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佛學幽覽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四十二 )

處處是修行

所見即所願
隨喜及大悲
上求與下化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六、乞食道行時願(五十五願)
己二、所睹事境(十九願)
己三、所遇人物(有二十四願)
己三、所遇人物:樂著人


經文:見樂著人,當願眾生,以法自娛,歡愛不捨。
  樂著指對世間法很愛著,見到樂著人,我希望佛法能當作他的娛樂、歡愛不捨,不要貪著世間的五欲。在六十華嚴中,見志樂人,當願眾生,清淨法樂,以道自娛。志樂人是指有志願,且希望用佛法來當作自己的志向,並以佛法的菩提大道做為他快樂的境界。

  見樂著人,樂有兩種讀音,若讀ㄧㄠˋ就是好樂,追逐自己心中的樂趣,好樂在得到,南亭老和尚及會性法師都解ㄧㄠˋ。另一個念法是念ㄌㄜˋ,樂在其中,像在打電動、玩象棋、玩電腦般精進,樂著的著是黏著、貪著、執著,世間好樂財色名食睡,還有ㄧ些人好樂去學習世間法,像是琴棋書畫等,或是好樂在研究發明。見樂著人,當願眾生,以法自娛,思維我們能否能如世間人對財色名食睡的好樂般生起,對佛法的好樂心,努力的弄懂中觀義理,並推理、完成自己的論述,研究經教各派註解就像研究各種圍棋招數一樣,分析祖師大德的注解、科判,找到規則、獲得法喜,其實培養法器的人才跟培養世間人一樣。

經文: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心無所樂。

  見世間不貪著的人,希望眾生能對世間虛妄不實的有為法心生厭離,不去愛著。心無所樂是對俗事沒有興趣,例如:不愛聊天、不愛看連續劇、玩遊戲。

  有為法必須觀待造作而生起,納受時會產生三種感受:苦受、樂受、捨受。觀待過去的惡業生起苦受,觀待過去的善業生起樂受,觀待過去的無記業生起捨受。心中對於過去這三種業顯現的感受都無所樂,因為有為法皆無常,感受的自相亦不可得,苦受樂受也是回應過去自己的善惡業所引起,若不觀待眼前的逆境它不會生起苦受,沒有眼前的順境不會生起樂受,沒有眼前的中庸境不會生起捨受,這是第一分的觀察。第二分的觀察是,如果我們沒有認知它為順境的時候,請問樂受在哪裡?如果受有自相,冷氣吹來大家應該都快樂,但實際不然,對一個病入膏肓的人,一陣冷風吹過來,寒風刺骨,受的自相又在哪裡?可見是在個人的心理認知上顯現,在境界上無法成立。

  萬法只有兩條路,有自相與名言生,若有一分的自相就有一分不帶名言,例如當一陣冷風吹來時,如果它有一分的自相,應該所有人都說它涼,不必觀待名言,可是剛運動完的人全身熱呼呼,會說冷氣開得不夠強,此時冷氣的自相在哪裡?冷氣的自相不可得的時候,冷氣只能名言生,名言通達它是順境時才能生起樂受,感受逆境時才生起苦受,可見樂受、苦受的自相不存在,又何謂受苦受樂呢?所以經文上說「心無所樂」,很多人會錯解為對人生沒有感覺,事實上心無所樂是勝義諦,勝義上通達受的自相不可得,觀待世俗上過去的善惡業生起眼前名言的認知。

經文: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見到歡樂的人,應當生出隨喜心,歡樂人相對於苦惱人,歡樂來自於擁有財富、名聞利養、身心健康、眷屬和睦。一般人常見不得他人好,對方愈殊勝自己就愈受不了,而菩薩的心量開通,見到他人高興自己也很高興,這就是心量的訓練。

  見歡樂人,願所依的是菩薩,所依的是見歡樂人,願從依靠菩薩而發、依靠見歡樂人而發。當願眾生,能願的是自己,所願的是眾生。願的利益是眾生能常得安樂,樂供養佛,而菩薩還盼望得到如佛般的三業清淨及三業之前的十種德相。樂可念ㄧㄠˋ,好樂供養佛,以供養佛是我內心好樂的境界,我就是喜歡供養佛;可念ㄌㄜˋ,我供養佛的時候樂在其中,兩種讀法形成兩種不同的解釋。
  世間有增上的安樂,比如人天、解脫、成佛的安樂,其中以成佛的安樂最殊勝、最沒有過患,所以此處的安樂應指成佛的安樂。菩薩看到歡樂人時,希望他得到成佛的安樂,這是菩薩不得了的心胸。常得安樂是果,因是樂供養佛,常得安樂包括佛的殊勝加被助我除障,在教法中得到勝解,遇到善知識,這些都是從樂供養佛中得到佛力的加被。但學習教法未通達者,往往認為常得安樂的因是菩提心、大悲心、空性智慧與十度的修學,不認為樂供養佛是成佛的因,此時若不做辯證與邏輯的推理,遇到這樣的問題則無從答起。樂供養佛是指在修學佛法中,生起對佛法勝解的這一分要靠佛力的加被,乃至破除修學佛法時的障礙,使自己積聚順緣、去除逆緣,容易發起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見、在十度的修學中得到覺受,這些都是從樂供養佛、得佛加被生起。

  樂供養佛的意義還可增廣,除了在佛前做供養,擺上香花水果、供品、飲食、衣服、醫藥、臥具等等,還要含藏什麼觀念呢?即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用來供養佛,將大悲心拿來供養佛,將菩提心拿來供養佛,將空性的正見拿來供養佛,將努力去利益眾生作種種殊勝法行事業,拿來供養佛。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比供養鮮花水果功德還要大,因為供養佛是讓佛高興,而佛最高興的事情是所有眾生都成佛,如同為人子女若能好好建立自己的人格、充實內涵,將這分功德拿來供養父母時,父母最高興,所以能夠幫助自己和眾生成佛,這是供養佛當中體性最殊勝的,因為佛也是要幫助眾生成佛,居然由你去做的時候,佛會非常高興。

  再者,供養的心態一定要相續,如同我們對歡樂的事情一定是好樂相續,希望歡樂越多越好,今天明天歡樂,今年明年歡樂,供養佛的心態應該像這樣的相續,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習慣或只是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在供養佛的當下必須與歡樂的事情做直接的連結,心態包括:學習正法時很快樂、聽到要利益眾生就很開心、做供養佛的事業時很高興,而不是聽到要去利益眾生時就心生煩惱,聽到要去學習正法時就很無奈。釋迦牟尼佛的座下有一位弟子供養佛後,看到佛接受他的供養,便很高興地跑了五里路,釋迦牟尼佛說,這高興地跑了五里路上的每一粒沙是一個轉輪聖王的福報,可見高興供佛跟不高興供佛差別很大,我們一定要抱著歡喜的心態來做每一個善法。

  結合四步的修學法。第一是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該有多好。第二是我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第三是我能幫助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第四是懇請三寶加被,我能幫助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經文: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

  苦惱與歡樂相對,苦惱包括身苦跟心苦,要破除身苦跟心苦一定要獲得現證空性的根本智,才可以斬斷煩惱的根本,斬斷惑就會斬斷業,斬斷業則痛苦不會出現,過去的惑業等流而生起現在的惑業,造成心裡很痛苦,是為心苦;過去的惑業呈現在生老病死就是身苦。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些苦就是心苦,是惑業的等流,惑業的等流當中,造作等流是心苦,領受等流是身苦,獲得根本智可以除掉身苦和心苦,滅除身苦跟心苦就是滅除眾苦的根本,眾苦的總相就是身苦、心苦,身苦、心苦的別相就是眾苦,當總苦沒有了,別苦也不能生,可見得到根本智的重要。

  在路上看到苦惱的人,若彼身苦,會顯現病老;若彼心苦,會一臉愁雲,倒煩惱給你,當你看到這些痛苦時,除了引發自己的警惕外,還要把對方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這種痛苦今天在他身上發生,明天可能就在我身上發生想,除掉這樣的危機必須得到根本智,得到根本智時才能幫忙他除掉痛苦,而他想獲得根本智必須要有因緣法,你就是他的老師,所以充實自己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苦有三苦、八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南亭老和尚講義中有些引證,唯識宗跟中觀宗的看法不太一樣,根本智在現證空性時就斷惑證真,斷煩惱障與斷所知障都是從根本智上斷,後得智是從空性定出定面對眾生時,知道怎麼修布施、持戒、忍辱,後得智能夠修福。根本智是慧的那一分,後得智是福的那一分,菩薩要修福修慧,根本智生起時能夠生起慧,後得智生起時能夠生起福,福慧圓滿就是佛。

  成佛兩大障礙即煩惱障跟所知障,煩惱障分為分別煩惱障跟俱生煩惱障,所知障也分為分別所知障跟俱生所知障,分別煩惱障跟分別所知障是受宗派的影響才有,俱生是不受宗派的影響就有的。但在中觀宗的立場來說,所知障沒有所謂的分別所知障,分別煩惱障跟俱生煩惱障就是俱生我執跟分別我執,破了之後,不能生起煩惱障的習氣的那一分為所知障,所以初地到八地破煩惱障,八地到十地是破所知障。

  何謂金剛後心,即能斷煩惱的心如同金剛般能摧壞煩惱,特指等覺菩薩的最後一剎那進入金剛喻定,第二剎那成佛謂之金剛後心,成佛就是斷所知障,斷俱生種習就是斷最微細的所知障成佛,八識規矩頌中說「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後就是指金剛後心,異熟空就是輪迴的五取蘊的體性滅除,輪迴的生死滅除,輪迴的五取蘊體性滅除,叫做金剛道後異熟空。以唯識宗來說,阿羅漢只破人我執,他雖然不會生起輪迴的現象,可是法我執的所知障還在,所以輪迴的體性還在,只是輪迴的現象不生,這是唯識宗的看法,若是中觀宗則講法不同,佛法中最難的就是弄懂宗派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