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期::佛學幽覽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四十)

園苑林木可表法

無憂佛果是所表

即世體悟修福慧

佛果猶在世間成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六、乞食道行時願(五十五願)
己二、所睹事境(十九願)
己二、所睹事境:無憂林、園苑
 

經文:見無憂林,當願眾生,永離貪愛,不生憂怖。

 
  六十華嚴的經文是:「見無憂林,當願眾生,心得歡喜,永除憂惱。佛說菩薩本業經,見田稻穀,當願眾生,廣殖福德,不為災患。」
 
  會性法師講解,有一種樹名叫無憂,使人看了心生歡喜忘卻憂愁,所以叫無憂林。在路上行走見到能使人忘卻憂愁的樹林,當願眾生,遠離貪愛,不生憂怖。因三界六道眾生有貪愛故充滿憂愁、怖畏,假如沒有貪愛之心,不會患得患失,就不會憂愁怖畏,所以願所有眾生都永離貪心及愛心,得到無憂愁、無怖畏。
 
  古書上記載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就是在無憂樹下從右脅生下了釋迦牟尼佛,是時九龍吐珠、菩薩沐浴、人天讚歎,天地間出現了最吉祥的氣氛,就好像孔子出生時黃河清,無憂林終於成名。摩耶夫人在無憂樹下生下了釋迦摩尼佛,除了彰顯出母親生小孩的快樂,還彰顯釋迦牟尼佛有能力帶給眾生無憂,所以,與其發展物質,不如建立無憂的事業,有讓眾生無憂的能力。
 
  「見無憂林,當願眾生,永離貪愛,不生憂怖。」樹木名為無憂,我們應作思維,樹都可以無憂,人最具靈性,怎麼還憂愁呢?尋覓憂愁的因在何處,發現憂愁、恐怖的因來自於貪愛,心經上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無罣礙就是沒有貪愛,有貪愛就有罣礙,無罣礙就無有恐怖,意即不生憂怖,憂怖的形象是患得患失的心,得之者害怕失去,失去者害怕得不到,所以得失對他皆不利,沒有一件事情對他是有利的,整天憂心重重,不知道如何過日子,沒錢煩惱,有錢也煩惱;出門煩惱,不出門也煩惱;孩子回來煩惱,孩子出門也煩惱。憂愁、恐怖來自於貪愛,離開貪愛就可以離開憂愁、恐怖,愛是從執著來,有執著就有愛,所以最後還是要破執著,三界都是愛,愛不重不生娑婆,破除執著才是貪愛的正對治,破除執著不是破心內的執著,是尋覓所執的境了不可得。在止觀門的修學法中說,不是破眾生的執著,而是破眾生所執的境了不可得,觀察所執的境沒有自相,能執的心就不生,能執的心不生,觀待執著的貪愛才能破除。如此說來,對於沒有破除貪愛的人,其實快樂的本質是痛苦的,快樂的背後是悵然所失,所以為什麼會生起對所有眾生的憐憫心,對乞丐生出憐憫心,對富翁也生出憐憫心,因為就算得到很多快樂,也不過像是腐朽的鋼筋水泥加諸油漆,看似漂亮,其實不堪一擊,縱使走路虎虎生風、印堂發亮,若將他的名利拿掉,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因為所貪愛的快樂是假的,所依仗的東西在三界中看起來真實,實際根本沒有體性。而佛菩薩就有眼力通達那些是假的快樂,快樂的背後是以恐怖、憂愁為本質,故不會對有情眾生在世間上的安樂生起任何欣羨之心,反而對三界的悲憫心油然而生,這就是菩薩的隱密,隱是指常人無法了知他的內心,用世間的情境無法通達他。
 

經文:若見園苑,當願眾生,勤修諸行,趣佛菩提。

 
  《六十華嚴》的經文是:「見好園池,當願眾生,勤修眾善,具足菩提。」《佛說菩薩本業經》,見好園圃,當願眾生,得周滿池,道法備具。」
 
  在路上行走時,看到花園、苑子(指用圍牆圍起來的花園),希望眾生能精進勤修各種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修行目標就是求成佛,希望眾生能夠成佛,趣向無上菩提。
 
  見園苑與勤修諸行趣佛菩提有何關係呢?園苑靠人工整理,經常治理、拔草、澆水、培育,花木才能茂盛,眾生的心地也是一樣,要把心地的無明草、煩惱草拔除,才能增上菩提。我們就是自己心中花園的園丁,外面的花園可以打理的整整齊齊,怎麼可以讓內心的花園無明草叢生,藏汙納垢?所以要常常做自己心地的修整。十住菩薩有所謂的發心住跟治地住,治地住就是發心之後,好好整理內心美妙的花園,讓自己容光煥發、和藹可親,讓自己成為眾生的燈塔,讓別人看到自己就像看到了希望,你就是別人的安樂,讓對方見到你就像見到一座美妙的花園,成為有情眾生非常渴望見的對象,帶給眾生真正的安樂,引導眾生,成為眾生的依止、善友。外面的園丁很辛苦,整理內心的花園也同樣要花很多功夫,才能造作出美妙的內心園林,謂之「勤修諸行,趣佛菩提」。
 
  「勤修諸行」,菩薩諸行的總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六度的根本心態是大悲心跟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屬於修福,禪定、般若屬於修慧,精進是通前通後,因為修福也要精進、修慧也要精進,修福修慧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成佛果,修福資助修慧,使智慧格外有力能破所知障,得到佛菩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