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藝術賞析

華夏精魂千秋(三十)— 明倫史畫 成己成物 童恢

德不孤必有鄰

後世祠廟祭拜
立碑讚頌典範
成己成物童恢

—史畫—
  童恢,字漢宗,東漢徐州瑯琊郡姑幕縣(今山東省安丘市石埠子鎮)人,生卒年不詳。父親仲玉樂善好施,自幼耳濡目染,養成急公好義的性情。
  靈帝時,司徒楊賜對他十分欣賞,召為府中幕僚。楊賜因直諫遭彈劾免官,原有僚屬紛紛辭去,惟有童恢一人為楊賜上書辯護。最終楊賜獲得平反,拜光祿大夫。當原有僚屬回府時,童恢反而辭職他去。
  靈帝光和五年(西元一八二年),楊賜拜太尉,他薦舉童恢為不其縣令(今山東省即墨市)。他為官清正,獎善勸惡,提倡農桑;不出三年,縣治清明,民風和樂,四方來歸,居民多達兩萬戶。
  某年,縣境發生猛虎傷人事件,縣民設置陷阱捉到兩隻老虎,抬到縣衙交給官府處置。童恢對虎說:「依律殺人者死,傷人者論罪。如果傷人就俯首認罪,沒有傷人就呼聲喊冤。」這時,一隻虎低頭露出恐懼的樣子,另一隻則抬頭咆哮,想要衝出獸欄。大家看了頗為驚訝,這才知道人心至誠,可以感通獸類。
  童恢治民政績卓著,後來遷升為揚州丹陽郡太守(今安徽省宣城市),終卒於任上。不其縣民為紀念他,在縣內造衣冠塚與童公祠(今青島市惜福鎮付家埠村)。元代重修為童真宮(今名為通真宮),成為道教全真崋山派宮院,仍然奉祀童恢。
  歷朝地方官或名士對童公祠多有碑記。宋朝即墨縣令孫彭年撰〈童府君祠記〉;元順帝年間山東宣慰使普顏不花,立〈延佑重修童真宮碑〉;明朝饒州知府張允掄,於國亡後退隱嶗山,撰〈童公祠記〉;清朝嘉慶六年,即墨知縣歐陽大勛,撰〈童公廟碑記〉。這些地方官或名士皆是飽學之人,於讀《漢書•循吏傳》中認識童恢,又任官或隱居於即墨與嶗山,而對於童恢的政績典故特別相應,因此立碑撰記加以頌讚,更能彰顯童恢成己成物之誠明。

—圖解—
  人生在世其面相隨時在變,此不僅是老化的問題,更是氣質的實際,見了即一目瞭然。俗話說:「人生四十歲以後,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以前是父母生給你的,以後是自己造化的,長相會說話,那全是修身練心的結果。
  《太上感應篇》中說:「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這雖是常言的「心靈福至」,然而更是「人做天看」。天人得感應,人獸亦相通,這全在心上感通,誠則靈,譬如「水清月常來,心淨佛自現」。
  江老師繪述童恢治縣愛民政績,特別以「感通獸類」來表現,其何以如此呢?印光大師曾說:「感應之道如撞鐘,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世間每有小感而大應者,乃宿生修持之功德所致。」如此觀於童恢感通老虎,豈是異端邪說,乃真性德所降服。所以,歷來每有地方官為其修祠撰記,多是受其為官清正、成己成物所感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