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大德法語
團體氣象的經營~自公老師法語開示
自公老師
無怨無爭禮樂教
能令小康入大同
聖門氣象人世現
端賴為政辦教育
民國一百年十二月九日
各位遠道而來,我們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來學習中國文化,都是同修。我學人未有好招待,僅以聖人孔夫子的言語貢獻給各位。孔夫子所講記載在經文,是助我們學做聖人,因此儒學文化就是學做聖人的文化,記載在論語裡面有四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志於道:道是指的我們人人本有的性,我們憑什麼可學做聖人呢?就憑我們具有的本性,此性是萬德萬能,明瞭自己有這個本性,就是志於道。性雖是本有,卻都迷了,不知道。其次德,德(能力)是從性出來,謂之性德。(根據此性德,明心見性,謂之據於德。)德還是不大容易明瞭,再教仁,仁就是講厚道,對自己、對待他人都講厚道。再者游於藝,乃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道理與修學方法,由此而學做聖人,如何由理論而付諸實行,謂之游於藝。
藝是藝術,有六種: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開頭就是禮,學習儒經中的周禮、儀禮、禮記這些禮。其次是樂,再者射是古時候用在軍事或者用在禮上。御是駕馭車輛,如運用現在各種交通工具。書,就是講學的經文。數就是數學。就由這六種藝(修行的方法)學做聖人,一方面學了藝術,就由藝術來學做為聖人,學得很愉快,自己一方面欣賞藝術,一方面就是在學做聖人。
六藝的內涵,今天不能全部奉獻給各位,吾學人僅就當中的禮樂,來貢獻各位同修。
就禮而言,孔子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就是學做聖人的君子要廣泛的來學,謂之博學,博學之後要修行則約之以禮,將廣泛學來的道理,在修行時約束及簡化成一個禮,就在禮上面來修行,能依禮而立。孔子曾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是文學的精華,也屬於藝術的一種。立於禮是我們學聖人,若不在禮上面學,學就立不住,不能成立,所以必須在禮上來學習。成於樂呢?樂與學禮相互配合,必須學音樂,才能有成就。
由孔夫子的言論了解禮樂是學做聖人的方法,由此了解禮樂為什麼這麼重要。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音樂使天地之間和,不生起其他不和諧的現象。禮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有秩序,禮就是維持天地之秩序。可見這不是普通人所了解的禮樂,這禮樂是大禮大樂,樂記又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鄭康成解釋這個天地同和與天地同節,說到大和,是大的和氣,整個宇宙就是一團和氣。以易而言,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大數,整體說來,大樂大禮就是維持天地宇宙之間的氣數。樂經又說:「樂至則無怨,禮至則無爭。」能了解運行音樂,到大氣象時,則無怨,我們生在這個世間,要不與人家結怨是很難的。我們任何一個人,不但這一生,在這一生以前是前生,前生還有前生,生生世世跟人家相處,免不了與人家結怨,有了禮、樂的學問,也能夠化解怨恨。再說我們想學做聖人,自己心中要去除煩惱,有怨就是煩惱,我們學音樂,在自性中的和氣能顯現,則怨(煩惱)就沒有了,淺而言之,我們可以得到健康長壽,深處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心性上沒有生死。
其次禮至則不爭,大禮之運行,與世無爭,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上,與人爭名奪利,這是人人都有,從過去世一直到現在,凡是生在人世間,都有這個不好的惡習氣,然所爭不過虛名,利也是要不得的,名與利都是害人的,但我們很多人不了解。懂得禮時則不爭,不與任何人爭名奪利,自性中無爭奪的心,自性是清淨的,若不爭就能明心見性。不爭相對的好處就是讓,讓就是學禮的本意。在《樂記》裡舉的例子是「揖讓而治天下,禮樂之謂也」。此之「揖讓」是指五帝時代堯帝舜帝,堯帝把天子的位置讓給舜帝,舜帝把天子讓給禹王,「揖」是作揖,將天下讓給人家,還給人家作揖,多麼謙虛,這種德哪裡找得到啊!這禮的本意就是學揖讓,揖讓就絕不會在社會上與人爭奪名利。
講到揖讓,需知每個人多生多世以來的不好習慣,就是凡事都要與人家爭權奪利,不肯讓人,何以不肯讓人?人人都執有我(自我主觀意識),此「我」不是真我,是假我。真我是什麼呢?就是所明之性。孔夫子講的「性相近,習相遠」的這個「性」,中庸裡面講的「天命之謂性」的「性」,此性才是真我。我們明心見性,把這個真我啟發出來,真我被惡習氣掩蓋則成假我,這個假我靠不住,有生老病死,在世間時間很短暫,然卻為了假我,在爭奪這個爭奪那個,爭奪來也享受不了多久。古時候在堯舜時代,將天下讓出去,可是到後來成了家天下,那就有爭奪了。在歷朝歷代,天子傳位慢慢衰敗,若天子不好則是昏君,被人推翻,那是不常的,即使有了天下做了天子,那也是不久的。因此,「讓」就是把這個假我就讓出去,這個假我是非常短暫的,尤其在此時代,天災人禍橫行,什麼時候喪失這個生命都不知道,就算不遇到天災人禍,活到老也活不了幾歲,就算活到百歲,一彈指就過去了,所以「讓」是將世間這個短暫的假我讓出去,讓出去得到真我,因此講禮讓有非常深厚的道理在其中,以上禮讓若能講究,那學儒就入門了,能將儒家學術學好,就能進一步學作聖人。
至於和,《禮記》中庸(孔夫子的孫子子思子所作),子思子學自孔夫子的大弟子曾子,曾子向孔夫子學得非常有成就,孔夫子講的這個道「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非常了解,所以曾子的學術傳給子思子非常純粹。子思子在中庸先說:「天命之謂性」,要人人明了本性,這是學聖人的開始,其次「率性之謂道」,順乎本性就是學道,再者「修道之謂教」,修學這個道就是教育,一方面教自己,一方面教他人,即儒家孔夫子講的君子,成己成物,成就自己也要成就他人。子思子講這幾句話,「修道之謂教」就是教化別人,「率性之謂道」是教化自己,成己成物。
那怎麼樣教化自己與教化別人呢?最後言「致中和」,「致」就是來學習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就是任何人心中的煩惱,拿喜怒哀樂做代表,我們任何人一有煩惱,就時時刻刻往外發,煩惱未發在心中不動就叫「中」,一發的時候要能夠把它控制住叫「中節」,到了一定程度不再發了這就是「和」。我們喜怒哀樂一發出來,對自己是個傷害,是個煩惱;對他人傷了和氣,跟人家結了怨。怎麼樣才能中節,比如我們和他人有什麼利害關係,衝突、爭論的時候,心裡不高興的念頭一起的時候,面色還沒有變更,這個時候自己就要警覺,趕快把它控制住,止住不要讓它繼續了,這就是「中節」,就得其人和,一方面我自己心理調和,一方面對人保持和氣。中庸裡面講,由於陰陽二氣變成十個數字,十個數字奇偶相配,然後由奇偶相配變成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就包括精神與物質整體在內,我們修道就是要在五行上修,就是要「致中和」,內心保持一片恬和,沒有任何煩惱,這個時候就能夠盡到自己的本性。對人來講,我們能夠和氣對待一切人,那在世間沒有任何冤家對頭,修道辦事無障礙,這就和。
今天,我在這裡奉告各位,大家都是同修,無論在一般團體,在我們修道的道場裡面,自己從本身到團體的每一個成員,都這樣學習的時候,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從開始到成就,就是這樣的一步一步成長,在「和」上面學,那麼在成長過程之中,我們時時刻刻與志同道合一起學儒者,都要保持和諧,那麼就一體的來成長。最後,能使個人以及團體一同成長,得到學做聖人的教化。我們的重要的、學習的、有學有行持的整個學習過程,把這個過程圓滿之後,我祝賀各位,無盡燈文化學會未來的前途無量,就如團體之名,前途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