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專題報導-大時代的文化貢獻~道藝春秋展的饗宴
江逸子國畫塑像作品展側記
王興文
臺灣福地所莊嚴
文化道統能莊嚴
今藉兩岸交流情
道藝大展殊勝起
國畫大師江逸子先生受福建省政府之邀,於二0
江先生一向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道德為畢生職志,深感文化衰微與人才凋零,因此常以論語等中華文化典籍為教材,寓教於畫,以藝載道,期能興教化,助人倫,啟發人心向善,促進社會安定。近年來曾陸續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以及台中市文化中心等地,應邀舉辦多次的道藝春秋展,極獲好評,尤其配合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唐先生的精彩現場導覽,把江先生作品的內涵與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更使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久久無法忘懷。江先生常戲稱自己是「有色」,稱唐老師為「有聲」,對後進的提攜與鼓勵不遺餘力,此次作品展堪稱「有聲有色,唱作俱佳」,為畫展樹立了新的標竿。後學有幸參與此次作品展的部分過程,今略述於後,以記其盛。
唐先生曾任職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近三十年,熱愛文化藝術,博學多聞,師承雪廬老人,以繼承師志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並成立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於台北,展開弘法、教學與培養人才之重任。當他獲知江先生將遠赴福州參展之事,即義不容辭率領學會師生全力投入,並於二0一一年十二月初,親率四位師生直赴福州展開六天的文化之旅,宣達江先生的「道藝春秋」作品展。透過福州孔學會秘書長孔海欽老師的安排,參訪交流之對象,有以家長和兒童為主的福建少兒圖書館,談「兩岸文化優質與差異」;有以文化界與企業界人士為主的福建福海文教基金會,舉辦「海峽兩岸文化座談」及「商道—中國企業家的精神」;有以學校師生為主的福建華南女子學院、福州晉安區第五中心小學、福州第十五中學、福建農職學院等開設「從志向看出路—見賢思齊」、「人才的搖籃」、「藝術賞析—揮灑自如的山水花鳥世界」等主題課程;最後則是對主辦單位福建博物院的專業人員及各界來賓作「道藝春秋」展前簡介;整個參訪交流過程引起很大的迴響,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最大的感動是來自大眾學習的熱情,一份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嚮往與希求,這在台灣已久不復見,很高興從對岸與會者的身上見到這樣的訊息,讓人不覺對文化的未來又燃起了一片希望。
江先生此次參展的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孔子與孔門高弟十二尊銅像,塑像高如真人,以坐姿呈現,除雪廬老人外,其他全是江先生根據論語記載,對每個人物特質了然於胸,融合他對敦煌彩繪以及魏晉至唐的造像觀察,加上對西方羅丹雕塑作品極富思維的感動,以及他精湛高超的藝術技巧,創作而成。人物造像栩栩如生,人格特質充分顯現,只要稍對論語熟悉者,一望便知,如同舊識,身處其中備感溫馨,令人流連忘返,忘其所以。
雪廬老人是江先生的恩師,江先生十六歲時便親近老人,以詩詞經學入門,追隨老人終身。雪廬老人,即一代大儒李炳南老教授,山東濟南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卒於一九八六年台灣台中,享年九十七歲。雪廬老人於一九三七年應聘於山東曲阜「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任主任秘書,直至九十五歲高齡堅辭為止。在長達五十年的黃金歲月中,從大陸到台灣,橫跨兩岸,輔佐孔子第七十七代奉祀官孔上公德成先生,致力於孔府文獻的保存、整理與弘揚,鞠躬盡瘁,對中華文化的維護、傳承與發揚,貢獻厥偉。江先生特地將雪廬老人塑像置於孔門高弟之後,除了用以表彰師恩外,最主要的就是要彰顯文化傳承的重要。雪廬老人與孔奉祀官將中華文化完整的帶到台灣並流傳下來,今由其弟子以「以藝載道」等種種方式,將文化完整的傳回大陸,象徵著文化道統的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而開幕式上,我方與會貴賓孔子第七十九代奉祀官孔垂長先生,代表贈送這十二尊銅像與福建博物院,於展期結束後留在院中永久保藏,更別具意義。
展出期間,唐老師曾特地停留展場數日兼當義務導覽。一如以往,參觀群眾在唐老師的精彩解說下,頓時都眼界大開,隨著作品的變化而進入不同的時空,整個展場頓時成了文化、歷史、藝術的教育殿堂,彷彿置身於整個中華文化的搖籃中,令人歎為觀止。文化的力量竟然如此偉大,藝術的功能竟是如此奇妙,超越時空,把世人緊緊的凝聚在一起,沒有衝突與隔閡,只有感激與關懷。後學心中暗想,也許這才是文化藝術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正是許多仁人志士終身無悔努力追求的目標所在。無奈世人多不見此,致使文藝蒙塵,明珠失色,殊為可惜!
萬法因緣生,本次作品展的成功展出,首應歸功於福建省政府外事辦宋克寧主任的慧眼識英雄,由於他本人文藝造詣極高,於無意間見到江先生的畫冊後,經多方驗證,於二0一一年六月發起舉辦畫展的提議,得到江先生的首肯,以及福建博物院吳志躍院長的鼎力相助,把原訂展出齊白石畫展的黃金檔期,二0
以上謹就此次參展見聞,記憶所及,順手帶過,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