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期::孔學一隅

論語簡說(三十八)— 子張篇第二十二章 夫子學無常師,傳承文武之道

一生好學成能知

文武之道是所知
大綱細目皆講究
內聖外王乃所證
 
—前言—
德語系的國家,諸如德國、瑞士、奧地利,其職業教育做得很成功,因為他們是師徒制,有固定的老師。在學校有理論的課程,私下有老師特別指導,透過實物磨練,使他們出社會能夠得心應手。而本章孔子的成功處就是有老師,只不過孔子沒有固定的老師,這是孔子不同處,亦是他的成就處。
 

—經文—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第二十二)

—消文—
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從何而來?子貢回答:文王、武王雖已不在世,但文王、武王的道統並沒有喪失,至今還在世間,由人流傳。才器大的人能記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普通人能記末小的修身齊家之道,由此看來,他們所記憶無論大與小,都是文武之道。凡能記得一部分文武之道的人,孔子都跟從他學,所以沒有固定的老師。

—章旨—
人能弘道,文王、武王之道靠人流傳,孔子學無常師,完整傳承文武之道。

—科判分析—
本章分兩大段。第一段是衛國的大夫公孫朝問子貢說:你的老師從哪裡學?
 
第二段子貢回答公孫朝之問,又分三段。第一段「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總說周文王、武王過世後,道統沒有滅亡,在人流傳,傳承未斷。第二段顯示傳承沒有斷的理由,即「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學習文武之道大分為兩類人,第一類是賢者,即有體悟的人,能夠「識其大者」,能知道文武之道的大。「不賢者」並非小人、惡人,而是悟性少之人,知道文武之道的小。不管是賢者還是不賢者,都有文武之道。第三段讚歎夫子得到完整的傳承,傳承在聽聞,「而亦何常師之有」,哪有固定的老師呢?這就是孔子的秘密。

—釋義—
本章舉衛公孫朝有何涵義?衛公孫朝是誰?何以有本章之問?
公孫朝在各國都有,翻閱史籍,鄭國、楚國、魯國皆有記載,馬融注解,「衛公孫朝」就是衛國大夫公孫朝。《白虎通》的「姓名學」講到,諸侯的長子要繼承王位時,叫做世子,其餘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叫做公孫,世姓公孫,如子產就叫做公孫喬。公孫即衛國的權貴、國君的後代,他的大夫(職位)是世襲而來。
 
本章是讚歎的語氣問子貢,孔子是從哪裡學來的?何以有這麼多的內涵?是無師自通天生就會,還是學自哪個老師呢?
 
衛公孫朝為何稱孔子為仲尼?
孔子的母親顏徵在嫁給叔梁紇,至尼丘山致禱,生出孔子,為感謝尼丘山神明的護持加被,便將兒子取名為丘,字仲尼(仲指在家排行老二),他人可以稱孔子為仲尼,或者孔子的徒孫也可以稱他為仲尼。

何謂文武之道?
《中庸》說孔子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祖」是根本,根本的講述處是堯舜。「憲章文武」的憲是法的意思,法明的是文武,換句話說,典籍保留在文王、武王,而所傳述的是堯舜的內涵。《尚書》讚歎堯「親民」,讚歎舜「文明」,此明解釋為形而上,在《尚書》、《論語》裡面,堯傳給舜叫做「允執其中」,舜傳給禹叫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就是形而上,「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意思是成為一國之王,必須具有形而上之德,即聖人來配君子的大位,因為聖人是不隨境界轉,不會被名聞利養所動,所以堯舜能夠禪讓天下,真心去利益眾生,堯傳給舜的心法是中,舜傳給禹的心法也是中。「憲章文武」的目的就是「祖述堯舜」,原來文化的典籍除了形而下的通達外,還要通達形而上,才更見君子的風采及內涵。

文武之道能代表中華文化的全部嗎,為何不說是堯舜之道?
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中說,大道從堯舜傳到周文王、武王時,文化典籍、制禮作樂的制度已非常完備,中華文化的全部即指典籍來說,為何不說堯舜之道是因為堯舜之道也在典籍,而這些典籍代代相傳,一直到文王武王時典籍完備。

文武之道代表中華文化,有其他經典可證明嗎?
《論語‧八佾》篇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就是這些文章、典章制度非常完備,所以孔子從周。孔子、子貢皆以文武之道來說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就是文武之道的典籍,能夠彰顯聖人內涵。

文武之道的實質為何?
文武之道在人,而不在典籍,叫做「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能把經書的義涵發揚出來,才能夠根據經書的內涵去培養人才。經書無人講述則無價值,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老子對他說:你所說的那些人,他們的骨頭都已經枯朽了,只有他們的言論還流傳在人間,這段話便是「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之義。

除了子貢說文化道統在人,還有哪位哲人說過此話?
孔子被圍困於匡地時曾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當後面的人都不懂得文化內涵時,文化的道統就失傳了,經書保留再多也無用。人才能弘揚、傳承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企業的命脈,一個民族的長治久安之道。

賢者如何知文武之道的大,其形象為何?
子貢說,賢者是知文武之道的大,劉寶楠《論語正義》中說,文武之道的大是「承天制人」,「承天」是懂得吉凶禍福的道理,懂得形而上,而用典籍來治國,叫做「制人」。以《大學》來說,像治國、平天下就是文武之道的大。以《中庸》來說,能夠發揮經典的中和之道,就是文武之道的大。還有懂得《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趨吉避凶之道,跟形而上的易無體、神無方,就是文武之道的大。通達人情世故、通達義理,通達文武之道的氣象,就是文武之道的大,這就是賢者。

不賢者如何知道文武之道的小,其形象為何?
文武之道的小,就是懂得名相、制度、條目,乃至於修身、齊家之道。或是在《易經》裡面,只懂得這些卦辭、卦相的解釋而已。

「識」讀「志」其義為何?
識解釋成敘述的述,可見賢者可以敘述文武之道的大,或是可以記住文武之道的大、可以體會文武之道的大。

賢與不賢皆是孔子時期之人,說明了什麼?
說明孔子能學的太多了,孔子能夠取其精華成為完整的內涵,造成盛況。例如能讀《禮記》是文武之道的小,能夠把《禮記》的精神抓住,編成《常禮舉要》,應用於時代,則是文武之道的大。

孔子向賢者學就好了,何必向不賢者學?
此處的「不賢者」不是指小人、匪類、品德很差者,而是領悟力不夠。可是他們各有所長,賢者能在氣象上通達,不賢者可以通往一些條目的細節,就像孔子向師襄學樂的技法,或者入太廟請問這些禮節、儀式。

本章可說明孔子的成就來自學無常師嗎?
如果懂得《因明學》的立宗答辯,學無常師是不定因,學無常師可以集大成,也可以毀了他,多能者不是也學無常師嗎?但若學的是外道見、邪派見,沒有中心思想,學到最後雜亂無章、漫無頭緒,可見學無常師是不定因。孔子學無常師可以成就,一是因為他是天生德,有極高的領悟力,二是因為他好學過人。

子貢為何如此回答公孫朝,孔子到底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
學無常師是學而知之,可是孔子又說自己是「天生德於予」,即生而知之。其實孔子是「生而知之」也「學而知之」,有極高的領悟力,又透過學習了解世間,透過「多學而識」通達各個老師的精華,又能「一以貫之」。孔子示現跟隨老師學習,示現好學,示現自己是有老師才能通達。

試舉孔子向懂文武之道的賢者與不賢者求學之例?
孔子曾問官郯子,子就是子爵,他本身姓已,是少昊氏的後代,他的父母眼疾,要喝鹿奶,郯子就披了鹿皮去擠鹿奶,差點被獵人射殺。此人在魯昭公十七年時,接受魯國的邀請來到魯國,席間吃飯時,叔孫昭很好奇的問:你身為少昊氏的後代,少昊氏都是以鳥來名官,請問是何意?郯子回答:黃帝那時有雲的瑞象,就以雲來命官,神農氏那時候有火的瑞象,就用火來命官,伏羲氏有龍的瑞象,就用龍來命官,少昊氏是黃帝的長子,那時有鳳凰來儀,就以鳥命官。鳳凰鳥是掌管曆法的,所以司空、司寇、司徒,都用鳥來命官。孔子二十七歲的時候就去郯這個國家,拜訪郯子來學官制,這是學習文武之道的小,又如學琴師襄也算文武之道的小。
 
孔子三十五歲到周朝拜訪萇弘學樂,萇弘就盛讚孔子有聖人的氣象,孔子向其學樂理、樂的經營、樂的氣象。又問禮老子,包括問禮的經營、禮的氣象,這可以說是文武之道的小,也可以是文武之道的大。
 
學無常師有何功德與過患?
學無常師可以吸取各家之長、增廣見聞。但若不知取捨、照單全收,就容易相互矛盾,內心無從取捨,最可怕的是沒有眼力去認識老師,結果學的都是邪門外道;而孔子就算看了邪門外道的書,都可以把它轉成正道。

妄自菲薄與不自量力有何差別?
諸葛亮的《出師表》告訴阿斗不宜妄自菲薄,國家有人才團隊的協助,大家都要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怎麼可以毫無振作?而不自量力是說能耐不足者,偏要去任此職位。
 
人人都可以為堯舜、人人都可以學孔子,不要妄自菲薄,但若要學無常師跟孔子一樣,就是自不量力。

孔子為什麼不教弟子學無常師?
第一,孔子本身就是集大成,攬各家精華於一身。  第二,學生非生而知之者,也沒有孔子的好學過人,也不一定有眼力去認識名師、益友。最後就會「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因岔路太多而迷失正確方向、誤入歧途。

本章與「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有何關聯?
「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出自《論語‧八佾》篇第三,講周朝的典章制度完備,孔子說:夏朝、商朝到周朝的典籍,周朝的典籍完備,所以我跟從周朝。而本章是要跟老師學,才能真正懂文武之道,今日學孔子的內涵,就是學文武之道的大、小,就是學真正中華文化道統的全部。

本章的旨趣為何?
學要有本有末,本是文化道統,末是多能。有文化內涵時,才能導正多能的方向,才能夠攝持多能,創造時代的價值,莊嚴時代。

—總結—
  一、人才是出路,而人才從好學來,好學才有出路。
  二、好學靠老師,不用走冤枉路,而能夠很輕易學到他人的內涵。
  三、有師通是有常師還是無常師,端看你是否是生而知之者,有沒有眼力認人,是不是能夠把他人的內涵學通?
  四、有常師要由本入末,「末」就是多能,「本」就是品德、經學見地、人情世故的通達,懂得依禮進退,懂得吉凶禍福。
  五、雪廬老人說:走入時代,不昧潮流。有經學的見地,不會食古不化,也不會追逐無益的潮流,而能夠博古通今。

—問答—
問:孔子曾經做過委吏、乘田、中都宰,後又到中央做大司寇,他如何能有時間做文化的集大成?又如果我們不具備孔子的條件,就不能學無常師,要如何理解《孟子》所說的「人人皆可為堯舜」呢?
答:一個人的內心裡面,如果抱持的宗旨就是學習,只要此人有心,一定會克服困難花時間去學習。再來,堯舜把政治辦得很清明時,天下太平無事,大家安分守己。《孟子》說: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告訴大家不宜妄自菲薄,但不可以自不量力。求學一定有次第、步驟,不能漫無目的、毫無章法。孔子一定是經過多生的學習,才有這一生的天生德。

問:本章是否可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夫子入太廟,每事問」這兩章互相引發?
答:「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指不管跟誰在一起,都善學對方的長處,對方的短處變成自我警惕,這是孔子厲害處,不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太廟,每事問」是在演禮的時候,是一個傳承,問禮器儀節等是文武之道的小,而祭祀會帶來國家的長治久安則是文武之道的大。 

問:本章可以跟「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這一章相通嗎?
答:君子大受是講君子的才器可以大受,不可以用小的地方去知他,君子可能不會修馬達,可是卻能承當大使命,小人則不能用大受去責他,各歸各,這是講到才器、心量,而本章的賢與不賢是講領悟力,兩者不同。

問:孔子學無常師,又能一以貫之,是否有矛盾?
答:一以貫之特別是講通達形而上的那一分,學無常師,學習文武之道的大與小,都被一以貫之所攝持,這是孔子天生德的能耐,可是天生德也必須要學而知之,學而知之才懂得世間。(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