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活動報導-九十八年心靈成長班寒訓課程~一個久享尊榮的風采
古天樂的欣賞
吳錫堂
簫韶九成舜王樂
曾侯鐘磬廟堂音
古琴猗蘭孔子歎
天曲傳承今人福
令孔子在齊國聽過後讚歎「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
「韶樂」是上古舜帝之樂,又名「九韶」、「九歌」。據清同治刊《湘鄉縣誌》載:「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鳳為之下」。原來舜帝為了將中原文化傳入苗地,他南巡來到位於漢、苗交界之地的韶山。舜帝率眾登至一最高峰,忽聽鼓角齊鳴,手執弓矛的苗民土著將其團團圍住達三天三夜,形勢危殆。舜帝於是命人奏起了美侖美奐的「韶樂」,一時間鳳凰來儀,百鳥和鳴。虎視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樂聲中,丟下武器伴著節奏跳起舞來,一場干戈化為玉帛。舜帝演奏的樂曲於是命名為「韶樂」,奏樂的山峰由此得名「韶山」。原始九韶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舜帝韶樂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並從此具有娛人、教化功能。「韶樂」後世演變成宮庭舞樂,皇室祭祖之廟樂,為皇祖專用,是天子宗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於西元前五一七年在齊國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並評論「韶樂」為「盡美矣,又盡善也」。
「韶樂」經歷了四千多年的延綿史,在清代中期時失傳。今日之「韶樂」是在瀏陽古樂、韶山山歌及宋代《琴》譜等基礎上進行研究、整理和創造出來的,是一部集詩、樂、舞為一體的史詩性樂舞。它由祭司、部落戰爭、簫韶九成、南風歌、關睢、湘夫人、缶韻、瀟湘水雲、中和韶樂,九部分組成。它使用的樂器共三十六種,有編鐘(勇鐘、博鐘、歌鐘)、磬、足鼓、健鼓、懸鼓、蕭、塤、琴、瑟等,可說是集夏、商樂器之大成。舞蹈有長袖舞、羽毛舞、牛尾舞、幹戚舞、羽舞、盾牌舞等。
一九九三年,一名研究齊文化的學者在古籍裏發現了一個古琴樂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經古典音樂專家考證,這正是韶樂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音樂研究所的古樂專家吳釗通過多年研習,終將這首譜子演奏出來,並定譜。根據定譜,任職于山東歌舞劇院的劉源給這部韶樂編曲、配器。今天的韶樂融入了很多現代的音樂理念及表現手法,同時運用了當代先進的電腦音樂來類比古樂器。改編後的韶樂既保持了原來的風格和韻味,又考慮了當代人的欣賞習慣。全曲分為祭祀、竽舞、射獵、鳳舞、鬥雞、會盟、求雨、火神、巫師和慶典十段,都是當時人們典型的生活場景,長度為四十分鐘。二000年十一月廿六日,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齊國歷史博物館,韶樂再次奏響。
被譽為「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跡」的編磬與編鐘
一九八七年,於湖北省隨州發掘曾侯乙墓(墓主為戰國早期一個諸侯國—曾國君主的墓,姓姬,名叫乙,下葬年代在西元前四三三年或稍晚)時,出土了距今二千四百餘年前的樂器,計八種一百二十五件,是世界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這座擁有東、中、西、北四個墓室的王陵,猶如一座地下音樂宮殿。寬敞的中室,是「鐘鳴鼎食」的正殿,禮樂之器,陳懸井然。一套編鐘沿南壁和東壁立架巍然聳立;一套編磬沿北壁立架安放;一架建鼓東壁高豎在青銅座上;此外,還有瑟(七件)、笙(四件)、簫(二件)、篪(二件)、小鼓(二件)擺列在鐘、磬、建鼓構成的長方形空間。全室樂器如一個大型「鐘鼓」樂隊體現著演奏「金石之音」和「鐘鼓之樂」的壯觀場面。東室,列有琴(二件)、瑟(五件)、笙(二件)、鼓(一件),均聚傍主棺,如寢宮內演奏「琴瑟之音」的輕音樂團。鐘架及鐘鉤,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折裝,設計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鐘,共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鐘一組十一件、無枚甬鐘一組十二件、長枚甬鐘一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鐘兩組共十二件、另有鑄鐘一件。其最大者,通長一五三點四釐米,重二0三點六公斤;最小者,通長二十點四釐米,重二點四公斤。僅鐘體總重量達兩千五百公斤。鐘架、鐘構、鐘體上共有銘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內容有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鐘體銘文大都錯金。鑄鐘的銘文,記敘楚國的惠王在執政五十六年(即西元前四三三年)時,為祭奠曾侯乙而鑄製了鐘鼎彝器,並送給曾國。甬鐘均有一面鉦間刻「曾侯乙乍(作)時(持)」,標記著鐘的主人。甬、鈕鐘的標音,均在鐘體一面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依姑洗均(C調)記寫著各種所發樂音的階名或音名。甬鐘另一面鉦間、鼓部還有成句成段的文字,論敘各鐘的樂音所屬律名、階名、變化音名及其在不同均中、不同國間的稱謂對應關係。
編鐘,具有許多固有頻率,受擊時會產生複合音。每一個固有頻率都有各自的振動單元,鐘發為「金聲」,引為「玉振」,大小高低,依序羅列,形成一幅壯麗的畫面。頻率愈高,振動單元愈小。音脊和隧的存在是使編鐘基音得以校準的又一重要因素。音脊和隧位於鐘腔之內,從鐘口延伸至鉦部下緣,呈突起狀者為音脊,凹狀者為隧。所有的編鐘鑄成後都要對音脊和隧處進行銼磨。
整套編鐘的音階結構與現今國際通用的C大調七聲音階同一音列,總音域包括五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個半音齊備,已趨向十二平均律的律制,可以旋宮轉調;「王孫誥鐘」旋宮轉調能力在四宮以上,而「曾侯乙鐘」更達到了六宮的高度水準,至今仍能演奏各種曲調。
幽蘭操
《幽蘭》是至今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譜保留下來的琴曲。據傳是梁代琴家丘明所傳的一首古琴曲,相傳為孔子所作。漢蔡邕《琴操》云:「孔子周遊列國,皆不得重用,歸途中見蘭花盛開于幽谷,於是感慨地說:蘭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卻與野草雜處,猶如賢德之人與鄙夫為伍一樣。」於是創作《幽蘭》一曲,來表達自己的無限感慨。
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有之。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十九世紀末,楊守敬先生在日本訪求古書的時候,發現了這首琴曲,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現收錄在《神奇秘譜》中的是唐人的手抄本,記譜年代大約在武則天時期(西元六八四—七一四年),是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原譜未署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調名「碣石調」,故又名《碣石調.幽蘭》,原曲名後注明:「一名《猗蘭》」,所以有人認為《猗蘭操》即《幽蘭》。
《碣石調.幽蘭》傳自南朝梁代的隱士丘明,隱居在九疑山,擅長彈奏楚地曲調,尤其是《幽蘭》一曲更是精妙絕倫。這首傳世古曲,得到後世之人無限喜愛,白居易在聆聽此曲後,曾留下「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的名句。
此曲的曲調十分清麗委婉,節奏緩慢悠揚。譜序中說:「其聲微而志遠。」譜末小注說:「此弄宜緩,消息彈之。」琴曲的開端是深沉憂傷的。二、三段音色變化對比較大,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無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達,透過蘭花性格,象徵光明將臨。雖然作者有著生不逢時的抑鬱傷感,但卻哀而不傷,如入寧靜致遠無人之境,消歸於內心無限的平和與安詳。靜夜細品,別有一番典雅清淨、悠遠曠達的意境。
千年古樂的魅力~南管音樂
南管音樂所包括的內容在時間上最早可上溯至何時,很難確知,但我們可從他的演奏型態,樂器形制,樂曲種類等方面略知其與古代音樂的關係。南管音樂常被形容為千年古老音樂,在台灣原本已屬門可羅雀的音樂,卻因海報標題打著「千年古樂」的「漢唐樂府」南管樂團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不但吸引了人潮、往往票房極佳、造成了轟動,又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前些年開始在總統府音樂會上有南管音樂的演出。
南管樂原來發源於南方,因流行福建閩南一帶,所以被稱為「南樂」或「南音」,有時也叫「絃管」。隨著早期的閩人播遷來台,也將典雅古樸的南音音樂給帶過來了。南管音樂在台灣近代造成沒落的原因除了「曲高和寡」之外,還有一點是現代很多學西洋樂的人已經習慣平均律音階,所以聽起南管音樂可能覺得音不準,其實是律不同的緣故。
南管樂曲含有唐宋樂曲成份,南管中的宋元南戲面目宛然猶存。南管的語言旋律與音樂旋律融合無間,至今保存了獨有的指套曲,器樂譜以及散曲。就是因為南管音樂保存著古老的詩詞曲調和樂器,被學者認為它是目前最完整的古老音樂了。應該好好延續這傳統的精緻文化,把這古老的藝術、音韻悠雅的清音讓更多人來認識和欣賞。
古樂的傳承
古樂所包含的內容涵蓋許多層面,很可惜的是現已無法找到原本的曲譜。現存有曲譜流傳者最早始自唐代,唐代之前的曲譜僅能由文獻記載考據另行譜曲而成。雖然原曲原譜已不復見,但古天樂的音樂內涵,卻持續延續下來,不僅見於中國大陸,甚或海外亦有所見。古代的琴瑟樂器現在仍然存在。一九七七年湖北崇陽出土的商代晚期獸面紋鼓與日本發現的神紋雙鳥鼓幾無二致。現今中國、臺灣、大陸所用的木鼓則完全相同,日本的鬼太鼓是來自傳統的節慶音樂,所使用的樂器皆同於中國古代樂器,不可不謂與古天樂有一定的淵源。
可以推估的是,古樂雖無曲譜流傳,但仍以師徒相傳的方式流傳散播,不論是在宮廷中、戰場上、文人雅樂、祭祀儀式、婚喪喜慶、地方戲曲中都可發現它的蹤跡。
類似南管、古琴這類典雅的古樂,非如流行音樂般易於朗朗上口,更有助於舒解現代人緊湊忙碌的生活。也不會像商業流行音樂一樣曇花一現,其實質價值難以衡量。任何事物不能脫離過去而存在,音樂亦然。我們現在能聽到的古天樂已歷經歷史的淬鍊,才得以保存下來,經典不會消逝,而且還會繼續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