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期::專題研學-聖者的祕密~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探源

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簡介(十六)滿慈舌識

時哉

聖門氣象弟子弘
傳承正法師子吼
巧妙舌根舌識生
淘淘宣流若長河

 

寅九、滿慈舌識
卯一、作禮陳白


經文: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是以慈悲著名的富樓那尊者,亦稱為滿慈子,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此時由尊者來報告舌識圓通的修學法。


佛陀座下的每一位尊者皆有恢弘的氣象,舉凡應對進退的威儀,甚而所證悟的內涵,都足以表徵釋迦牟尼佛世教化的殊勝、正法的氣象,是生於象法及末法之人難以想像的境界,就如大德在世時的氣象,未經歷者無法憑空想像。故而普賢行願品中的請佛住世、請轉法輪,是極為重要的願力,大德的出世是為了眾生,後世想要經營正法的修學環境是極不容易的,若無修學環境,眾生修學正法的障礙相對也增加許多。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佛法並非閉關苦讀就可以得到證悟,即如中國有很多讀書人閉關苦讀論語,自認得到孔子的心法,實際上離孔子的境界非常遠,甚至洋洋灑灑的註解卻不符本意,這樣的苦學其實是沒用的,有時反而會有過患。若於聽聞中得到正見,經過不斷思辯得到比量的證悟與現量的親證,是故經上說有人修學時間雖短,卻能頓超許多劫,這是有道理的。知乎此,學佛的第一步就要從聽聞入門,若無聽聞就談不上思惟,沒有思惟就談不上修學,所以聽聞是開智慧的第一步,佛法也是以聽聞來作開悟的資糧,悟後起修才是真修。


卯二、陳白之言
辰一、宿辯說法
巳一、久弘權實


經文:
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


滿慈子開始陳白舌識圓通的修學法。第一是宿世具足辯才說法的能力,然辯才並非無中生有,必須要在種種法行中,得到三寶加被,去除修學佛法的障難,生起三昧辯才的能力。一方面要靠自己努力,一方面要靠佛菩薩加被,欲得加被須對三寶禮拜、讚歎、供養、懺悔、發願,生起慧辯能力,能善巧將佛的意思表達,讓聽眾瞭解。


說法事業是所有佛事業中最為重要也是最核心,然須對佛語的內涵有所瞭解,並將所生正見攝持,助念、做七、拜懺等善業,使體性轉成佛行事業。


科判中所謂久弘權實,即是滿慈子作為說法的法師已經很久了,權就是方便法,乃世間離苦得樂的方便,實就是真實法,乃修學般若法門,現證空性得出世間解脫。修學空性有所謂了義空和不了義空,了義空是真正空性相,不了義空非法之真實相。了不了義須依善知識教導,對空性才有辯證的能力。


尊者自述從曠劫來,辯才無礙。此辯才無礙,代表富樓那尊者曠劫以來修學佛法的障礙都消除了。辯才的本質是智慧,行相有四種:法無礙辯是能將法的名相以及義理解釋清楚明白;義無礙辯乃能抉擇了義與不了義;辭無礙辯是能以各種方言表達佛法的義涵,如會性法師曾為斌宗大師、慈航法師及道源老和尚等大德現場翻譯,能熟稔運用台語、客家語將大德開示表達清楚;樂說無礙辯是觀待眾生的需要悅意而說。上述這些辯才都是利益眾生非常重要的能力,若對於佛法不瞭解,且不知如何表達,則佛法漸漸衰敗,若有辯才的能力,佛法不但能繼續傳承,更能發揚光大。


聖道門的障礙是所有障礙中最大的障礙,所謂: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舍利弗入定時,鬼王劈舍利弗的掌力可以將須彌山劈成兩半;大鵬金翅鳥在吃龍子時,翅膀一拍海水就分成兩邊,把龍子給吃了,所以業力能敵須彌、能深巨海不算什麼,業力障聖道才是最可怕的。所以道源老和尚曾說,晚上治療失眠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法華玄義拿來讀一讀,久治不好的失眠症就治好了。晚上是怎麼睡都睡不著,坐上修時就睡意正濃,佛法是消除失眠症最好的良方,這才是最嚴重的障礙。


尊者以無礙辯才宣說苦,令眾生起出離心,宣說空,令眾生生起解脫能力。深達實相是指尊者能通達了義空的究竟義理,並令有情深達實相。


巳二、廣衍微妙


經文:
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秘密法門指的就是修學空性的法門,以法的自性為所緣,看不到法的自性,能證所證皆了不可得,無法以言語詮釋、無法以心思觸及,所以此法門稱做秘密。例如對著茶杯能生起認識茶杯的心識,對著麥克風能生起認識麥克風的心識,當什麼法也對不到時,也無從生起什麼心識。這個境界是言語不到、心思不到,就算普賢菩薩發願身上長滿嘴巴,用各種善巧比喻說,也說不完備,連十方諸佛都說不清楚,所以是秘密法門。


尊者是一位引路者,他知道方向在哪裡,能將精微的義理巧妙表示,眾生能因指見月。微妙有二:一是精微的義理;二是以巧妙的言詞開示,深入淺出令眾生易解。微妙的開示不能自己生,不能獨立生,必須觀待精微的義理以及巧妙的言詞而後生,且需對著眾生才能生出這些微妙開示,所以佛必須對著眾生才有法可說,佛若對不到眾生,沒辦法說法,所以金剛經上說,佛說法四十九年,實無一法可說,其真正旨趣在此。


有於《金剛經》生起疑惑,佛到底有說還是沒說?若沒說,佛卻四十九年諄諄教誨,然佛卻在《金剛經》中云:無一法可說。一般人最容易誤會般若義趣,以為不說法就是佛法、不說話就是般若?當然般若義趣是由內心所證,不是外表的語默動靜。


得無所畏,另有說是:一、盡苦道(苦果)無所畏;二、說障道(苦因)無所畏(能將苦因說清楚);三、一切智無所畏;四、他漏盡(斷煩惱)無所畏。


另有得無所畏,具初地菩薩以上的證量,當對大眾說法時,即使登地以上的菩薩現前,或佛來現場,也無所畏懼,能將義理講得很清楚,富樓那尊者就有登地菩薩的能力。一般人見到大德在現場就忘光有所準備,例如上台練講時發現老師坐在台下,老師張眼他也害怕,閉目聆聽他也害怕,怕露出馬腳。


辰二、承教得果
巳一、承教音輪


經文: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


國護法師云:知弟莫若師,因才而教育。以音聲輪,教我發揚,佛三輪說法,雖由意輪所出,然主要是音聲輪,由於佛行事業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事業。佛知道富樓那有能力說法,也有悲心,所以佛善巧教導富樓那,使其具有傳法的能力。


巳二、輔化得果


經文:
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


富樓那尊者助佛轉輪,如同講小座或私下帶組研討,或是代佛講經,都是助佛轉輪。以往亦曾在雪公《華嚴經》講座上參加小組研討,將老師的意思在小組研討中討論清楚,聽經不只是聽聽而已,要將道理聽懂,且內心產生確實如此的心態,才能成立聞所成慧;其次思是透過推理產生比量的智慧,方為思所成慧,不是只有想想看;修也不是離開聞思另有一個東西叫修,是透過比量的智慧得到的結論,經不斷的串習,如此的推理生起現證,方謂之修所成慧,如此方有能力助佛轉輪。


助佛轉輪,是能夠傳承佛陀的教法,利益後世,若無傳承,佛法只能利益當世,是故傳承的功德非常大,如同顏回助孔子轉法輪,孔子私下觀察顏回,顏回能發孔子未盡之意,孔子讚說:回也不愚。


學佛路上不要小看初機學佛者,其引發的潛力可能都在老參之上,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如顏回未四十而不惑,未五十而知天命,未六十而耳順,若讓顏回活到七十三歲,成就未必在孔子之下。釋迦牟尼佛在講經說法時,很多大菩薩都問後世象法轉時、末法轉時,眾生該怎麼辦?可見大菩薩們都想到後世的眾生,大菩薩們都想到我們了,我們為何想不到下一代呢?所以若不好好辦教育來利益下一代,我們是無顏面對老祖宗、佛菩薩。此時要助佛轉輪,將法好好的傳下去,符合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悲心,實踐佛菩薩的願望,我們就變成佛菩薩樂於攝受的弟子,助佛轉輪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華嚴經》云:十回向菩薩以離垢繒繫其頂,住法師位。住法師位就是修學的目標之一,住在法師的位置助佛轉輪,是真正利益群蒙。


因獅子吼,成阿羅漢。法能破邪顯正令群魔喪膽,如獅子吼群獸皆伏。有人說現在是法弱魔強,魔固然強大,但從另一個觀點來說,法是太弱了,法弱是法自己在弱嗎?不是!是世人體悟法的能力很薄弱,根本說不出其中的義理。與其怪現在魔強法弱、正法不昌,不如努力修學正法,當努力修學正法時,法又如何會弱呢?魔又怎麼會強呢?獅子吼即法強魔弱,正法時期的行相,有情眾生容易在法上得到覺受,容易得到法義的現證而證果。


名言為阿羅漢,但卻助佛轉法輪,此乃二乘人代佛宣揚正法,天台教觀云:轉教菩薩。彼聖者對大乘法勝解,未來必發菩提心修學大乘道而成佛。


辰三、蒙佛印許


經文:
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說法無上就是在人中說法,無人比得上,富樓那尊者有這種特色。


卯三、結答圓通


經文: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聖者降伏魔怨,或以身輪降伏(生起各種神變),或以法音降伏魔怨。法音降伏魔怨是最重要,能令正法住世不被魔所破壞,當眾生得到正知見,分清楚魔和佛時,就不會著魔,魔的勢力會越來越弱,自然不會發生所謂的魔強法弱。


此處尊者並未提及舌識勝義的修學法,須知二十五圓通修學法有約世俗說,有約勝義說,雖世俗說是不了義,勝義說是了義,此時因緣偏於世俗說,但富樓那尊者已經深達實相,如何能說彼所證是不了義?


舌識自相空修學法同前,此處約世俗功能說,能以內心證悟為本質,很靈活地說出內心所體悟的佛法,令聞者易於領會,而消滅諸漏。(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