殺人,就成了過患。論語上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信要用義去衡量,有時候可以不必守信。例如孔子在「蒲」地,被公叔述要脅不准回衛國首都帝丘,他怕孔子回去後,將公叔述欲叛之事洩漏給衛靈公,孔子也發誓如果回帝丘,一生不得志。公叔述退兵,子貢問孔子:接下來要去哪裡?夫子說:回帝丘!子貢疑惑夫子前後言行不一,孔子就說:要脅我是不仁,答應他是不義,不仁不義的盟約怎能作數呢?而孔子早知行道一生不得志,知其不可而為之,故發誓也沒關係。

 

守法有恆之人,已屬世間難尋,何以會成為下士?

  下士是守法有恆之人,已屬世間難尋,但古代很多,《論語‧公冶長》篇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下士)如丘者焉」,意即此地只有十戶人家,一定會有忠信如孔子這樣的人,雖然這樣的人不知變通,但他的言語能兌現,交代他辦事一定有結果。

 

下士不知變通,而上士能行權變,在論語中有相關的章節嗎?

  《論語‧衛靈公》:「君子貞而不諒」,即君子未必要守信用,必須要以義來衡量利害得失。義就是正知見,《大學》中說:「君子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意即義之所在一定有利。

 

今天從政者不是為國辦大事嗎?何以連下士都不如?

  從政者為國辦大事,事情雖大,但辦事者若只講究權力鬥爭、黨派利益,這樣的人仍是斗筲之人。斗筲就是竹器做的斗量,即是心量、器量、格局小,只在意眼前,不在意未來的發展,這些都是斗筲之士。大權力大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地腐敗,這樣的人連下士都不如。

 

孔子時代做官的門路為何?與古代選士有何不同?

  孔子講的正好是古代的選士,趙佑的《溫故錄》中說,要從鄉黨舉薦人才給國家用時,他選擇能夠孝友、守信用之人,這樣的人有德行、有才藝,堪稱上士,推薦給國家用。

  可是孔子時代的做官,門路不是這樣,孔子時代時三家大夫都是世襲,子弒父,臣弒君比比皆是,連下士都稱不上。

 

斗筲之相及其所顯之義為何?

  斗筲就是竹器做的斗量,一斗兩升,斗筲大概十二升。所顯的義理就是此人的氣度、格局、心量小,很膚淺,只看眼前。辦政治的人如果只在於權謀私利,只討好眼前的老百姓,不管未來的發展,縱使他再有才能,只能算是斗筲之士。

 

斗筲之人有無歷史人物可佐證?

  魯國的三家大夫即是,僅著眼於自己的利益,像是季孫大夫可以討好百姓以對抗國家。而私下裡三家互相爭鬥,一旦危害到三家利益時,他們立刻團結,小人的形象一覽無遺。

 

曾子每日以忠信省身,難道也是硜硜然小人哉的下士嗎?

  曾子以忠信來修養、省察自己,並非下士,因他懂得變通,能變通的為上士,上士懂得什麼是大忠。舉管仲跟召忽為例,管仲懂得義之所在,他讓齊國強盛。而召忽為公子糾自殺,兩者都是忠,但管仲是大忠,這是下士不及的。

 

由本章可知士的修學,以何為本,以何為末?

  此章告訴我們,下士是忠信,中士是孝悌,可見孝悌忠信是士的根本。士之末就是那些才能、「使於四方、不辱君命」的口才等等。

 

上士的修學乃行己有恥,難道中士下士不必知恥嗎?  這種寫作手法叫做省文,實際上每一句後面都要加「行己有恥」。但上士之恥更是以能力不足為恥,所以不光要有好的質地,還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本章如何提供我們反省之道?

  陝西的大儒李二曲說:讀書人如果有羞恥心,天下的風俗才能導正。讀書人都沒有羞恥心,天下的風俗絕對不會導正。讀書人如果寡廉鮮恥,天下的風俗會變得刻薄。

  行己有恥的人,才能夠成就人格,成為人家信任的君子。而如果沒有羞恥心,說話不算數、行為不作數,也不以沒盡孝、沒盡悌為羞恥,這種人居在家中、居在鄉黨行為上有所虧損,此人縱然才藝長處很多,都不足以救贖他的罪過。

 

孔子心目中真正的上士形象為何?

  孔子有些話是就理上說,有些話是就機上答,這一章是就機上答,子貢有意地問「今之從政者?」孔子也有意地回答「我讚歎你是上士」,表達對子貢的肯定。

  而真正的「上士」是什麼?叫做「達乎性情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遊氣之原。」即此人通達形而上,懂人情世故,懂得祭祀的道理,也懂得吉凶禍福的變化。

 

孔子的弟子中,哪些是真正的上士及一般的上士?

  真正的上士就是顏回跟曾子,通達形而上學。一般的上士像是閔子騫,做過費邑大夫,冉伯牛做過中都宰,仲弓做過季氏宰,子貢做過外交官,宰我是內政的幹才,子路是千乘之國的三軍統帥,冉求是多才多藝的政治家,子游曾經做過武城的縣令,子夏做過魏文侯的老師,皆可稱為上士。

 

—總結—

  一、透過子貢的善問,我們才知道「今之從政者」的情況。而從政者,不可以用斗筲之士,要用「言必行,行必果」、「宗族稱孝,鄉黨稱弟」、「行己有恥」、「達乎性情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遊氣之源的人。

  二、論事且先不要論才,要先論德。換句話說,要先論下士、論中士,後才論上士。

  三、有羞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下士、中士、上士。

  四、有下士、中士的基礎,而成為上士的人,他才能夠經世濟民、福國利民,成為國家的棟樑。

  五、學無止境。下士學完要學中士,中士學完學上士,上士學完要學上上士!學無止境。人的一輩子都是學的,唯有學才有出路,唯有學才有風采,唯有學才有見地,唯有學才是國家真正的人才,唯有學才能帶給自己跟眾生的快樂。

 

—問答—

問:斗筲之人透過讀書學習,也有機會成為士嗎?

答:斗筲之人有兩種,一種人是器氣量小,可以培養成器量大;一種人是小人,像曹操、三家大夫、陽虎,這樣的斗筲之人,用教化也無法改變。

 

問:《顏氏家訓》中有「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與此章是否有關聯?

答:「忘名」是形而上,可是本章的「上士、中士、下士」,都指形而下,《老子》講的「上士、中士、下士」都是指對形而上的道理怪解或誤解,故讀古書一定要分類,孔子講世間法,老子講出世法。

 

問:如果不適合從政,士在這個社會上是否就沒有什麼用途?

答:士可以傳道統,而道統是民族的命脈,是文化的本質,是各行各業的靈魂!它是政治的精華,必須要保住。有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真正的士具足見地、氣度、胸懷、能力,社會不用他,反而是社會的不幸。

 

問:如果有人能辦事,我們要如何判斷他是不是斗筲之人?

答:像是三家大夫也懂得討好民心,齊國的陳公子,也懂得討好百姓,給百姓便宜。但是他們沒有文化的遠見,不會培養百姓的品德,不會伸張公義,不會長期經營,只貪圖眼前的小利,所以他可能花大批的精力去投入百姓眼前物質的需求,發展經濟,可是卻不會投入培養人們見地、內涵的教育工作,對國家長遠的發展沒有幫助。

 

問:子路也曾經問過孔子「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孔子的回答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是否可以跟本章搭配?

答:「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是一個讀書人的情懷、修養、學養,這樣的學養如果能成為他「言信、行果」的學養、孝悌的學養,是一個能夠辦政治大才的學養,那他就是下士、中士、上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