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專題報導
發揚禮教:孔門十哲之九~子游
編輯部整理
孔門後進出高弟
知禮能斷眾人疑
大道推行武城治
牛刀割雞堪大任
言偃,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歲。在孔門十哲中,子游和子夏同列「文學」科,文學指詩書禮樂文章而言。
子游深通禮樂,是真正嫻習於禮樂。優游於詩書中的人。塑像中的子游,一派老先生教書模樣,眼神安定,臉上神情祥和,氣定神閒,顯示他長期在禮樂的薰陶下,所展現的大家風範。塑像中的他左手輕握著矩之禮器於膝上,右手微張,輕舉於胸前似作說明,我們可從禮記檀弓中,知當時公卿、大夫、士、庶人,凡是討論禮而不能抉疑者,以子游一句話為定奪。老先生明白先王制禮皆依於人情,具有深意。只是後人不知其義,儀式成了形式。所以此塑像是表徵他能將外在儀式及內在含意說得明白,而且通達人情。
由於子游通達禮樂的深旨,因此二十餘歲即出任為魯國武城邑宰,將禮樂教化,具體實踐,深得孔子衷心的喜悅與讚歎。論語中記載孔子到了武城,聽見弦歌的聲音,那是公學與私塾對學生們的教化,是為政大治的根本。孔子微笑的說:「割鷄焉用牛刀。」言下之意,雖似惋惜子游大才小用,以治國平天下的禮樂大道,來治理一個小城,實則讚歎子游能將禮樂大道施化於武城。子游也知老師的心意,亦以幽默的口吻回答說,從前曾聽夫子說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大意是說,純正的音樂,如詩的雅頌之音,可以調和人的性情,配合禮教,就是禮樂教化之道。在位的人學了禮樂之道,就能愛民;民眾學了禮樂,與君子志同道合,對於君子愛民利民的政令必然擁護,所以易使。
孔子高興,說了「割鷄焉用牛刀」的一句戲言,足見聖人也有輕鬆的一面,但在輕鬆的言辭裏,卻能顯示禮樂教育的重要,即無論治理天下國家,以至於像武城這樣的小城,都要實施禮樂教育,這才是為政之道。
子游不僅嫻熟禮樂,而且具備多方才識,更能知人。子游為武城邑宰時,孔子曾垂問他是否覓得人才。子游特別拔舉澹臺滅明,認為他「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古時井田制,路在井田之外,徑在井田之內。行人須守規矩,由路不由徑。至孔子時,規矩雖存,而行人圖速,往往取捷徑,然而澹臺滅明仍由路行。同時,他非公事則不造訪子游,亦即不攀私人關係。舉此二者,以見其人品行之端正,所以子游認為他是人才。後來澹臺滅明亦成為孔子弟子,名重諸侯,果然不負子游的引薦。
而孔子在子游的心目中又是如何呢?我們可由子游與季康子的一段對話來了解。季康子問子游:仁者愛人嗎?子游回答是。接著季康子又問:那人們也愛他們嗎?子游也回答是。季康子就困惑的說:鄭國子產死的時候,鄭國人民非常悲慟,因此男子不佩玉,女子不戴耳環,大家在街巷哭,三個月期間沒有人奏樂。可是孔子去世時,我沒聽說魯國有此光景,這是怎麼回事呢?子游於是分析說:這就好比溝渠裏的水,得到它的灌溉就活,得不到就死,作用是立即的。子產的惠澤就如「小德川流」這般的明顯。而孔子的恩德,如「大德敦化」,就好比天上的雨水,恩澤普及於生民,而人民卻渾然不覺,視為平常,人們時時依靠它活命,卻不知珍惜。子游之言,真是體察入微,一針見血,值得大眾深思。
子游好學深入禮樂之本源,成為孔子禮教的推行者,並由此發揚光大,亦是繼夫子之後,世人問禮之典範楷模。
唐開元時,子游被封為「吳侯」,宋封「丹陽公」,後又稱「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