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期::大德法語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二十九)

道源老和尚
圓通能由多門入
破障分為三乘果
一切法上證圓通
即是圓覺果法身
 

前言

 
眼根、眼識清淨,如何聞塵也清淨了?這就是用功次第,先由一根下手,此處先說眼根,因為上文有見塵清淨,與眼識相通。楞嚴經中文殊菩薩抉擇耳根為第一,觀音菩薩是由耳根下手用功的。然一根返本源,六根得解脫,一根得圓通,六根皆解脫,楞嚴經上還有兩句話:元一依精明,分成六和合。本來是一個精明性,分成了六識,然分而不分,還是六和合,所以凡夫用功,須一門深入,先找一個根下手,一根返本源,六根得解脫了。心法非物質,切了六塊再和合融合,不是這個樣子。所以楞嚴經上觀音菩薩由耳根下手,文殊菩薩抉擇為第一!耳根如何證得圓通?所謂: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然耳根時時聞所聞(聲塵),好的聲音就起貪愛心,不好的聲音,則起憎惡、瞋恨心,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報。現在是用功反聞,不要往外聞,要聞到自性上,入流亡所,即是在聞上了無所聞(無所聞的自相),外邊所聞的聲塵聽不到了,到哪去了?聽到自性上了,得了圓通了,此是耳根圓通,一根圓通則六根皆圓通。此處亦然,眼根、眼識清淨則聞塵清淨。
 
六根通通清淨,鼻識所聞的香塵,舌根、舌識所嚐的味塵,身根、身識所觸的觸塵,意根、意識所緣的法塵也都清淨,如是四根、四識、四塵,皆如是清淨,上述六根、六塵、六識都清淨了。
 
乙二、正宗分
丙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二、廣明行相
戊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一、開示觀門同佛
庚五、正答所問
辛一、長行
壬二、觀行成就
癸二、觀慧
子二、明法界觀
丑三、圓彰法界
寅二、三重法界
卯一、真空絕相觀
 
經文: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
 
我們看見外邊的色塵不是染污性嗎?那是因為依眼根發的眼識不清淨,若眼根、眼識清淨,則外境色塵變成清淨,所以我們看娑婆世界是染污世界,至於佛看則是清淨的。
 
經文: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一塵清淨,六塵都清淨。
 
經文: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大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這六塵是外四大,身體是內四大,因為外邊的六塵都清淨了,所以四大都清淨。此處先說地大清淨。再說四大種都清淨。
 
經文: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三界以內的凡夫法,不出十二處、十八界,六根與六塵謂之十二處,再加上六識謂之十八界(世俗法)。這十八界清淨則一切眾生都清淨。
 
三界謂之三有,回向文有:四恩總報,三有齊資。三有即指三界的眾生,將所作功德通通回向給他們。
 
「有」字怎麼講呢?有因、有果、有生、有死,三界以內的眾生,造什麼因就結什麼果,有因就有果,就有生死,三界是一個輪迴的範圍,凡夫超不出這個範圍。
 
三有亦可細分為九有,乃因三界分九地(九有),欲界是五趣雜居地,上二界分八個地,色界分四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分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早課回向偈: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塗共入彌陀願海。此即回向三界的眾生,三界的眾生受生的方法不出四種: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生皆不出於九地(九有),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華藏玄門就是華嚴經裏最高最深的玄妙之門,謂之華藏玄門(入法界)。
 
三界再詳細分,還可分二十五有,所謂四洲四惡趣,六欲大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阿那含。以上一共二十五有,四洲人道所居四大部洲: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阿修羅何以說是惡趣的眾生,因為他的瞋恨心重,只有墮落不能超生。至於六欲大梵天,欲界有六層天,再加上大梵天,共七有,加上四洲、四惡趣之八有,共十五有。
 
四禪四空處:色界天四禪、無色界四空(八有)。連前述十五有,共為二十三有。
 
六欲大梵天之大梵天是初禪天的天王,執著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我執特別大,再加上無想天以及阿那含天,共為二十五有。在第四禪天裡還有外道天(無想天),是外道修無想定去的地方。另在第四禪天最高處色究竟天上有五層是三果聖人所住,三果阿羅漢謂之不還果,詳細分是五層,若不分則統稱阿那含,此時仍未超出三界,還有生有死,證到四果阿羅漢才超出三界(證得無生)。二十五有是總指三界一切的眾生,在這真空覺想之下,將三界一切眾生相觀成真空,(因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了不可得)一切凡夫通通清淨了,所以佛眼視眾生,一切眾生都是佛(法身),都是清淨的。吾人若以慈悲眼視眾生,一切眾生都是好的(都是助成我成佛之增上緣,而非好壞不分)。依此道理在社會上的職業,不要學做賊的職業,你要學做賊的職業,看一切人都是賊。你知道佛眼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如菩薩修真空覺想,觀三界內的凡夫都清淨了。
 
經文: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
 
本經依圓瑛法師之講義,彼是講經的老法師,按老規矩,要消文釋義,這些法相(名相)你不要去查大辭典了,老法師都寫出來。十力是佛的十種智慧之力,是佛證得根本智(證得實相之智)以後起的十種功用,此乃根本智的妙用,相有十種。
 
其次四無所畏,或謂四無礙智,乃佛之四種無礙辯才: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四無礙智,亦稱四無礙辯。
 
其次佛十八不共法,是佛與三乘聖人不共的,不但不與六道凡夫共,與三乘聖人也不共,是佛所獨有十八種法,謂之佛十八種不共法。
 
再者三十七助道品,是三乘共同修學的,共分為三四、二五、單七、支八,三四是三個四:四念處、四正勤者、四如意足。
 
先說四念處,佛世尊在世時,我們以世尊為主,世尊涅槃之後,我們佛弟子以四念處為主,所以我們現在出了家,不修四念住,沒有住處,最要緊先修四念處,名相詳細的解釋參看圓瑛法師的講義。
 
二五是二個五,是五根五力。單七支八,支也是單,單七是七菩提分,支八是八正道分。你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用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從五根五力修起,阿彌陀經上有。生到極樂世界,還用觀身不淨嗎?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還有不淨嗎?…所以一生到西方,就從五根五力修起。二乘人專修三十七助道品就證道,大乘菩薩則兼修六度萬行。
 
經文: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八萬四千法門,一切通通清淨,這就是一切世間法清淨,一切出世間法清淨,謂之真空覺相,不但世間的法相悟其了不可得,出世間的法相亦復如是。
 
經文: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
 
實相只有一個,怎麼會是一切實相呢?是一切法的實相,一切法有其差別相,但本體謂之實相,只有一個,就是一切法的本體(空性),一切法實相,性清淨故,結合到一個眾生的正報,則一身清淨。
 
經文: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自己的身相清淨了,結合到其他的眾生則都清淨了。
 
經文: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一切眾生染污的身相都是如幻如化,本體了不可得,若你觀到了本體則通通是清淨的,眾生相都是清淨相。我們度眾生發大願,若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此即地藏菩薩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地藏菩薩到現在還不能成佛。而阿難尊者在法華經被授記先成佛,是怎麼成呢?雖發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歸結到自性眾生誓願度,將自性眾生度盡了,此即十方眾生都清淨。(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