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孔學一隅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十九)

雖不語怪力亂神

卻須至誠祭鬼神
不見不聞不信有
洋洋如在十方間

推廣至德感化人民–〈感應章第十六〉

—前言—
  說到感應,大概都會想到「怪力亂神」,想到宗教迷信之詐騙,而詐騙當中,不外乎是詐財與騙色。此中譬如「求籤」,尤其是在選舉之時,候選人常會去求籤,所得的籤詩無不各自解釋。還有「擲茭」,看神明的旨意是什麼?或者是「起乩」,讓神鬼附體;或者是「托夢」、「通靈」。這些給人的感覺,無非是妄談吉凶禍福的人,雖然「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但它帶給社會負面的影響,往往比正面的還要多。所以,有志之士不屑一顧,認為是不合科學、神權主義、宗教迷信,乃至於是一種社會巫術。但是,感應完全是這個模樣嗎?難道一無可取嗎?以下來深入探討。
  紐西蘭的橄欖球隊,在比賽前要跳一段「毛利戰舞」,這是求神的加被。而企業開工動土或電影開拍前,也要上香求神加被。又如雪廬老人晚年興建六吉樓,要蓋教室給學生讀書,老人也是焚香求加被,在地上釘樁為界,好讓蟲蟻三天內搬家。此外,美國遭受到九一一恐怖攻擊時,全國最傳唱的一首歌就是〈上帝保佑美國〉,孩子們也合掌求加被、求感應。
  如此觀來,求加被、求感應這件事,到底好不好呢?要在什麼樣的前提下來談呢?它是否有別於一般的祈求?〈感應章〉所談的是什麼樣的感應?感應對人的福報有多大影響?人在做事時他的順緣到底是怎樣形成?感應是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儒家怎麼看待這件事?
  《孝經》第十六章也是孝道的修學法及義理,以孝道為本質去求感應,而此感應是有助於政教的推廣及整體氣象的提升。感應在儒家是正面的發展,要善加運用。

本章經文是: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科判分析—
  這一章的架構是「能感通」。能感通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彰明孝悌之道」,彰明孝悌之道是個「能通」,且讚歎孝悌之道是個能通天地鬼神的能通。這種人辦理政教時,懂得在因與緣上發展,其氣象是讓人佩服的。第二、孝悌之道能夠「能通」,所通的就是神明;即是祭拜天地神明時,能使神明來接受祭拜,且給予祭拜者許多福報。

—釋義—
  第一段經文:「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神明彰)』」孔子說:古時的明王(指三代英明的君王,例如:夏禹王、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因為盡心盡力地事奉父親,懂得將事父的道理推廣出去,所以是從事父裡面去明白天道的,因此在祭天的時候,以懂得天道的方式來祭天。這是感應的前提。而對母親盡心盡力地孝順,懂得事母之道,所以就懂得明察地的道理,因此懂得以地的道理來祭地。明與察叫作互文,意即「參互成文、含而見文」。所以「事天察、事地明」也可以說是「事天明察、事地明察」,兩相互文。
  再者,懂得依理來定長幼尊卑、上下和諧,叫作「故上下治」。治是治理,能夠讓上下和諧各安其位。「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就是以能「明天道、察地道;察天道、明地道」來明察天地,即常言的明察秋毫,以懂天道、地道的知見來祭天地。神明彰矣的「彰」,就是天神、地神來接受祭拜,謂之神明彰矣。以上是以孝悌為本質的天子,祭祀時能得到神明的加被,而神明親自來接受祭拜,叫作「能通神明」。
  第二段經文:「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鬼神享)」此處是「能通鬼神」,即是祭祀自己的宗廟時,能夠感應祖先來接受祭拜,並且賜予子孫厚福。所以說「天子,必有尊也」,意乃雖貴為天子,但並不是最大者,為什麼呢?在家族中,「言有父也」是雖然父親過世了,但還有叔父、伯父等;「必有先也」是還有長輩們。是什麼長輩呢?謂之「言有兄也」,就是表兄、堂兄這些長輩。換言之,天子還有他該盡孝悌之道的地方,就是他的家族。天子懂得在家族中推廣孝悌之道,朝廷、民間、全國就能推廣孝悌之道,天下就能一派和諧。
  這種孝悌天子「宗廟致敬」,即是到自家宗廟祭拜祖先時,抱持著不敢忘記親人的心態。因為他的生命得自於父母、祖先的賜予,且慧命的培成也是父母幫忙找老師教導而有,乃至於擁有天下的基業,也是父親、祖先辛勞的累積成果。所以,天子是「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就是能以德學來修身,謹慎他的行為,唯恐辱及過世的先祖,讓祖德能夠流芳,使父親與先祖有面子。因為此天子的施政很好,所以讓祖先倍加光彩,懂得用這種心態見地來祭拜祖先,祖先就會來接受祭拜,且給予後代子孫厚福。
    最後,「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贊能通)」即讚歎孝悌者是個能通之人,通什麼呢?「孝悌之至」乃懂得內心與外緣的經營,懂得祭祀的經營,這個孝悌達到了極致,能通於神明。這種孝悌學習達到極致的人,於祭祀之時能夠與神明感通。而「光于四海」,就是此人的智慧有能力統治天下。四海指天下,乃因此國家四邊環海,稱作天下。有能力統治天下叫作「無所不通」,意即他的政令、教育能通。此中包括人才團隊,包括各國對他的佩服,包括民心歸向於他,所以他是「無所不通」。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贊令人服)」,最後舉出《詩經‧大雅‧文王有聲》一文言,自西、東、南、北觀之,沒有不拜服的。這一「思」字沒有意思,即是「無不服」,此人叫作「政通人和、上行下效、民心歸望」,正像〈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首歌一樣。
 
—析疑—
一、本章與前章關係為何?
  前章是勸諫,包括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與庶人,而本章特別講天子。意即能接受勸諫的人,他懂得修身慎行,則必然講究品德與學問,尤其是在孝悌,因為孝悌是品德的根本,也是學問的根本。此人懂得將孝悌從內推展到外,又能好好辦理政教,當他祈求天地祖先加被時,必能獲得鬼神之助而得到許多福報,這就是感應之道。

二、感應是什麼樣的形象?有什麼功過?
  其過失就是前說的「不盡人事,求神問卜」,乃至於疑神疑鬼。這種人時常煩惱,心中盡是名利,賊頭賊腦,胡言亂語,善人遠離,惡徒上門,乃至於夜寢不穩、常入惡夢,讓人不屑於親近。
  感應的另一面是功德,若此人懂得盡人事,懂得天地的道理來祭天地,懂得慎終追遠的道理來祭祖先,這個功夫實在太大了。所以,感應有正負面的影響,見地越好越能夠發揮它正面的價值。
  一般說到感應,直覺聯想到的是宗教,然而宗教的情操,比宗教的形式更為重要。許多人未必信仰宗教,但是他有宗教的情操,反而是更可貴的,例如:史懷哲、南丁格爾或特蕾莎修女。

三、《孝經》中有時稱明王,有時稱先王,意義有何差別?
  《孝經》中「明王」出現兩次。第一次在第一章裡,說:「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次,是第十六章,說:「昔者明王,事父孝」。而「先王」呢?一共出現三次。第一次於〈開宗明義章〉中說:先王懂得用孝道來順天下。第二次於〈卿大夫章〉中說:懂得依先王的服制來穿,依先王的言語來言,依先王的行持來行;換言之,先王是大臣的典範。最後於〈三才章〉中說:先王見到孝悌之道是可以感化人民。將上述五處中的明王與先王作對比,原來先王就是明王。
  然而,何以有時稱先王、有時稱明王呢?蓋稱先王是講時代的過去,稱明王指這些人是頭腦清楚的,即他懂得以孝悌為本質的興辦政教,懂得祭祀祈求加被,懂得運用人才團隊,懂得風氣的經營,這才是真正頭腦清楚的明王,是謂之「大政治家」。至於只見到眼前利益,言談僅在乎一己的名聞利養,乃至於言行前後不一者,只可謂是政客,怎能稱作大政治家呢?

四、前(諫諍)章內容有諸侯和大夫,此章為何只有稱天子?
  因為這裡說到祭拜天地,只有天子才可為。諸侯只能祭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除社稷神外,還有封地內的山川。徐醒民老師說:譬如泰山是天子能祭的,魯國只能祭魯國境內的泰山,齊國只能祭齊國境內的泰山(古齊、魯以泰山為界,齊北魯南)。所以,這章明顯地是指天子。

五、天何以能表徵父?有何經典證明?
  孔子解釋《易經》有十種,其中一種叫作〈說卦傳〉。說卦就是解釋卦,將卦比擬成什麼?譬如:將乾卦比擬為天、比擬為父。明王是這個英明的天子,他懂得盡孝道,懂得父之道就必得天道,為什麼呢?因為父親在家裡,栽培子弟的善根、慧命,就是屬於教育與大政的功能,像天一般。春夏秋冬讓萬物成熟,天父好像家裡面的父親,所以用這個天來彰顯父之德。他懂得父道,就懂得天道;懂得孝順父親,就懂得如何祭天。

六、地何以能表徵母?有何經典證明?
  《易經》〈說卦傳〉中說:坤是地、是母。事母的時候,想母親就是一個哺乳、養育的形象。此表徵大地如母哺養生育萬物。所以,由父道來體會天,由母道來體會地,懂得天道、地道來祭天地,且要盡人事,這才能夠求鬼神的加被。

七、所謂「天地明察」,依據《禮記》〈祭義〉與〈王制〉的記載,意義為何?
  天地明察是指對山林草木不可以隨便亂砍,對動物不可以任意濫殺,古代所說的天道、地道,是尊重天的覆蓋與地的養育功能。所以,這是最高的環保意識。環保意識絕不是站在人類的觀念上,而是站在整個天地有好生之德的概念來說環保意識。
  如不丹是世界的淨土,雖然它位在印度與中國之間,旁有錫金和尼泊爾,可是與所有國家的走法不一樣。全國森林覆蓋率百分之七十,國王非常喜歡大自然,境內不可以有塑膠袋及奢侈品。生活雖然不像先進國家這麼發達方便,但幸福指數排行高。不丹人民爽朗,文化保留完整,隨著大自然歌舞。百姓慶賀國王生日時,國王說:「你們種十萬顆樹,就是對我生日的最好祝福。」
  這給我們乃至於歐美先進國家一個很大的反思,我們究竟要怎麼經營國家的幸福呢?許多人用GDP與消費的概念,然而大量地消耗物資,卻讓全球氣候暖化,讓世界變異災難頻仍。所以,這種經濟的消耗,普遍浪費奢侈的導向,實未必是全人類之福,也未必是後來發展的坦途。

八、明王長幼順,為何能令上下治?
    明王不但懂得孝悌的經營,還懂得長幼順,懂得禮教的功能。禮教的功能就是懂得長幼尊卑,讓和諧之道能在長幼尊卑裡發展。若以下犯上,那怎麼和呢?若上不治下,那怎麼和呢?所以「禮之用和為貴」、「長幼順上下治」就是講禮的經營,這不但是有孝悌的經營,還有禮的經營。

九、天子祭天地如何讓神明彰(出現接受祭祀)?
  天子盡了人事後去祭天地,祭天地後神明彰,彰就是神明接受祭祀,那麼他怎樣讓神明出現接受祭祀呢?祭祀講究的散齋(外在)七天、致齋(內在)三天,即是十天裡有七天先散齋,就是先戒齋沐浴(不近女色、不聞樂、不臨喪),到後面的時候還要很認真地去重視(內觀)祭祀這一件事情。於祭祀當時,不論樂器、舞蹈、禮器、供品、儀式都非常完整,表達出祭祀的誠意。在這樣的因緣下,神明自然會出來接受祭拜。《論語‧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如在眼前,接受後人的祭拜,給予很大的厚福。

十、天子會在何種場合表達對有父(叔伯)、有兄(表堂兄)的恭敬,做為孝悌教化的推廣?
  天子除了祭拜外,還要表現孝悌之道,他家裡有叔父、伯父、堂兄、表兄,在家居、宴會的時候;這兩種場合連天子都要重視長幼尊卑。例如:孔子為魯國大司寇,回到家鄉時沒有大司寇的身分,這叫作「序齒不序爵」。齒是牙齒,指年紀,這時只論年齡不論爵位。所以,天子在家族私下的聚會、宴會,乃至於祭祀的時候論長幼尊卑,這就是表達孝悌之道,以身作則、上行下效、風行草偃。

十一、此處天子修身慎行是什麼樣的形象?目的難道只是恐辱祖先嗎?
  天子除祭天地外,還講究修身、慎行,而經文說:「恐辱先也。」依理來說,天子的修身、慎行,還包括要安萬民、統攝臣子,但怎麼目的只有「恐怕侮辱祖先」這樣子呢?其實這裡有很重要的概念,乃是天子會想到他的生命是祖先給予的。他擁有慧命也是父母栽培的。所以,他要把這個角色演好,來尊重給予他生命、幫助他成長慧命的人。其本質是讓祖德流芳,讓祖先因為我更有光彩。這不妨礙他對百姓的愛護,及對人才團隊的提攜。以上是說天子的祭天祭地。
 
十二、天子宗廟致敬是什麼樣的形象?鬼神著又是什麼形象?
  天子祭拜宗廟,鬼神來享受,此鬼神就是他的歷代祖先,《中庸》載:「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意思是:鬼神是很厲害的!你看不到、聽不到,可是你在體會萬物時,不可以忽略鬼神,以為它好像不存在。於齋戒沐浴祭祀鬼神時,在誠心祭拜時,它就如同在面前、在左右,來的時候是不可思議、不能懈怠的。它在你很微細體會中顯現,鬼神的功德實在是不可以掩蓋的,尤其它對你加被的那一分,是不可以掩蓋的。

十三、治天下、神明彰、鬼神著的氣象為何?
  治天下、神明彰、鬼神著,整部《太上感應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神明彰、鬼神著就是《感應篇》的重點,中國有本書《瑞應圖》,這個時候叫作「天降膏露」(下甘霖)、「地出醴泉」(冒泉水)。四季如春,逢凶化吉,出現很多的瑞相,乃至於人才顯現被大用,就像舜以皋陶掌司法、以契辦教育、以稷興農事、以禹辦工程,如此舜可以坐北朝南彈琴自樂,身不下堂而天下大治。這就是神明的加被及加上自身的努力所成。
  所以,《詩經‧周頌‧執競》中說:「降福穰穰。」穰穰就是非常豐富。《易經》也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意即老天爺保佑,無不吉祥。然而,必須要「人事先盡」。感應之道與一般求神問卜之感應,最大的差別在於人事,人事要盡才談得到加被。人事包括孝悌、敬德、修業等等,必須要有這些能耐,才能真正得到加被,否則反是遭難逢禍。
  北宋王安石變法,最後搞得百姓流離失所。那時天乾物燥了十個月,宋神宗發愁不已,雖祭天也沒有用,就是不下雨。縣官鄭俠上呈《流民圖》,說百姓因為王安石變法,流離失所到如此地步,神宗看了《流民圖》就流淚。鄭俠對神宗說:「只要把新政改除,十天內必下雨,否則砍我的頭。」到第八天遲未下雨,眼看鄭俠的頭就要不保,旋即下了一場大雨。神宗終於決定換下王安石。司馬光有首〈客中初夏〉詩:「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寫的就是這件事情。詩寫到清明節、雨晴、南山忽然清楚,這代表亂世已過,政令清明;柳絮也被風吹掉,代表小人都退朝了;向日癸花向著太陽,代表百姓都擁護你。此詩若無雪廬老人詳釋,常人會以為司馬光在歌詠清明時節,但能懂得時令與政局,則知司馬光全在藉時令講人事。

十四、本章舉《詩經‧大雅》之言,是否能作為本章總義理所在?
  當然可以,因為這章告訴我們的就是「近悅遠來」之道,《詩經‧大雅》中說:「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你把朝廷、國家經營的好,各國都會擁護你,你的政令能通,風氣能效行,「以德服人,中心悅而臣服也」,就是孔子以《詩經‧大雅》來作為這章的結論。

十五、本章之旨趣為何?
  在因上先要有孝悌的正見,然後推廣孝悌形成風氣;在緣上還要有求鬼神的加被,這鬼神包括天地及自己的祖先,必然能得萬民的擁護,乃至於風調雨順、惠風和暢。古代的聖王裡,他不但有盡人事的能耐,還有宗教的情操,像這種祭祀就是宗教的情操。當然,他們所施展出來的政治,後面的昏君是不會知道它的內涵。所以,後來許多的霸主,以為開創天下後,古代的明王也不過如此,然而差多了。明王雖然治天下,並沒有像霸主一樣以武力開疆闢地,而是文化內涵的經營。以上是這章的大意。

—圖解—
  首先,北宋李公麟的圖,畫的是天子與皇后一齊去祭拜,前方是祖先的牌位及許多祭器,器具裡盛裝著供品。其次,南宋的馬和之,他畫面呈現的景象是比較後期的;譬如:遠方的鼓、兩旁的鐘與磬,說明祭祀鐘鼓齊鳴。中間有人在跳樂舞,旁邊是持笏觀禮參祭的大臣。房子裡擺出許多的供器,代表這是宗廟,中間戴禮帽的是天子,走上台準備在宗廟前祭祀祖先。元朝趙孟頫、明朝仇英所繪,與馬和之一樣。
  最後,來看看江逸子老師的《孝經‧感應章》圖。整體氣象是一位明王在祭祀天地,這裡特別可以想成是周公,因周公為周朝制禮作樂。雖然文王以德來成立周,但是真正擁有天下的是武王,可惜武王兩年就過世,成王繼位周公代理天子輔政七年,嚴謹制禮作樂奠定國基。所以,周公其實就是天子,這裡可以當成周公在祭祀天地,手中拿的是觚。觚是酒器,表達他是一位懂得禮樂經營的人,在家能孝順父母,懂得孝悌之道,用此內涵來祭祀天地,求得天地鬼神的加被。
  明王身後有兩位大臣,一位讀疏文,一位棒食器。一旁羅列著諸侯來助祭,五色旗與幡飄揚,表徵著他們的地位。周公面前的鼎,既可燒香也可以裝食物。香案旁有觶與盉,皆是酒器。供桌上的壺、卣是酒器,盨是盛食物的,盤是裝水洗手用的,觚是酒器。《論語‧雍也》中說:「觚不觚,觚哉觚哉!」就是講這一個酒器。
  此圖整體的氣象,是個在〈八佾篇〉所說的「相維辟公,天子穆穆」。相維辟公是指兩旁的諸侯,站在那兒就像國家領導人的氣派。天子穆穆是指周公或成王的風采極佳,莊嚴肅穆。整體最和諧的氣象,在祭祀的時候全部呈現。此時難道不得天地鬼神的加被嗎?試問天地鬼神不在這時加被,要在什麼時候加被呢?然後,鬼神加被會讓人們感受到,不但天降膏露、地出醴泉,乃至於山林能夠滋養萬物,人才輩出國家太平。這就是天子明王懂得辦政治興教育,懂得祭祀求感應,原來是先盡人事,而後求加被,這一點是有別於前言的怪力亂神。

—總結—
  凡事都要在德學與人事上講究,不僅人際關係要好,並懂得祭祀的道理,這時才能善於開展風氣,且天下和諧吉祥事不斷地湧現,自己的功德才能夠無限地開展。懂得這樣經營天下的人,會讓天下吉祥平安;懂得這樣經營國家的人,國家也會和諧呈祥;懂得這樣經營家庭的時候,家庭也會家和萬事興;個人也是在家和、國和、天下和當中得到最好的成長。這謂之「感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