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四)
心爾
法:
「性法」:就是成就的境界。
「修法」:就是下手要修的方法。
菩提心是無我的心態。無我的心態,相應無我的法性,故菩提心就是性法。菩提心是性法,勸發是修行,裡面有省庵大師的苦勸,也有眾生帶木頭耳朵在聽勸,大師並告訴我們怎麼修,要具備什麼因緣?要掌握什麼條件?這就是一種修法,來達成無我的狀態,這就是性法,佛法講的單法立題一定包括性法修行,如大般若經也是包括性法、修法。性法就是大般若所詮釋的境界,即下手處怎麼修,法一定包括性法,修法,單法立題的法一定包括這個。
「心」能成就菩提,菩提就是覺道。菩提是內心所緣的境界,叫菩提心,當我們所緣的境界跟能緣的心打成一片的時候,能就是所,所就是能,能所一如,合成一家人,能所雙亡,泯除界線,菩提心就是心緣菩提,打成一片,泯除差別相的時候,叫做心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心,如物理學家,物理為他心的所緣,他心緣物理,所以物理的世界全部為他內心所了知,心所了解就是物理,物理為他心所了知,而渾然忘我。
法就是心,心就是法。古德云:真正的修行。分五次第:1、能所對立。2、能所相應。3、能所一如。4、能所雙亡。5、圓通無盡。(續法大師釋念佛三昧成就次第即分五)
我們將心思放在這裡,才不會有解脫的障礙,心緣在五欲六塵是妄心,心緣在菩提是真心,我們帶著無我的心性(性空)叫全真,眼前隨著染緣,攀緣五欲六塵變成妄想、妄心。真者全妄即是凡夫,帶著真心想的財、色、名、食、睡即是全妄,全妄即真就是在五欲六塵中對治種種執著(無明我執),好好的擺脫境界的束縛,(全妄即真)解脫就在當下,解脫乃對境界去執(解黏去縛)叫解脫,不是逃離境界說解脫,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就在世間相說出世的覺悟,在世間的種種逼迫說出世的解脫,叫全妄即真,唯有在娑婆世界的濫泥巴,才能種出極樂世界芬芳的蓮花,在這裡(五濁惡世)能中流砥柱,能不隨世俗苟合,能不隨境而轉,能不染於五欲六塵,當五欲六塵聲光色相相續現起,不但不受惑反而引發出離心與悲愍受惑之有情,並深觀法性遠離無明,在極樂世界的蓮花,會比別人更大。有師姑往生時,問她蓮花有多大?她說像台灣那麼大,當你打坐的時候,把心量放大,你會感覺身相忽然變得很大。當心量放大時自然身相變得很大。(阿彌陀佛報身相有六十億恆沙由旬)
菩提有三義:一、真性。二、實智。三、方便。
「真性」:就是所緣的境界。
「實智」:就是能緣的心,當能緣的心是無我慧的時候,就能緣到無我的真性;對境緣性,此能像之心即是無我慧,所緣之境即是無我性境。
「方便」:就是在日用平常顯現智慧,表現智慧叫方便。
佛法在日用平常中,吃飯即解脫,走路即解脫,走路相就是解脫相。金剛經上,當佛扥缽乞食於舍衛城,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須菩提跪著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護囑諸菩薩」。佛處處表現解脫相給眾生看,最為慈悲。我人亦應於所現境中表現解脫。
三種菩提(見諦賢大師之注):
一、真性菩提:
「我人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心性是無我性,隨緣可以起各類的心念,心念就是心相,相不離性「上至諸佛下至地獄,十法界眾生無不具足」都具足無我的心性,因為無我的心性,才可以隨緣起念,越隨緣起念,越能說明心性是本空,若有自性,絕對不會隨緣起念,因為『性』有不改義。例如:友善的自性,絕不會隨染緣起惡念,若有惡的自性隨著各類的善緣不會起善念,若有自性則教法都沒有用,則何來隨緣?佛菩薩的悲心都一無是處,無法令眾生由惡變善,就是因為善可變惡,惡可變善,才說明其性本空,而善之特性是能招感樂果,惡之特性乃招感苦果,佛菩薩幫助我們了解善惡性空,依性空義隨緣斷惡修善而離苦得樂。且善法能彰顯無我義,乃因善法皆是損己利人,此即隨順去我執而彰顯無我性,佛菩薩如此幫助我們,即彼最殊勝的慈悲,悲就是智,智就是悲,(悲是想要幫助眾生,智是種種幫助眾生的方法,悲智目標一改皆是幫助眾生,故云悲智相應。)
吾人對於佛法概念要很熟,對於世間的染污概念要忘記(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如此整個人會很歡喜,內心感覺法喜充滿,自性本具的如如理,又名本覺,不假造作,離諸虛妄,性空義不是造出來的,法爾如是,佛菩薩也不能增加一分,眾生也不能少一分,諸佛也是性空,只不過諸佛依一切之善法,彰顯性空義,眾生迷性空義而造作一切的惡法,彰顯其迷。
所以「君子樂得為君子(作善得樂),小人冤枉為小人(造惡得苦)」。所以一切的因緣法都在彰顯性空義而已,因緣法即是性空,(法之性本空,故生起必藉因緣,故云因緣即性空,不法隨緣成無性,無性隨緣生萬法),離一切因緣法彰顯性空,然性空意識離一切虛妄的因緣法,不隨法生減,叫「離諸虛妄,故曰真性菩提」。這種概念,所有宗教裡面只有佛法有,所以論法到般若空義時,佛法與世間立刻分開,因為世間的概念都說不到這個內涵,但是我們聽到這個內涵時往往很累,往昔生中串習此等知見力量不足,過境逢緣往往陷入愛執,而不得萬法之真相。昔天台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之經題,依五重玄義而講九十天,門人章安灌頂尊者輯為「法華玄義」,雖為一經之奧旨所在,然吾人障種慧淺,與接受之堪能。
二、實智菩提:
「依如如理,起如如智」,依著無我性起無我慧叫實智。(此智認識真實性,故稱實智。)
如:我人發起好心聽經:(一)當一個人想要改邪歸正,棄暗投明時會想聽經。(二)好心聽經:心很愛好聽經叫善法欲,這個很重要,整個法的成就是看他有沒有善法欲。一個人會不會成功,但看他對這件事有否慾望,以及強烈的使命感,說這個人會不會成功在於恆心,恆心來自於慾望,慾望來自於信心,信心來自於勝解,對它很有體會,自然信心加強,好樂轉強,就會有恆心就做得下去,比如說:運動對治自己的疾病,想要拔除自己病苦,對此相信透徹,每天早上想要運動的心態,比一般人的力量還要強,所以有人為了改善體質而打太極拳,清晨四點起床來蹲馬步。而勝解來自於好惡分別,即是百法明門論說「慧心所」,能清楚分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但一般都在榮華富貴裡面分別;在意權位之高、低,惑有名無實(例總統府資政)。或有實無名(例縣長)。名雖不高,但有絕對的權利。吾人之慧心所用在世間的力量太強,用在出世間的力量太弱,「用此慧心所照本覺理」,凡是無明我執部分,與無我的部分都能分別了解,內心遠離無明我執,相應於無我的體性,都要靠慧之分別與相應。
最壞的也是分別,最好的也是分別,只是對世間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叫不要虛妄分別,不是連出世功德的高低(二乘與大乘之別),菩提心的引發,依戒律如何開遮,不要分別只講一半,如理分別才全對,禪宗講不要分別,是說世間所起的概念全部否定,叫不要分別,不是不要分別。世間概念依俗情而生,沒有所謂分別對錯、好壞美醜,換句話說,就是全錯!佛法不是不要分別,而是要我人不要虛妄分別。其次若無世間「不要分別」,則無精神體力以修出世的功德,若心思體力都被五欲六塵分散了,那有心思體力去管出世,禪宗叢林擔柴運水,香燈,寮元,各職司歷練以磨練煩惱習氣,所有分別全部否定,全部聽師父就對了,按照分配去做,叫你做,表示對你有利,不叫你做,表示對你有害,如此下手修行叫不要分別。而於事相中除去煩惱習氣,我執漸薄,心光乍現,終於開悟而明心見性。
三、方便菩提:
有智慧通達實相理,在日用平常都能表現理智。分兩部分:
(一)約著對眾生心的了解(契機)。
(二)約著對教法的認知(契理)
鑒機說法種種設施,度脫眾生,是為方便菩提。
佛菩薩之實智菩提,我們看不到,乃其內心之證量,而真性菩提也不是我們所緣的境界,唯有從方便菩提去體會。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三百餘會,分為華嚴,阿含,方等,法華,涅槃之五時說法,對眾生循循善誘,最後功成果圓時示現涅槃,由說法循循善誘中看出佛菩薩的悲心,且任何境界不能束縛他,當他教法最興隆,眾生對它最恭敬的時候,佛菩薩竟然在這個時候離開了人間,這就是表現他度眾生之方便(大解脫),不會愛執任何境界,隨順任何因緣沒有任何執著與眷戀。心緣真性菩提,而發實智菩提,於日用平常裡面,展現方便菩提(用此菩提心,行菩薩道,鑒機說法,種種設施,度脫眾生,是為方便菩提)。勸發菩提心,原來心緣三種菩提、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乃所現之理,實智菩提乃能生之智,方便菩提乃依理智而生度生之大用)。心本來是凡夫心,菩提是佛的妙心,心緣菩提的時候,就是從凡夫心變成佛心,但是要發,方得佛之實益,此乃祖師苦口婆心所勸。(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