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期::蓮池海會

林素香老居士往生見聞記

良善家風賢淑性
子女學佛能護念
助念畫下圓滿句
猶待後續勝因緣
 
老居士出生於民國二十八年三月四日,臺灣省彰化縣二水鄉人氏。家風是樂於為社會大眾服務奉獻。老居士祖母曾長期在當地碧雲寺院廚房發心煮飯,供養大眾。父親長炎公擔任農會主管退休,下班後務農,樂善好施又樂於公益,為便利鄰近農民耕種,以私田闢道供人方便行走,曾擔任村長,服務一村鄉親,又代表鄉親與糧食局折衝糧價及稻穀存放等事務,凡事盡心盡力,與人為善,為一方所稱揚。老居士在這樣的家風薰陶下,養成一個刻苦耐勞、樂於助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又謙讓的個性,特別當時生活環境不佳,老居士有了工作後,時常替長輩購置日常用品,給弟妹們買點心,成為多年後大家溫馨的回憶。
 
老居士在斗六家商畢業後,毅然選擇投入教育界,當成一生的志業,並且終身不改其志,服務四十餘年,先後服務彰化縣二水國小、仁豐國小及萬來國小,擇善而固執,對老居士的稱揚是恰如其分。在擔任教職期間,老居士是一位真正能夠做到把自己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照顧教育,即便老居士已經退休接近二十年,依舊會有當年的學生來探望老居士,重敘昔年在校的師生情誼。
 
老居士在立業以後,經人介紹與夫婿景銘公結為連理,景銘公也從事教育界,最後以學校教務主任退休。婚後相夫教子,胼手胝足,育有三女一男,長女與三女都繼父母之志,從事教職。次女高考及格,獨子醫學院牙醫系及碩士畢業,現在於臺中市開設牙醫診所。老居士與先生能安分從事教職,造就英才,也加被自己的子女各各都是人才,都能造福社會。
 
自從子女小時候開始,老居士就像陀螺般的辛勞,又像蠟燭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辛勞一生,都是在為了別人著想。自孩子們學生時代,就要很早起床準備早餐,催促著大家上班、上學要準時不要遲到,而居士總是最後出門,趕著一小時才一班客運車,偶爾趕不上車遲到了,自己獨自面對繁忙教學及行政工作,多年後在閒談間,每每提到當年校長,總是再三感恩他的寬容與體諒,也要子女們凡事懂得回饋與守分。然而下班後又是轉戰另一個繁重工作,除了督促孩子的課業外,早期還要用柴火來煮飯、燒洗澡水及永遠處理不完家務,所以時常提醒孩子們,要懂得運用時間及規劃好要做的事,不要浪費光陰。
 
此外,居士也和夫婿景銘公常利用假日集合親戚朋友或鄰居的孩子們舉行趣味活動,諸如賽跑、吃西瓜比賽、吹乒乓球過關等種種遊戲,發洩孩子旺盛的精力,也促進彼此感情。特別是利用子女暑假即將結束時帶全家至臺北遊玩,以前的圓山兒童樂園、動物園、百貨公司都留下一家人足跡,晚上就住在教師會館,去吃豐盛晚餐,欣賞著都市繁華。常說是給大家留下美好回憶,也意味著開學後要努力學習。
 
居士個性堅毅不拔,忍苦捍勞。結婚之後,小孩陸續出生,家中食指浩繁,雖然夫妻同為教師,但當時年教師薪資微薄,居士下班後還養雞、鴨等貼補家用,常利用假日準備食材與子女一起做小點心、包水餃等,孩子們都期待溫馨時刻的到來;此外還好學不已,繼續進修,最後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取得當時省立臺中師專學歷。以一人同時而身兼多職,在學校當一位好老師,在家侍奉公婆是好媳婦,教養子女成材是好媽媽,又要貼補家用,又要在職進修,老居士的能耐是子女的好榜樣。
 
老居士在子女心中所呈現的影像,嘴角總掛著親切和藹的笑容,姿態是不疾不徐的優雅端嚴,家裡永遠維持著整齊清潔,生活是井井有條並規律,事情總是耐煩的自始至終做到圓滿,有居士在的家永遠都是子女心中最堅固的堡壘。而對周遭的人的關心好像是永無止境的,不管是面對長輩、親戚、子女、同事、鄰居、學生,永遠給予正面向上、努力進取的叮嚀,即便一次二次做得不如意,總是耐心鼓勵及陪伴。老居士待人處世,不僅是子女的榜樣,更是鄰里同事間的典範。
 
老居士退休之後,因喜好大自然,常偕同夫婿爬山、旅遊並注重養身。後來有了孫子後,也樂於承擔年幼孫子短期照料,讓年輕人參與短期儒佛課程,有機會充實自己,雖然自身並沒有深入對教法學習,但也依此結上殊勝法緣。為了讓孫子在鄉下有充實生活,即便自己沒有吃素,也特別花心思煮出營養健康蔬食來吸引食用。曾經請游泳教練教導孫子游泳,並帶領登山健身,阿公也指導下象棋,事後還常津津樂道:小朋友每天帶著棋盤找爬山老人下棋,有一天老人先下山,竟一路狂追至半山腰,言語中滿滿存著阿嬤對孫子的疼惜與愛護!
 
值得一提的是於二○○一年有因緣參與學會主辦的緬甸參訪放生之旅,一路上參訪了大金塔、蒲甘、曼德勒、茵列湖等聖地、旅遊勝景,並做種種法行,諸如:齋僧、供養出家人、放生、點燈、繞塔及聽聞各類法義,這一趟旅程除了養身更能滋養心靈。爾後,每每提及旅程種種,總是有著既充實又愉快的回憶。
 
隨著年歲漸長,老居士經歷身體老化與病苦的磨練,幸而子女孝順護持安養,又能以佛法開導老居士,藉由病苦來認識娑婆世界痛苦的本質,並生起往生西方的信心與願力,即使病苦折磨,也勉力抄寫佛經、讀經及念佛,這病苦反而成為修學的資糧與增上的因緣。最後娑婆世界的因緣結束,果決勇敢的向醫生說不要再開刀,而要回家助念。在家親眷屬與蓮友排班助念八小時之後,面容安詳,面帶微笑,圓潤光澤,竟比生前好看,甚至年輕了許多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無疑,這是對老居士一生行業最好的回報。
 
綜觀老居士在家庭與工作中填滿了一輩子歲月,有時候子女們都誤以為那是天生就有這些良好的個性,殊不知,耐心、恆心及毅力,在人情事項歷練下,才能彰顯出它的圓潤及光彩。而於臨終意識清楚,除了一心念佛外,總攝對子孫後輩期待是:努力與團結,更可見彼對晚輩厚愛!孔子在論語上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老居士所示現,亦未嘗不符合君子在處世的某一個面向,子女及其學生如能克箕紹裘,亦可為沒世而名稱之一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