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專題研學-聖者的祕密~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探源-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簡介

(五)藥王味塵

時哉
舌嘗十萬八千藥 
味顯現似有實無
諸法水月夢幻影 
即俗解脫是大乘
 
寅四、藥王味塵
卯一、作禮陳白
經文: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藥王、藥上此二人稱為法王子,乃因能紹隆佛種,承擔法王的家業,稱做法王子。佛稱法王,曾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世間的國王統治百姓也有種種的自在,如操縱百姓的生殺大權,財富也為國王所攝持,在世間有自在的行相,但是佛更為殊勝的是於教法上自在,得到各種的無畏,總攝為四無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畏,說盡苦道無畏。
藥王、藥上兩位法王子在會中與同行眷屬五百梵天即從座起,一般而言,行善法是要觀待於善知識,善知識必需有眷屬,大家一起來造共業,才能夠將正法事業推展出去,所以不可小看眷屬的功德。
此段是經家敘儀,經家是集結經典的人,敘儀是敘述要向佛報告修學圓通的威儀。
 
卯二、陳白之言
藥王藥上法王子向佛報告圓通修學法,分為三部分:
辰一、敘悟味塵
彼由味塵體悟(現證)空性,證入圓通三昧的修學法。
 
巳一、宿因嘗藥
過去生中為藥師,如中國上古的神農皇帝嘗百草,所以知道藥的作用。神農氏嘗很多的毒藥,並且尋找解藥來吃,所以能知各種毒藥及解藥,後來有一次嘗了毒藥,來不及吃解藥,人就過世了。現今有很多中醫的藥材,都是經過前人很多的努力,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地從嘗味當中知道藥的特性。所以當吃藥時,要懷著感恩的心,因為每一個結果,都是很多人的努力。
經文: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
藥王、藥上菩薩從無始劫來是世間的良醫,身為良醫亦往昔發願而來,如釋迦佛在世時之耆婆,往昔耆婆宿世發願要與佛一起出世,佛為法王,彼為醫王。欲得世間好果要靠發願,出世間的果報亦然,發願是非常重要的修學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靠發願;要解脫也要靠發願;要成佛也要靠發願;要遇到善知識以及好的教法也要靠發願,沒有發願得不到真實利益。
藥雖多,但是不出草、木、金、石等種類,或者是單獨一項,或者是草木金石的和合,構成各種的藥。藥性有熱性、有涼性、有毒、無毒等等,涼性的可以治熱病,熱性的可以治寒症,有些是要以毒攻毒的,這些都是草木金石,或單一、或和合。亦即以草木金石為本質,可以組合成為十萬八千種藥。
藥王、藥上菩薩宿世是以良醫行菩薩道,以嘗藥通達藥性。
 
巳二、備達藥性
經文: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
這些藥的藥味,有苦、有酢()、有鹹、有淡、有甘美的、有辛辣的,或者和合,或者變異。舉例來說,化學和合的香,就是和合香;蘋果、檸檬與紅茶加起來就是和合的味道;有的是俱生,如蘋果的水果香,就是俱生,有的是幾種物質和合出來的,有的是經過變異改良以後,味道就變了,現今有很多的水果都是經過改良的,像鳳梨釋迦等,這就是變異。
這些藥經過了或者和合、或者俱生、或者變異,生起的藥性是冷、是熱、有毒、無毒,藥王、藥上二位菩薩悉能遍知。特別在琉璃王佛時,在比丘日藏的座下,此時有位長者名星宿光,他聞比丘說法非常歡喜,並以很好的藥供養比丘與大眾,治眾生的身病與心病,所以立名為藥王,而他的弟弟,也與哥哥一樣,以藥來供養三寶,所立的名稱為藥上。他們修學成就後,名號就立為藥王與藥上。
何以藥王、藥上能治眾生的心病呢?因為藉著藥來說法,即是治眾生的心病,有些治病法是一方面給予藥,一方面說法,藥才能發揮威力。唐朝孫思邈大夫就很會運用這些方法,例如有些病狀是要逼病人發脾氣將痰吐出,方能治病,此即是心法,不光是開藥可以解決的,藥只是一種輔助,若懂得心法,先治心再下藥,才能使病人的身體恢復健康。此即在世俗上依藥治病修福報。
 
巳三、即味開悟
經文: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在勝義上是依藥味通達味塵的空性,此即非有(自相所成的藥非有),味性為何是非空呢?因為這些藥的毒性、熱性,或是所呈現出來或苦、或酢,或淡、或辛的味道,或是俱生或是和合、或是變異的味道等等,非空,是觀待而有的,而且是觀待名言而有的。何謂觀待名言而有?要認識這些藥,彼之作用與功能方能生起,就如世間事情亦然,要安立名言才有立場辦事。
如對藥的認識,中暑時可吃黃蓮,體虛時可吃十全大補,要認識藥才能顯現出功能,無法自相成立,若自相成立,則每一個人只要看到黃蓮,就知道它性涼,只要看到薑就知道它性熱,而且薑的性熱是要炒或煮,才能顯現性熱的功能,薑湯要熱熱的喝才可以祛寒,觀待名言方能顯現,無彼自相(非有)並藉名言於世俗上顯現功能(非空)一切諸法莫不如是。
藥王、藥上菩薩因為宿世在藥味上能修學空性,故而在楞嚴會上,依釋迦佛的指示宣說味塵自相空。圓通入門各各不同,與宿世的串習有關。
藥之味性非有是味道不能自己成立,如果藥味可以自己成立,應該不必藉由舌識就能生苦、酢、鹹、淡、甘、辛等味,這些味道或是經過和合、或是俱生、或是變異、或是有毒、或是無毒,應該不必觀待舌根與舌識就能生起,實則必需觀待舌根與舌識才能生起對藥味的認知,所以味道在塵上不能自相成立。
味道在味塵上自體不生,在舌根上可以自體生起嗎?例如不必觀待吃苦瓜(味塵)舌頭就能生出苦味?不行,所以在舌根上沒有,在味塵上也沒有,在舌識上亦不可得,三方尋求得知味塵自相不可得。顯現的味道是根塵識和合的浮現,如水中浮現月亮一樣,虛妄無體。舌根、味塵、舌識三者相互觀待,顯現出味塵之味,好像在塵上,又好像在根上,又好像在識上,去尋找時了不可得,只不過在觀待中顯現,如月亮浮現於水中,又如鏡中浮現影像,浮現時似宛然有實際卻無。世間一切事情都是如此,世人看世事如真實有,所以得之生喜,失之生悲,唯有現證空性的聖者,才會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因為一切皆如水月般的顯現,所以得也不過是觀待而得,失也不過是觀待而失,沒有所謂真正的得與真正的失。不但在現證空性時,無貪瞋可生,如水月般的世俗境界也無貪瞋可生,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此是後得位世俗的顯現,實際之體性非有。
非即身心,是在身心上找不到,在身上(舌根)找不到,在心上(舌識)找不到。
非離身心,必須觀待身心才能顯現,如鏡相要觀待鏡子才能顯現,然卻在鏡子裡找不到。水中月必須觀待水才能顯現,但在水中找不到,是故離開身心其實也找不到該法(味塵),所以是非離身心。
分別味因,此味非即身心、非離身心,都如水中月般的顯現,而這種分別,也是在水中月當中的分別,觀待名言認識該法,觀待名言所生起的世間法,不是真實有一法在那裡被你認識,而是觀待分別的顯現,此分別方顯現該味,所以分別是味因。法似浮現出來的水中月,觀待名言浮現出各種不同的影像,不是真的在境上有一個什麼東西成為我們的認識(並非境界是真實,我們不過被動的認識)。
從是開悟,從勝義上通達味道的自相空,在世俗上也通達藥味不過是水月般的顯現,即是開悟。
藥王、藥上菩薩敘悟味塵分三:第一是宿因嘗藥,第二是備達藥性,第三是即味開悟。備達藥性必須要在世俗上通達,此通達不一定是後得位的通達,或是在名言中的了解。即味開悟是在藥味上通達自相空。
 
辰二、蒙印命名
經文: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
佛因彼之開悟而印可名號為藥王、藥上,不只是通達世俗的藥性,還通達藥的自相空,立名為藥王、藥上,通達藥性不只是世間的通達,並在藥上通達空性,在藥上得解脫,並在世俗中以通達藥性利益眾生。
 
辰三、覺味得果
經文: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因著嘗味而覺明,覺明就是從味上通達空性,從味塵上通達名言上的味如水月般生起的各種藥味,藥味自相空,現證空性是三乘共法,此菩薩是觀待菩提心成為菩薩,現證空性成為菩薩聖者。
 
卯三、結答圓通
經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佛問因地中修何方便而得圓通,就如我所修所證的是以味塵為本,我以味塵為我修學的因,以舌根嘗味,生起苦、酢、鹹、淡、甘、辛等味。在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中做空性的修學,修學的方法為味在塵上成立嗎?在根上成立嗎?在識上成立嗎?在識種上成立嗎?味於塵上、根上、識上、識種上都不能成立,如何會在根塵識的和合生起味道?原是觀待下的浮現,實際上根本沒有自相,顯現如水月宛然有,但實際卻不可得。
舌嘗味上現證空性是修慧的方法,而福的修學法為何?舌嘗味能通達此味浮起的各種因緣,如作客吃飯,要知道主人後面的辛苦。在舌嘗味當中,通達這些的味道都是別人努力造作而來的,如吃飯時通達「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當皇帝坐在宮內吃飯,不必出去視察,就可以四海承平,萬方歸附,是因為通達人情世故。從舌嘗味當中去通達農人的辛苦,以舌嘗味滋補自己的身體,而有修學教法的體力,依著這樣的體力,發起強而有力的心力,能在教法修學中得到很多的覺受。在世俗上好好地修學舌嘗味,就可以累積非常多的福報,如耆婆或藥王、藥上菩薩,在舌嘗味上通達藥性時,就可以以藥治很多人的病,在舌嘗味中能做諸多的功德。(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