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大德法語-常禮舉要講座

(十五)訪人篇

雪廬老人

談事敘舊或傳話
叩內請入見機作
人情依禮作節制
賓主盡歡見面後

 

◎一、先立外輕輕扣門,主人讓入方入。


前面那些學了,到此一聽就知道,商家還懂得這個規矩,乃至於那些查水錶、電錶的,先在門口敲敲門:你家有人在嗎?有人在,他才進去查錶,這是應該的,不能直接上人家裏去。


他家裏關著門,我們不能隨便開,或問:開著門可以進去嗎?開著門也不可以進去。他家裏什麼情形我們不明白,我們管好自己。總而言之,關著門、開著門,都要在門口敲門,這是一定的規矩。敲門要輕輕地、不要冒冒失失,能讓屋裏的人聽得見,這是必須的。


主人讓入方入,看見主人就直接進入他家中,這是很冒失的,即使熟人常見面,也必得敲門。若是生人敲門,屋裏的人出來,不認得你,與你素不認識,一定在門口問你:先生你貴姓,你來有什麼事……?必然有這一套。人家問你這個,你不能「這裏說話不方便,進去說去吧」,不能這樣子。可以請求進去「有話可以不可以到裏邊說」,要先與主人商量、商量,這是禮貌。他讓你進去你就進去,不讓,你也不必勉強,為什麼呢?大概他家裏還有個人的私事不願意讓你這位生人知道,不論好事壞事,人家是主人。假如他家裏有什麼私事,來了一個生人,怕走漏了秘密,不願讓你知道,我們何必多管閑事找些麻煩呢?不讓你進去,你就不進去,可以進來,你就進來。

 

◎二、入內有他客,主人為介紹,須一一為禮;辭出時亦如之。


入內是到房屋裏頭,不是在院子裏說話。或可主人家裡有會客室(客廳)、或許沒有,主人請你上哪裏就上哪裏。一看他屋裏原有客正在談話,應是有事情,當然不可以久坐。


入門有他客,主人當先為之介紹,你是新的訪客(有時你是當客人,有時你是當主人,這兩方面都要學。)主人如何介紹?是介紹後來的這位?還是介紹已坐的另一位客人?這個都不一樣,你看看情形吧。為什麼不一樣呢?這裏頭就有尊卑之別。為什麼呢?禮就是不平等,講究是老少尊卑貴賤,不然你要禮幹什麼?一律平等就不要禮了。


主人為介紹,須一一為禮:一進去的這一位,主人就將他介紹給坐著的客人,已坐著的這位是較早到的,與後來的客人比較呢?先去的客人就算是半個主人,後去的這位客人就純粹是客。


若來的客人是陌生人,你還沒問他貴姓,住哪裏,你還不明白沒法介紹,只可以請坐,先介紹熟的,「這一位是我的老朋友,姓什麼、名什麼…」,只可如此了。這位生客坐下來以後再問他貴姓或是台甫怎麼稱呼,你得分清這介紹的次序,且不是在一張桌子上談話。


何以不在一張桌子上談話,這是怎麼的?中國人在一張桌子談話,不認識就不能談話了,談話就冒昧,也不能問、必得這中間有個介紹人。有了這一介紹就可以談話了,這介紹很要緊,你們大家記住這個。不論結婚或認識朋友等都得有介紹,沒介紹是素昧平生,往後見了面就很少,這個事情我講到這裏就算為止,為什麼呢?話沒說到的事情多了,你們大家類推。素昧平生是以前連認識也沒有,若連面也沒見過就來往通信等等,這都叫做冒昧。古人說素昧平生是我與某人沒見過面,平素毫無關係,是連點頭之交也沒有,這話你可明白。交淺尚不可言深,沒交怎麼能以談事呢?你要我再跟你說得徹底,我沒法說得徹底,說徹底你聽不明白又出些誤會。


例如你作出什麼文章,不論得意或不得意,要與某人商議商議,然你跟他素昧平生,你不能把這篇文章寄了去,「你看我這篇文章,請你給我改改」,你千萬不能這麼做,或說這有什麼關係呢?人家懂局不會給你改,能改的人也不敢動手。可是外行的人他一聽,要改他的文章,云:好、我改。兩個不懂事的是狗咬狗,那就沒話講了。是一對不知禮的,你的文章是好還是壞,即使能改也不能動手,這個你聽明白,夠不上交情的,連讚歎話也不必說,你想想吧!


主人將客人一一互相作介紹後,客人可自我介紹,彼此雙方恭敬地鞠個躬,現在行握手禮,你得握握手。雙方在介紹之後就是朋友了,兩個人握握手,這就算禮了。


辭出時亦如之:臨走的功夫,固然得跟主人說幾句客氣話,還有剛才與你有經過介紹且握握手的客人,臨走時不能不理他就走,也得跟他說對不起,也得有點表示,這是人情世故啊!有云:佛家不講人情世故。胡說八道,佛家不講人情世故?你上廟裏去,怎麼走、怎麼見誰,都有一定的,怎麼不講人情世故呢?不講人情世故是研究道(出世解脫道)時,不能拿人情世故來講道,為什麼呢?世故人情與修道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呢?朝聞道夕可死矣,要聞到道就不得了了,道(特指出世間道)不是世故人情,這個禮與道沒關係。

 

◎三、入內見有他客,不可久座;有事,須請主人另至他所述說。


你到主人的屋裡頭還有其他客人在,你進去後不能不坐下,坐下後那些禮貌剛才都講過了也聽明白。講了第二條,再講第三條、講了第三條時第二條也包括在內。編常禮舉要,各篇及各章都有次序的。


就以本章這三條來說,將第三條入內見有客寫成第一條,將第一條在外頭敲門寫成第三,行不行呢?可見編寫也不是容易的。可是一層,習慣成自然,不學就會了,因為見多了!


為什麼不可以久坐?人家在那談一些要緊的事情,怕你知道而不敢講。你在那裏坐著,人家有事你卻先談,把人家的事給誤了。你看著怎麼先前的客人還不走?先前來的那些客人,他們還有事情啊!你得開竅,快走,走了人家也好談話。中國人講究察顏觀色,眼色、動作都是談話。眼色是什麼?看看你、這些動作都有關係,這個都不懂那有什麼法子呢!現在書呆子就這樣,講書也得開開玩笑,提起聽者的興趣!


你們這些念書的,我常說今日之下,從前不能談,什麼事情呢?看戲!從前的功夫,學生是不許看戲,全副精神都在書上,閑雜的事情連小說都不許看,這個你是不知道的。看小說都是偷偷看,你在家裡無論幹什麼都可以,就是坐在那邊也行。你在家裏要是拿出小說來看、老人家見了面:看什麼書啊?一看是小說,就拿來不許看。為什麼呢?看看小說還有什麼關係啊?你所學的那一套還沒入進去,那個又難又沒興趣。小說呢、就看進去了,全部的精神都在上頭。譬如看戲那更是不許,唱戲中跑龍套這個還有什麼學問啊?四個人拿著四面旗出來,在前場一站,你覺得簡單?給你拿個旗子去跑跑試試。那個前台很小,上頭有幾十個人,來回刀槍劍影的打,看了覺得很寬,你上去試試,上去四個人就亂了,所以是千萬不可自作聰明。有場戲跑龍套沒跑熟,前面兩個分開,後頭兩個又出來,手上都拿著一面旗,有人位置站得不好,後頭大黃旗一出來看著不對勁,趕緊給他使眼色,他不理這一套,大黃旗就說:寡人使眼你不管,唉!還得寡人把你拉。才把這傢伙給湊上,跑龍套咱們也不行。


當你進屋裡看著有人,你有事且不願意第二個人知道,而人家也是如此,這怎麼辦呢?而且那個人又不走,這也有法子,所謂:有事,須請主人另至他所述說。這就行了。這個言辭權變必得學。「對不起,我還有事要到別處去,想先跟老兄說幾句要緊的話,這裏有客人,請到別處談談」,這不就行了嗎!也礙不到人家,請他(主人)到旁邊,他(客人)聽不到你的談話了。說完了你走你的,也不必跟那位客人如何如何,他們再談他們的,這些善巧方便是離不了的。你講佛家不講人情,這句話是胡說八道,佛法不講人情,連人都不夠還學佛啊?人身難得怎麼講?現在可是佛法不講人情了,怎麼佛法不講人情呢?罵人是最不好的,這個大家都知道罵人不是好事,儒家戒、佛家十善業中也有戒惡口,可是現在佛學雜誌有許多是罵人的,這是什麼人情呢?連人事都不懂得,連雜誌性質都不知,雜誌是弘揚佛法不是新聞報紙,有聞必錄,這都是講不通啊!

 

◎四、坐談時見有他客來,即辭出。


坐著與主人正談話時,忽然間外頭來了客人,這又是一種變化。來了客人或可有事,你先來你的事情完了。即辭出:你就趕緊起來,「對不起,我還有什麼事我先走」。假如他(主人)的客人不怕人,也不願意你走,他自然會說別走別走,我還有話要跟你說。他不願意你走,你又「啊!不、不!我有要緊的事我先走」,你必得要走這又不行,怎麼不行呢?或可主人故意的留你是為了拒絕另一位客人也未可知,必得權變啊!事情沒有一定的,古禮是見機而作。(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