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期::孔學一隅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十八) 第十五章:君子化導他人由近而遠

興國由家

能近取譬

親民之始

明德為賢

 

—前言—

君子志在治國、平天下,帶來萬民的福祉,而這樣偉大事業的下手處,竟然是從家庭開始。
 
一個人的成功來自於家庭的和樂,「家和萬事興」,家庭是人們的避風港,是挫折時的休息處,是養精蓄銳、 弭平煩惱、重新出發、磨練養成的地方。古人說:興邦必從家庭開始。《大學》說:「一家仁,一國興仁」,可見家庭的重要。這一章更特別點出家庭是君子的發端,君子想要成就偉大的功業,必須從家庭開始,而家庭的和樂,必得從夫婦相處中得來。整個家庭就像美好的音樂,令人聽後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尤其是夫婦的相處,猶如琴瑟和鳴,能夠創造美滿和諧的家庭。琴有五弦或七弦,相傳為文王製作,瑟就多到五十弦,琴聲上揚外放,瑟低沉而內斂,美好的樂曲如同夫婦相處,這是家庭和樂的開端。
 
果然君子知道經營家庭的重要,則「治大國如烹小鮮」,原來君子的內涵、氣象、情懷,即是把國當成家治理,從家庭呈現出一個好的開始,溫暖可愛,大家互助合作,諸侯讓國成為一家,天子讓天下成為一家,這就是中國與外國政治最大的差別。

—科判分析—
中庸總體科判
第十五章還是在《中庸》的第二部分,即分別顯示中庸的修學法和義理。

本章科判分析
  君子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修學,形而上的修學能超脫世間繫縛,形而下的修學可以利益天下蒼生。君子利益蒼生必須從近處到遠處,從親近到疏遠,喻如登高要從低處起,行遠要先從近處出發。家庭的經營,從夫婦、兄弟、妻子開始,來表達對父母最殊勝的孝道,這是君子度化眾生事業的開端。

—消文釋義—
經文: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消文:君子之道,如《大學》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包括君子的見地、行持、能力(知人善任、辦事才藝等)。經營君子之道,懂得從自己家庭開始,才能擴及到國家、天下。好比到遠處必須從近處開始走。當年玄奘大師西行,從大唐西安出發,到天竺取經,走了五萬多公里,也是從近處到遠處求學,終於成就他一生的學問、才情,成為一代高僧。要登高也必須從低處開始登,像險峻的華山,或是登泰山的南天門,都是從低處到高處。
 
《詩經‧小雅‧常棣》中說:「與妻子可以很好的相處,就像彈琴、瑟一樣,一起配合彈出美好的樂曲。」結婚祝福時常說「琴瑟和鳴」,夫妻一定先從兩人情投意合開始,從年輕攜手踏上人生的旅程,共同經營美滿的一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直到兩人白髮蒼蒼,還是攜手同行,家庭的經營從夫婦開始。
 
「兄弟的相處,如鳥的兩翼合作才能高飛,才能越過大海。兄弟互相合作,會使和樂越轉越深。」兄弟交情從小開始,互相合作、體諒、幫忙。
 
「這個人懂得夫婦、兄弟相處之道,與妻子好合,進而和好家庭和家族,讓他的太太、子孫全家和樂地生活在一起。」家庭和樂就是使事業、團隊、國家、天下和樂的開端。
 
孔子說:「這大概就是對父母最大的順從了吧!」可見孝順父母有很多面向的經營,不只是平日噓寒問暖、搥背洗腳,孝道是各種處世能力的培養、人情世故通達的開端。當家庭和樂,父母親會特別的高興,這樣就是間接的孝順父母,比直接的孝道更為可貴。
 
江逸子老師的《孝經圖》中,讀書人把孩子教養得很有氣象、內涵,兄弟彼此團結合作,其父母自然高興。表面上看只是把家庭經營好,實際上就是對父母親最大的孝道,是孝敬心最好的表達。
 
釋義:「邇」,近處;「妻子」,此處指太太;「翕」,如鳥的兩翼相合;「耽」,和樂轉深;「室」,與太太相處的房間;「家」,家庭或家族;「妻帑」,太太和子孫。

—析疑—
一、本章與前章的關聯為何?
第十四章講的是「素位而行」,君子能盡本分,第十五章特別講君子回到家庭,先盡到家庭的本分,倘若未能盡到家庭的本分,則其它的理想抱負都無從談起。

二、本章只不過是家庭和樂的經營,如何能說是君子化他之道?
本章開頭是「君子之道」,不是說常人的家庭經營之道。一般人的眼光只是把家庭經營和樂,而君子經營家庭是另有目的,他會將經營家庭的經驗擴充於外,治理團隊、國家、天下都是如此。君子胸懷廣大,做法有次第,何者為先、為本都是清楚明瞭。

三、由近及遠、由親及疏有何殊勝,不由近及遠、由親及疏有何過患?
領導者希望每個家庭都和諧,這樣國家才能和諧,領導風氣時,人家會首先看你的成果,家庭要先和諧,這才是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的殊勝。
 
領導者自己家庭不和樂,就沒有說服力讓人相信。倘若每個家庭都不和諧,所培養的子弟出來辦政治,社會就會亂象頻仍,難以治理,這就是過患。
 
一般人經營家庭的目的是甜蜜幸福地經營世俗的安樂,而君子把家庭整頓和諧的目的是為了利益天下蒼生,所以君子的目的、胸懷、能力、莊嚴、理想、抱負都不同,所經營美滿家庭的功德更多。

四、引用的詩經其原意為何,在本章中又代表什麼意思?
本章引用的詩句出自《詩經‧小雅‧常棣篇》,有兩種講法:一種是讚歎周文王有「宜室宜家」的能力,把周朝經營得像家庭一樣和諧。當老百姓家中有生活上的困難,或者生命遭遇障礙時,周文王都於心不忍,好像家庭的小孩出事一樣,內心不安,甚至苛責自己,這就是經營國家的胸懷。
 
第二種講法是周公治理天下,殺了管叔、流放蔡叔、貶謫霍叔,傷了兄弟之情,這首詩是希望兄弟間能夠和好。《詩經》能譜成曲,可以在重要的場合演奏,倘若兄弟間有了誤會,想要和好時,樂隊就演奏這首詩,藉由聚會唱這首詩歌,兄弟就彼此捐棄前嫌,和好如初,此是《詩經》的妙用。
 
本章是斷章取義,彰顯君子把家庭經營成這樣,才是王道文化的開始,辦政治要從辦家政開始做起。

五、為何說家庭是化他之始,而非修身?
《大學》裡講化他要從修身開始,自己先做好才能引導別人,《中庸》此章是說家庭是化他之始,要推展政治一定先要讓每個家庭和諧,政治才會辦得好,而非只給老百姓富足的生活。有些歐美國家,經濟雖然增長,可是犯罪率也隨之增長,要想國家和諧,必須要從家庭經營開始,兩者角度不同,並不衝突。
 
六、夫妻好合的利益與不合的過患?
夫妻好合的利益要多了解,如夫妻好合再給公婆盡孝,公婆才能接受,如果吵吵鬧鬧,孝道也無從談起。夫妻好合才能成為子女的典範,才能發揮善教子女的功能,才能在事情上共同商量,才能讓先生有避風港、休息處、充實處,才能在親友聚會時,成為親友間效法的對象。
 
夫妻不合的過患也要多體會,如家庭教育會做不好,夫妻身體也不健康,公婆不能接受盡孝,在親友間也不能成為典範,壞處太多了。

七、想要妻子好合,首先應注重?
《論語》上說「賢賢易色。」娶太太不要看重相貌,要看重內涵,能相夫教子,孝順公婆,處世圓融,和諧妯娌,乃至成為辦政治、辦教育的君子的賢內助。
 
《詩‧周南‧關雎》上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想要利益天下的君子,很想追求這樣的女子,倘若追求不到,就會「寤寐思服」,日思夜想。如果能追求到,就會高興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此指周文王,他知道娶妻娶德對周朝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周王朝的興盛,除了周公制禮作樂的功勞,還有太姜、太妊、太姒善為輔助,才造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

八、妻子好合的其他條件為何?
結婚典禮很重要,雪廬老人在學生婚禮時,都親自主持證婚,且寫結婚證書。證書中就講到夫婦要懂得《關雎》、琴瑟和鳴、相夫教子、兄弟姊妹相處、家庭要多子多孫等道理。三十多年前,雪廬老人就預見了少子化的過患,因此到九十六歲還親自證婚,沒有近視、老花眼、重聽,寫起文章不但清楚,講起證婚的話也條理井然。
 
《論語‧學而》篇上說:「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結婚後,男女雙方的親人互為親人,這就是民族大團結,是中國文化的特殊處。這種禮俗端正醇厚,可以由近及遠、由親及疏。懂得「不忘本來、吸取外來,面向未來」,是學習傳統文化重要的立足點。

九、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夫妻間難免意見不合,應如何改善?
兩個人結合後,由於生活習慣不同,在觀念上也不一致。如出入作息、讀書、飲食、起居等習慣不同,日久就容易爭吵。在爭吵時,先生要多想妻子的長處,現今的婦女要具備十八般武藝,煮飯、燒菜、洗衣、整理家務、招待賓客,又身為職業婦女,比古代的女人還要難當。教育子女也比過去不容易,教育多元,環境複雜,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比古代婦女更多。
 
而太太爭吵時,也要想到先生的辛苦,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求生存,賺取薪水很難。夫妻間互相體諒,婚姻才能走得長遠,更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喜好,在老師、團隊中學習,能化解很多的婚姻障礙、問題。

十、兄弟既翕的利益與不合的過患?
兄弟之間相處要合作,「翕」是鳥的兩翅,翩翩起舞,可以飛越森林、大海。兄弟和合要像桃園三結義,不是兄弟都能像親兄弟,那麼親兄弟更應該像親兄弟。商家開店都要拜財神,而財神是關公,意義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兄弟團結合作、家庭和諧就是發財的秘密。兄弟合作則能成為學問、事業的夥伴,可以成為互相參考重要意見、提供勸誡、規過勸善的對象。
 
反之,兄弟、姊妹不合,會傷父母的心,讓家庭和諧的氣氛破壞,也讓他人認為這個家庭父母教育的不好,而且也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因此兄弟姐妹相處不融洽,乃至包括事業、求學時沒有得力的夥伴,過患太多了。

十一、想要兄弟和樂,首先應注重什麼?
兄弟和樂就是盡孝道,要以這樣的格局來看待兄弟的和樂,還要注重的是要把與外面朋友相處的感覺,用在兄弟之間體會。

十二、兄弟和樂的其他條件為何?
要互相了解對方的個性、想法、觀念、做事情的態度,不要忤逆對方,因為家裡重在講情份,而不是重在講道理。兄弟間盡量多做家事,以真情相待,則兄弟和樂的條件越多,兄弟間就越容易和樂。
 
十三、兄弟不和應如何改善?
第一,情緒一定要穩定;第二、不要宣揚對方的過錯;第三、多多彰顯對方的功德;第四、相處有摩擦時,自己要先退一步;第五、做家事要多做一些,不要爭誰做多做少;第六、在財務方面不斤斤計較。相信不和的條件去除越多,不和的現象就會越少。

十四、兄弟既翕,和樂且耽的典範?
兄弟和合的典範是王覽和王祥,弟弟王覽是繼母所生,哥哥王祥不是親生的,繼母很討厭王祥,並且經常打罵他,王覽就袒護哥哥。後來王祥有了名聲,繼母甚至想用毒酒害死他,王覽知道後就爭著要喝毒酒,繼母不得不把毒酒打翻。王覽處處保護、禮讓哥哥,這樣的陰德讓他的後世有九代的公卿,可見家庭就是積陰德的地方。

十五、現代兄弟間多分家而居,該如何應用本章內涵?
固然現代兄弟分家而居,但還是要有大家庭的概念,趁著父母尚且健在,兄弟間可以多聚會見面,讓彼此都有盡孝道的機會,就算道不同不相為謀,但也不妨礙彼此間的和諧相處,更何況志同道合的兄弟,更應該和諧相處。

十六、宜爾室家,樂爾妻帑的典範?
兄弟相處好,兒孫也能調和。
第一個典範是明朝鄭濂七代同堂,明太祖就問他一千多人的大家庭是怎樣做到和諧相處的,他說不聽婦語,並非是不聽女人的話,而是說不聽挑撥離間的話。明太祖就想試試他這個做長者的智慧,故意賜給他兩個梨子,分財物時要很小心,很多家庭的嫌隙、爭吵、對立、動盪往往都是因為分配不均造成的。鄭濂就將這兩個梨子打碎,放到水中煮了兩大缸,每個人都分得一碗梨子湯,大家謝主隆恩,明太祖就非常佩服他的處世智慧。家中的爭端都能處理得當,在企業、國家擔任領導者,就能善巧的處理各種恩怨。所謂「人事」就是人際關係處理好,事情一定辦得好。在大家族能夠處事圓融,在外也能通達人情世故,處世順利。
 
第二個典範是唐朝的張公藝,他九代同堂,《三字經》上說九代是指自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九代的人口共處一家,唐高宗問他身為高祖的和諧家庭之道,他便要紙筆,寫了一百個忍字。忍是上位者忍,不是下位者忍,雪廬老人曾說辦道場大家有一個字不如他,學生們有說禮、忠、信的,老人都說不是,而是忍字。忍字太難了,忍是智慧,是情懷,是度量,是遠見,是格局,是一種處世的能耐。
 
有時難免分配不公,要忍;有時長幼尊卑因禮儀不到而惹出閒話,要忍;有時處事難免被認為偏袒某一方,要忍;講話時可能這邊高興,那邊卻得罪了,也要忍。人生就是這樣,往往忍的人才能成就見地、胸懷、品行、情操、學問。

十七、最後引子曰有何用意?
子思最後引用祖父的話,原來經營家庭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大概就是讓父母身心滿意、舒服,表示這樣的經營,雖然不是直接的盡孝,是間接的孝道,但卻是最好的孝道。
 
十八、本章對現代社會的啟發為何?
男女的交往,妻子好合就在於彼此不重視財富、地位、車子、名牌等虛榮。孝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講究。和諧是福報的源頭,是發財的秘密,是事業的開端,是成功的訣竅,和諧來自於家庭。要多子多孫,才是家庭的興旺之相。五倫關係從家庭開展,做到究竟就是君子人格完成的時候。一個領導者當善於處理家庭的問題時,反而贏得最多掌聲。歐巴馬總統在八年任滿即將下臺時,掌聲最多處不是他修建了多少鐵路、飛機場,打敗了多少國家,而是他善於處理家庭關係,懂得和諧之道的經營,這才是他成功的秘密。

—總結—
一、夫婦的好合,是很有默契的侍奉公婆,經營和諧的家庭,一定是要有內涵,注重風氣經營的好合。
 
二、好合是開端,所以要慎選對象,在人品、個性、和合能力上選擇。經營家庭難免遇到問題,要靠相互攜手才能突破障礙,一定能帶來家庭的和諧、事業的成功。
 
三、君子不只是在家庭上要有所成就,更要去利益天下蒼生,那才是君子的胸懷,以家庭的成功為基礎,成為向外利益天下蒼生最好的開端。
 
四、子思雖然寥寥數語,但卻把人生成功的秘密宣說完備。子思通達孔子形而下的意趣,點出家庭的重要,以家庭為發端。我們不得不佩服子思在兩千多年前看問題的眼力,了解君子成敗的基礎,入世的發端,給我們入世很大的振奮,作為很重要的依據,也引出人生成功的方向。(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