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大德法語-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四)
道源老和尚講
什麼是愚癡成性?比方說我們家裏養的狗,牠很通人性,我們一叫牠就來,你天天餵東西給牠吃,牠跟你很好,但如果向牠宣說佛法僧三寶的名字,怎麼樣講,牠都不會懂。三寶的名字都不懂,怎麼能明白佛經的道理?不明白佛經的道理又如何能修行?所以畜生道愚癡成性,不能修行。
這六道凡夫中其他五道都不能修行,可以正心理,趣菩提道者,唯人道為能。「正心理」,心理就是我們的思想,可以將之修正、修正,調整、調整,我們人的思想就是貪圖五欲之樂,但人間的五欲之樂粗而不妙,而且苦多樂少,容易覺悟。他覺悟了,他就趣向於菩提,可以調整自己的心理,就是調整自己的思想,不趣向於五欲,而趣向於菩提之道。「唯人道為能」,只有人道的眾生才可以做的到,只有人道的眾生才可以修行,才可以成佛,因此釋迦佛他不在其他五道示現成佛,而在人間示現成佛。
講到這裡就是奉勸諸位,我們都是人道的眾生,我們直接可以修行,可以了生死,可以成佛道。我們有修學成佛的能力,要是不修行,實在對不起你自己,因為人身難得易失,得一個人身很不容易,必須你前生沒有造殺、盜、淫、妄這四種惡業,才能得人身。人身很難得,「易失」容易失掉;因為人的生命短促,最多不過一百年,再多活到一百二十歲,轉眼之際人生都完了,再得人身很難,所以人身難得而易失,在短促的時間你要好好地、精進地用功,不要辜負人身,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釋迦佛。
再講一講釋迦佛示現在人間,為什麼示現在皇宮裏,有兩種意思,第一表示尊貴,皇太子出家就憑他的身份,大家對他就生敬仰,所以他(佛)為表示他的身份尊貴,投生在皇宮做太子,以太子之尊示現出家。
第二種意思是令眾生警覺人間沒有快樂,雖然貴為國王,不能免脫老、病、死苦,釋迦佛示現將來要做國王的太子了,他要不出家,做了國王還是要老、要病、要死,所以說人間除了老、病、死苦外,還要加上一個高深的道理,就是再加一個「生」苦。貴為國王,免不了要生、老、病、死苦,所以教一切人要提高警覺,趕快修行,了脫生死之苦。
「佛」字已講完,再來談佛說的「說」字,蕅益大師解釋「說」者,「悅」也,喜歡之意,因為佛以度眾生為懷,「悅」者,悅所懷也,眾生的根機不熟,佛不能說法,所以心情不悅,心懷不悅。眾生的根機夠了,佛可以應機說法,可以暢達度眾生的心懷,所以大生歡悅。
「四十二章」,「章」是節、段的意思,每一節、每一段就是一章。我們要知道四十二章經不是釋迦佛說的一部經,而是由印度請來的兩位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在一切佛經中摘錄出來的四十二段,四十二節,也叫四十二章。為何不是佛說卻又冠上「佛說」兩個字呢?因為這四十二條沒有一條不是佛說的,它是從一切佛所說的經典中摘錄出來的,所以仍然等同佛說。
再講「經」,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契者合也,上合諸佛之理,下合眾生之機,所以叫做契經,簡單翻譯,就翻譯「經」字。將經名七個字合起來講,「佛說四十二章」是此經的別名,經之一字是一切經的通名,只要是佛說都叫經。華嚴經也叫經,法華經也叫經,經是一切佛說的通名。佛說四十二章是此經的別名,這一部經不是華嚴經,也不是法華經,叫做四十二章經。再釋別名,「佛」是能說之人,「四十二章」是所說之法,所以叫做能所已備。經題講完,再講翻譯人,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要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你們的本子都是蕅益大師解釋的本子,為什麼要看這本註解呢?因為這裡面有介紹佛教傳進中國的一段歷史,如果我們看了這一段註解,就能夠明瞭佛教與中國文化的淵源了;後漢即東漢,對前漢而言之,漢朝有西漢、東漢,西漢又叫前漢,佛教進入中國是在後漢,也就是東漢,東漢建都在河南省洛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