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期::共修研學

小止觀導覽(四十一)

心爾整理
修行重知見
路頭須清楚
識得廬山路
真隨慧遠遊
 
第六章 正修行
 
上述二十五方便之修學是正修止觀的前方便。當一個人懂得持戒懺悔,有安靜的處所能修止觀,衣食具足且無外緣的干擾,並有善知識的提攜,所居處所遠離五欲境,內心也不愛戀五欲境,能好好的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以此殊勝修學的條件,好樂修學止觀,並且知道止觀的修法,能在止觀門上精進用功,逆品生起時能有對治的方便法,修學止觀門的心像金剛那麼堅固,這樣的人必然在正修止觀得到成就。雖然正修止觀有二十五方便,並非要完全具足才能修止觀,重點在修學止觀的知見與方法,能在坐上修前先把自所具之前方便大略觀修,慶幸自己有這樣好的修學條件。
 
智者大師的哥哥,不過是在修學止觀上得一些世間的成就,就能改變命運,多活了二十四年,臨終坐化。然止觀更有出世的利益,較之在世間所得的好處,難以比擬二者的差距。
 
論文: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
 
在坐中修與歷緣對境修中以坐中修為勝,若以勝義的修學而言,在坐上修中能體會萬法自性不可得,在後得位中,觀察這些所歷的緣、所對的境,皆是無自相中所顯現的幻化法,不會產生對境的執著,而生種種的貪愛、瞋恨。然法雖自性不可得,正好說明彼之生起是依因仗緣而起,觀待此法又能生起下一法相,是故如法的辦事,所招感的是樂果,不如法的辦事,招感的是苦果。必得將這些概念落入內心成為內心所緣的影像,才是真正坐上修或歷緣對境修學止觀者。
 
論文:於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為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略出五意不同。
 
在四威儀裡都可以修止觀法,然而以坐中修較為殊勝,故以坐中修明止與觀之修學。
 
依止觀門修學正法,能對法產生殊勝的覺受。然坐上修修止觀,其成效分五種行相: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三、隨便宜修止觀;四、對治細惑修止觀;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四威儀乃行住坐臥,講究的是:行—行如風,是一種輕安相而非沈重相,舉止安詳。住—住如繩,心正影端,如法安住。坐—坐如鐘,坐如扣鐘,穩固如山。臥—臥如弓,此謂之吉祥臥,睡得最安穩也最容易覺醒,容易抱持正念,心不昏沉散亂。
 
行住坐臥,不離佛法的修持,不被境界所轉,又能轉境。行住坐臥都能修止觀,如在行中,須舉止安詳,心不外馳,是修止觀的條件。譬如辦放生業,在放生業中確立自己的角色,心態與放生相應。如運載生物時好好觀修生物的苦,依著這一段因緣,引發慈悲心,並找到好的場地,作為它們生存的環境。能修止觀的人是會辦事的,修行人不會辦事就是書呆子,修行人擅於觀察人、事、時、地、物,並與別人和諧的相處,顧全大局,也知道事的輕重緩急,所以能辦事者必須是道人。
 
然而學道的人以坐為最殊勝,在坐上修時以止觀之方便修學法義。因臥多易昏沉,住多易疲勞,行多易氣浮,故以靜坐為勝。如果用坐調整氣脈,調整呼吸,精神能集中,心力容易拉起來。
 
其實整天沒事做是修學止觀好的條件,然坐上修不知道修什麼,還不如取經論予以讀誦觀修。修止能將法的義境變成內心的影像,並安住於心中影像,若觀時是在止上分出一部份心力對此影像加以分別思維、辯證,產生對法的殊勝覺受。修止觀能將內心調整為靈活的狀態,不修止心易浮躁,不修觀心易遲鈍。論語有:敏於事而慎於言。看事情很敏銳,能知事情的重點,將事情納入內心變成影像去觀察,而且做事謹慎不莽撞,這就是修行人的特質。
 
論文: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粗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云: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止若不成,觀無由建立,此處之觀是對治止的逆品,嚴格說是修止的正知,令心能成就止,止成就後才能夠在止的基礎上建立觀。
 
論文:今明修止觀有二意:一者、修止,自有三種: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
 
要使我們的心不散亂、不昏沉,安住在境界上,這樣使身心不容易疲勞,如果能繫心不放逸,就像猿猴上鍊鎖一樣。
 
佛號可以成為我人內心影像,影像(法塵)能以色塵或聲塵的方式出現,乃至以觸塵的方式出現,例如內心將佛號念得清清楚楚(不出聲),旁人沒有聽見我念佛,佛號雖是意識所緣念的法塵,然如聲塵般,謂之法處所攝聲,內心只有這個影像,謂之專注。
 
繫緣守境止是對治法,心若浮動,如緣念肚臍能把浮躁之心降伏;心若下沉,或緣念眉間、髮際,將心揚起來,然此法不要常用,只要內心安住在影像上,若安住不了再修對治法即可。若內心下沉,觀想佛菩薩的功德、淨土的殊勝,下沈的心自然上昂。
 
經論常以猿猴代表心,木樁代表所緣境界,繩子代表正知,將猿猴拴在木樁上,久久必馴服之,如用正知將心念安住在境界上,即是繫心不放逸。心又如狂象,馴獸師的勾子是正知,將大象以繩子綁在樁上面,若象躁動,以勾降伏,久之成馴象。吾人亦然,透過正知、正念調伏自心,久之,心能受我人的指揮,須知心從無始以來都不受控制,想要修行卻偏偏昏沉、掉舉、散亂,明明想要控制脾氣,但卻偏偏大發雷霆,明明要做善法卻又提不起勁。若能以止調伏自心,則作善極為堪能,因為心已能受我人的指揮,不會煩躁不安。當修正知、正念達到止的境界時,內心就像已經被馴服的猿猴,非常聽話,此時心安住在佛號上,要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任何善所緣都可以安住。
 
論文: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
 
制心即是一起心馬上覺照,立刻加以制止,不令心馳散。隨心所起的念頭,只要起覺照就知道是惡念還是善念,不去緣念可欲境,貪瞋的心就不會生,經論說心本無生因境有。不緣念可欲境,則依著境界所生的煩惱就無從出生。
 
第六識對著所緣的境界,名言認知是順境,從順境裡面生起貪,而對治貪的方法不是努力的壓制貪心,而是回觀第六意識,名言認知順境的過患,貪心就不會生起。
 
只要心不緣境界,把心安住在佛號上、善法上,就可以制止心中的妄想緣慮,不必注意丹田、注意頂上,只要在境界上安住,不加以分別,也不需要分別,即如往生的心念是作意在念佛之前,而不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我要往生,念佛時只要好好念佛即可,在境界上不分別的安住,這是修定最為重要的知見。(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