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期::大德法語-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四十一)清淨慧啟請

道源老和尚   
可貴菩薩代生問
三類士夫差別相
自體無別能證別
學佛開智最為勝
 
乙二、正宗分
丙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二、廣明行相
戊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四、略分修證之位
庚一、清淨慧啟請
    
經文: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庚二、正陳請詞
辛一、慶前
 
經文: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如來說圓覺經為當時的諸大菩薩,是清淨慧所說:「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不可思議的事說了很多,謂之廣說。而這些不思議之事(妙法)對初發心的菩薩而言,根本未見未聞。蒙佛善巧的誘導(循循善誘),聽聞了此等道理身心很安定、很自在(泰然),得到大大的利益。
 
辛二、請後
 
經文: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願為諸方來者,一切學大乘法的眾弟子,還請佛慈悲再宣說,如來(於法得自在,稱法王)所證圓滿的覺性。此清淨慧菩薩以大悲為我們後世眾生請問,一切眾生及諸菩薩乃至成佛的如來世尊,這三類所證明,所得有何差別?
 
之前彌勒菩薩有問,無明的根本是什麼?無明有幾等的差別?再問這些學佛的眾生,有幾種的種性?此處之問是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此處指的是圓覺經)能隨順開悟,依所悟漸次由眾生境界入菩薩及佛之境界,提問之後,五體投地的禮節,由如是三請,終而復始,這是清淨慧菩薩為我們請問。
 
庚三、如來讚許
 
經文: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前述清淨慧菩薩出來替我們請問,究竟真理是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但是現在有眾生,有眾生相就得有佛相,都是對待而起。初發心的菩薩(含末法時代求大乘法的眾生),修菩薩道一直到成佛,在這路途上有如何之差別呢?亦即諸佛如來都是過來人,然最初也是凡夫,也在成佛之前中間有多少差別相呢?菩薩是替我們請問。
 
此時佛先讚歎菩薩問得好,所謂善哉善哉。並稱了一聲善男子,你能為末世眾生(與那些菩薩原已知道)請問,末世的眾生如何呢?離佛太遠了,親近不到善知識,若能依師修學,在成佛的路途上會有多少漸次差別呢?若是頓超則沒有漸次差別,可是頓超也是先有漸次才能頓超,所以ㄧ定要問,由凡夫到佛位有多少漸次差別。
 
庚四、承教靜聽
 
經文: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大家都靜靜的聽,佛就開始解釋了。科文你們自己去對,我只說個大意,我眼睛看不見。前是略標大意,此時詳細解釋漸次差別。
 
庚五、正答所問
辛一、長行
壬一、明圓覺無證
癸一、正明無證
 
經文: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圓覺自性(圓覺的本體)是非性(沒有自性),空性是一切法的法性,大乘起信論謂之真如。真如具不變義,亦具隨緣義。本體自性空是不變義,不妨礙一切法的生起,是一切法的法性,是隨緣義,謂之非性性有。
 
循當順字講,萬法循著法性而起,是緣起有,然無取無證。然緣起法中無自相可取,亦即佛法中無相可取,無果可證。
 
於實相(圓覺自性)中無實有法,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癸二、徵釋所以
 
經文: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菩薩與眾生是對待的假名言相,像變化術幻出來ㄧ般,有沒有相呢?有哦!有眾生相,也有菩薩相,但皆非真實之相,既然是幻化,尋求自相(真實之相)了不可得,謂之幻化滅故,無取證者。沒有自相所成的菩薩,也沒有所證的佛果自相。沒有取相,也沒有證得者,無能也無所。
 
譬如眼根,能觀ㄧ切色法,眼根是能見,色法是所見,但是你自己的眼根,能看見自己的眼睛組織了?沒有看見,為什麼呢?自己不能看見自己(如經云,心不見心,無相可見。)此之喻為:性自平等,無平等者。圓覺自性沒有差別相(平等相)是自然平等的,沒有哪位能將它造作成平等,因無平等的自相可見,如眼根不見自眼。體性法爾如是平等(萬法皆空)卻非有造作平等者。
 
壬二、明對機說證
癸一、總標大意
子一、功用有殊
 
經文:眾生迷倒,未能除滅ㄧ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既無菩薩相,也沒有眾生相,此時如何會有菩薩與眾生之差別相呢?何以謂之眾生?乃因迷惑顛倒,雖聞佛法,然猶未能除滅幻化之相,不知道一切相是虛假不實的,一切幻相中之自性了不可得,所以,除滅妄相可不是容易的事。
 
無始劫執實的習氣,還真不容易除滅,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亦即妄相未滅之妄功用中,此即成佛前之路途,在這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菩薩修行用功,亦是幻化虛妄不實,前述生死涅槃猶如作夢,菩薩修行等於夢渡大河,所以修行用功謂之妄功用。修行須加功用行,然功用自相不可得,這些用功修行都是幻化不實的。或問:既是幻化,何用修行?若不修行本來就是凡夫,既是修行為什麼還是妄功用呢?原是要我們用功修行,怕起法執,佛法難學就在這兒,有執著就不得中道,不執著而用功修行,這樣對了。前述菩薩夢渡大河,上了岸夢才醒,若未上岸,還是要努力去游泳,不上岸是不行的,所以還要修行用功,但不要起執著,或問:起執著有什麼不好呢?若執著則生貪愛煩惱,後面問題多了。
 
修行用功起了煩惱,這才真冤枉,都記到,修行用功雖有所得,然亦妄相幻化,亦是觀待而起所以是虛妄不實!
 
子二、功極不異
 
經文: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寂滅—是不生不滅,要隨順如來的寂滅,與如來寂滅的境界完全不相違,謂之寂滅隨順,此時是實無寂滅及寂滅者,亦即沒有所證寂滅之法的自相,也沒有能證寂滅之人的自相,謂之無取無證。(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