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期::佛學幽覽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七處徵心(一)

佛是大論師

徵心究何在
七處尋尋覓
無處找到心
 
 

【前言】

  自古佛門就有這樣的說法:「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破相的金剛。」楞嚴就是指《楞嚴經》,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本經以佛陀弟子阿難遭受摩登伽女之難為緣起,釋迦牟尼佛命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往救,解除此難。阿難獲救之後,悲泣祈請釋尊教導,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因地上的修定方法,釋尊為其說出修學「首楞嚴大定」之密因,所述內容,集成此經。由於本經卷帙繁浩,不利初學,二○一九年暑假講座,特別選出「七處徵心及二十五圓通」講授,以掌握本經大要。本刊過去曾完整刊出二十五圓通章之內容,故今再編集整理七處徵心篇章。
  《楞嚴經》中可見中觀的意趣,但也有如來藏等不同部派的思想,可見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匯集,而非佛陀在一個時期中所宣說。本次宣講,以中觀宗義來貫串經文,體會覓心了不可得的究竟義理。
 

【經題】

  本經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涵義如下:
  大佛頂:「大」是相當崇高的讚歎詞,如《論語》中有「大哉!堯之為君也」、「大哉孔子」的用語。「佛頂」就是佛的無見頂相,此相表徵佛無上的智慧,即本經蘊含佛慧於其中。
  如來密因:如來為佛的十種稱號之一,如就是真如,也就是空性,佛具有能破除煩惱障、所知障的空性智慧,並依緣起而來應化世間,故稱如來。成佛之因有顯因、有密因。顯因是菩提心,密因即中觀正見。由於所證的空性深密難可了知,所以稱能夠證得空性的中觀正見為密因。
  修證了義:佛一生所說經典有了義與不了義,不了義者例如人天福報之法,了義者就是能夠證得空性,了生脫死成佛之法。本經依著如來密因所修,可以證得空性,故稱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意旨要從菩薩法藏通達佛法藏。通達空性的甚深見,還要有菩薩的廣大行為助伴,才能破除所知障,證得佛果。所以要有「諸菩薩萬行」,才能達到佛的「首楞嚴定」。
  首楞嚴:就是佛究竟堅固大定的名稱,可以同時見空性又同時見世俗,現證空性的心識能夠不斷相續,永不出定,所以也永遠不會退轉。
  經:以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為所詮釋,經是能詮釋。詮釋的方法有表詮及遮詮,對於菩薩入世的廣大行,以表詮敘述;對於證得空性的甚深見,則以遮詮敘述,就是要遮除一切法的體性。
 

【科判分析】

  七處徵心依據明朝交光大師科判,一共分為二大段落:「丑一、按定徵處分」及「丑二、隨執隨破」。在第二段落處,總共又分為七個子段落,即釋尊與阿難尊者徵心的七次答問。
 
丑一、按定徵處分
  「定」的意思是心所專注的地方,「徵處」就是徵求所在之處。佛陀在本段經文中,詢問阿難尊者,心專注於何處?並徵求心之所在。
 
 一、按定分
  討論心專注於何處?藉由討論,引出下一段的「徵處」。
 
 
  (一)、問定分
  釋尊提問心定於何處?讓阿難尊者回答討論。
      1.「教以直心應徵」
    釋尊教導阿難尊者,誠實地答覆他,關於心專注於何處的問題。
      2.雙徵能見能愛
    釋尊舉出兩個問題,來徵問阿難尊者,當見佛三十二相時,能夠看見跟能夠生出喜愛的是什麼?
    (二)、答定
  阿難尊者回答釋尊所問。
二、徵處
  徵求心與目的所在之處。
 

【經文解釋】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
  佛告訴阿難尊者,你今天非常想要研學成佛的智慧。「菩提」就是佛的智慧,只有慈悲沒有智慧,無法度化有情。佛的智慧由廣大行與甚深見莊嚴而成,所展現的道力、神通,是殊勝不共三乘的行相。
 
真發明性。
  佛的智慧是能證,所證得的是真正開發顯明空性,此處空性特別是破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所顯現的空性。在法性宗認為有一個空性可以去證得,但中觀宗則認為,所證的空性也是觀待能證的智慧才能顯現,所以都沒有自體性。
 
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直心」在經論中有不同的解釋,遠離名聞利養為直心,或者體悟真理,依正法而修為直心,但此處特別是指誠實、表裡如一。釋尊告訴阿難尊者,應該誠實地的回答我所問的問題。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十方如來同在一道中出離生死,都是因為能誠懇地學習,捨棄名聞利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心因為能誠懇,從凡夫開始,歷經菩薩階位的十信終、十住始,十住終、十行始,十行終、十迴向始,十迴向終、十地始,十地終、佛果始,過程中間永遠沒有外道宗派見這些委曲相。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佛對著阿難尊者說:「阿難,我現在問你,當初你因為如來的三十二相而發心出家,是用什麼見佛?是誰產生愛樂?」原來阿難尊者過去是見到佛的相好,想要成為佛的眷屬,所以才發出離心出家。佛示現相好,雖然是希望眾生能發成就無上菩提之心,承擔佛的事業,但觀待小乘人則只發心出離三界,成為佛的常隨眾。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阿難向佛報告:「世尊,這樣的愛樂,是用我的心及眼。由眼看見如來殊勝的相貌,由心生出喜愛、樂與佛相處,是故我發心,願意捨棄生死輪迴。」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
  佛告訴阿難尊者:「如你所說,真正有所愛樂,是因為心與目的緣故。」
 
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若不能認識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追逐六塵境界所生的疲勞。摩登伽女也是六塵所顯現的可欲境,使阿難尊者內心追逐疲勞,佛以神咒救護只能暫時,必須具有中觀正見,才能永脫塵勞的繫縛。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喻如國王被賊寇所侵擾,國王發兵討除,士兵要先知道賊寇所在。賊在此指的是心與目,國王指的是補特伽羅我(身心主宰者)。發兵討除是比喻修學對治法,所對治者為心目,在所有的對治法中,只有空性的觀修才能真正斷除煩惱。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使你生死中流轉,是因為心與目的過錯。其實眼根緣色塵境界生眼識,我們所見的是境界在心上所呈現的影像,所以能夠回憶過往,甚至回憶前世。能見的是眼識,屬於心的功能,不是眼根在看。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釋尊繼續對阿難尊者說道:「我現在問你,就此當下,你的心和眼在哪裡?」此猶如達摩祖師為二祖慧可安心,唯有覓心了不可得,才能真正安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