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大德法語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二十七)

道源老和尚
能觀所觀與觀智
觀待而生無自相
了不可得幻相生
世間水月夢幻影
 
壬二、明正住持
 
癸一、法說
 
經文: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此之眾生是誰呢?就是發心修學圓覺的眾生,是安處徒眾,宴坐靜室的眾生,在那恒作是念的眾生,他在那兒做觀修,將幻身觀空,身相滅了,幻心亦滅了。身心是彼此對待生起的,前說若沒有幻塵,則沒有幻心,雖道理按次第說,實實在在是頓次生起的。此時配合普賢菩薩修學的三次第,第一是先滅幻境身體及六塵(外境)的自相,第二個次第是遠離幻心(自相),第三個次第是遠離幻智(自相)。能以滅前邊如幻之身、如幻之心的自相,證得幻身、幻心的自相不可得的空性智慧也自相了不可得。
 
經文: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能觀的智慧也了不可得時,這個人死了沒有?人還在那兒修觀呢?誰支持他呢?圓覺心(認識空性的心識)依然相續,修證的空性非幻化(法爾如是)不滅。
 
癸二:喻說
 
經文: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譬如磨鏡,從前的鏡子不是玻璃鏡,是銅鏡子,銅鏡生銹謂之垢,若拿之照人,無法照見,將鏡子上的污垢磨淨了,亦即將法觀為幻化不實,則恢復鏡子本有的光明,光明不是你磨出來的,是垢盡後的顯現,謂之非幻不滅,乃圓覺妙性的顯現。所以修行是修什麼呢?是觀察一切法幻化不實,圓覺妙性本來有,不是你修來的,如磨鏡子是磨垢的,然鏡子具足光明,古時候有個譬喻,若是磚則如何磨磚成鏡,既然有此性(空性)如鏡子(本體),能顯現光明,不過現在有垢,看不見光了,若垢盡明現謂之非幻不滅。
 
癸三、法合
 
經文: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銅鏡垢即譬喻在身心基礎上執著有個我(人我)與我的身體及心(法我),了知其幻化不實,如同將鏡垢磨淨,將執著身心的妄念去掉,顯現圓覺妙性,乃遍滿十方界,一點染垢都沒有,法性本來清淨且遍十方。
 
癸四、結示
 
子一、結示因執成垢
 
丑一、喻顯
 
經文: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再說個譬喻,圓覺妙性顯現差別相,譬如摩尼寶珠,它是個清淨本體,一點顏色都沒有,隨著五方五種顏色,現出來五種色。這五種色譬喻五趣的眾生(六道),將阿修羅歸在五道,五道的眾生各有身心,人道是個什麼樣子?天道是個什麼樣子?愚癡人認為是真實有的,但不過是如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但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丑二、法合
 
經文: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聽過起信論就知道圓覺淨性謂之真如,真如有兩種義理,一種不變,二種隨緣,不變是本體不變,然能隨緣,隨眾生之緣,各現其相。圓覺之性本來是清淨之性,隨眾生之緣而現出身心之相(隨類各現),隨著天上的眾生,現出天上眾生的身心;隨著人道的眾生,現出人道的身心;隨著畜牲道的眾生,現畜牲道的身心;隨類各應,隨著餓鬼道之緣,現出餓鬼道的身心。而愚癡人認為圓覺淨性實實在在有身心之相。也等於愚癡人認為摩尼寶珠有五種顏色,也是這個道理。
 
丑三、結成
 
經文: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眾生所以不能遠離幻化,就是因為執著身心是實有的,一認真執著,就起了惑,起了惑就造業,造業就流轉生死。
 
子二、結示垢盡還淨
 
經文:是故我說身心幻化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第一章文殊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本無身心受彼生死,此乃頓教大乘是頓超法門,上上根的人夠得上,其餘則夠不上。第二章普賢菩薩請問方便,說漸次,世尊慈悲,有問必答,就說了四個漸次。第一個漸次就是你要遠離一切幻化外境,外境原是幻化,無始劫執著為實有,此時了知境界不實,才能遠離幻境(理所破);第二個漸次是要離心(道所破),離境離心用什麼離?用智慧;第三個漸次,遠離智慧,因執著有智慧,還是錯誤的;第四漸次,有了智慧了,就證得圓覺,雖證得圓覺猶不能執著,說有覺依然如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此時究竟遠離清淨。(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