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參訪觀摩

葉性文老師參訪記(上)

 編輯部整理

葉老師是台北念佛會早期創辦的前輩,老師在念佛會的發心是有目共睹的,團體共修的軌則、印祖科判的彙整、助念的規則與章程都是由他整理與修訂的;他本來身體很健康、學佛也很順利,因為他認為要遇到善知識不是簡單的,除了宿世要有願力以外,還要結善緣,若光有善緣,可以與善知識建立良好的關係,但都不會向善知識求法。若有願力而無善緣,則雖有心求法,但卻與善知識無緣相遇。所以為了聽 雪公太老師講經,而把台北的工作辭掉到台中去,但是在台中上班的日子,平常不加班,一遇到雪公太老師星期三晚上要講華嚴經,他的公司就常常加班,人已經到台中去了,還尚且聽不到經,最後沒有辦法再持續,便把工作辭掉,回到中壢。
葉老師對念佛會的公事是非常盡心盡力;後來身體上有了病變,特別是肝癌及一種怪病|漸凍症,這是運動神經退化,退化到四肢是不能動、舌頭僵硬甚至喉嚨吞嚥食物與飲水非常地困難,在我們來說吃一頓飯、喝一口水是一種享受、很簡單,可是對他來說,吃一頓飯是受盡千辛萬苦;當我們正在揀擇我們要吃什麼食物、怎麼烹調最好吃、我要喝……、這個我不要吃的當下,葉老師卻要想用什麼樣的姿式把水吞下去而比較不痛苦,就如同餓鬼道的眾生要把一口水吞下去的困難,淺一點來說可以類比當我們嚨喉發炎的當下,吞嚥的困難,希望自己都不要吃東西,因為吞下去時,我們口腔的嫩肉就像被刀割一樣。可貴的是他透過為公的誠意與實在的修行,能將宿世的惡業在這時候成熟,或者就像西蓮淨苑的智諭老和尚一樣,示現病苦不改修行風範,引導眾生對人生有真實的體驗,也了解佛法實修的行相。
老師在病苦五、六年當中,都需要師母來幫忙,師母原來是不能突破這種無助與憂愁的心情,而是被老師很開朗的心情,且不隨境轉的高超心念感動,所以師母也變成一個很樂觀、很豁達、很放下的人。當我們去到他家的時候,看到他與師母的表現,大家是先哭後笑,先哭就是很感動,後笑就是葉老師與師母給我們的歡樂,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師母能依照老師模糊的話中慢慢根據老師的嘴形給我們大家翻譯老師正在說什麼;不管如何,我們非常欽佩師母,師母這種內涵、質地以及用心體會先生到這種程度,其實就是印祖所講的倫敦盡份,她是中國典型婦女最佳表現,在這種待候病苦毫無生趣的日子,她卻甘之如飴,與先生共修共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三小時的相聚中綜合葉老師對大眾開示的重點歸納如下:
一、在未生病之前很努力學佛,可是在病苦的時候對佛法的認識更深了,譬如說看到佛菩薩的形像時,非常有覺受,看到佛身上所披的一縷袈裟,可以看到無量無邊的功德,乃至於每一毛孔之中所放的光,每一道光都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能夠看到佛像及聖者之像是多麼大的福報啊!但我們一般人都沒有這種覺受,所以在家裡供茶、供燈、供香時引發不了誠意,敷衍了事;就算不是敷衍了事,從供茶、上香當中也看不出佛具足這麼了不起的功德,像我們這種累劫的供養都比不上佛菩薩一毛孔的功德,但我們卻自以為已經很不錯了,皮毛的修行與供養卻挾著強盛的貢高我慢與自以為是,若沒有這些障礙的考驗,修行的瓶頸是永遠無法突破。
二、老師家裡的佛號廿四小時不斷,在聽佛號聲時,每一句都聽得很清楚,每一句藉著風從前面飄到後面,觀想把佛號布施出去,佛號飄到那裡就利益到那裡,讓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得到佛號的受用,若少聽了一句佛號,少布施一句佛號,無量的眾生就少了無量無邊的利益,老師對佛號的體會即是如此。他說我們總昐望金光熠熠的佛出現,若沒有這種感應就會很遺憾,其實這是佛以色塵跟我們見面,殊不知我們所聽的佛號是佛以聲塵與我們見面,當我們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是不是確認阿彌陀佛就已經來了?或在我們的頭頂加被、或在我們的周圍護持,我們是否有這樣的覺受來聽這樣的佛號、來念這樣的佛號呢?佛名是「名以召德」,「名以召德」是說念了這樣的佛名就能夠攝持這樣的佛德,特別也引曇鑾大師的往生論注中說「名能夠攝體,名能夠攝持義」念佛名其實就是攝持佛的功德,當然自己的善根福德得到極殊勝的增長。
三、至於對佛經的體會,老師也是慢慢地愈讀愈讚嘆佛法的義理廣大無邊,愈讀就愈覺得自己的渺小,愈讀就愈覺得不懂佛理,就以法華經為例子,法華經講到大白牛車、牛車、羊車、鹿車,智者大師讀到這裡依譬喻能夠悟入五乘佛法,大白牛車講的就是一乘佛法,乃至於大白牛車所運載的內涵,天台大師都能夠知道大白牛車所指的意趣是什麼!佛法是很深的,乃至一句話、一個字都有無量無邊的內涵;如彌陀經云,眾鳥演法,聞者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為什麼在極樂世界眾鳥演法的時候可以懂得念佛念法念僧,而在娑婆世界卻不會念佛念法念僧呢?再說觀無量壽經講九品往生,在無量壽經上也說三輩往生,彌陀經有沒有說到幾品往生呢?經文沒有可是經義上卻有,四色的蓮花就是講到品位的高低;乃至眾鳥演唱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可是卻少了四念處、四正勤,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諸如此類,真的愈讀佛經愈知道含藏義理是無量無邊的。
四、尤其從佛經的義理中產生了對佛的信心、對佛號的信心、執持佛名的決定見,不論在任何的場合、任何的逆境、任何的挫折,葉老師都不會被境界所轉,因此我們可以從他身上體會心不隨境轉是什麼樣的表法,而且從他身上看到了不可思議。佛法的不可思議不是法自身可以表現出來,古德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能把道表現出來,籍著他才可以把心不隨境轉的法相表現出來,我們因此便可以看到原來心不隨境轉的行相,這不只是在經文上說說而已,所以佛法若籍著這些有道的人來表法,佛法是絕對不會亡的;由於這些人努力的表法,他們就能帶給我們台灣莫大的福報,也因此讓我們台灣在風風雨雨當中能夠渡過很多的困難以及打擊,在國際上是一個奇蹟,當然我們不否認士農工商對社會的努力是可貴的,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奇蹟不是政客的努力,也不完全是士農工商的各司其職,倘若沒有這些很有道德的修行人,他們福德的加被,光憑一般人的努力是沒辦法克服這些困難的;所以我人更能相信這等有發心為公、發出菩提心執持名號的人是我們眾生的福田。
五、葉老師從來不覺得他的病痛是苦,因為他看到地藏經裡面所描述的地獄劇苦,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若還覺得自己的狀況是苦,就是沒良心!而且還告訴我們: 雪公太老師曾經說過天底下是沒有冤枉的。換句話說,葉老師對自己目前這種狀況覺得一點都不冤枉,他對因果的決定見、對業果的信心可以信到這種堅定的程度!我們在勸別人的時候總是這樣勸,但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這種觀念可以說服得了自己嗎?自己會同意這樣的概念嗎?自己會接受這樣的安排嗎?
他說他從來不跟佛菩薩祈求,因為他說他的心願、他的祈求未必是最好的安排,因此他完全交給佛菩薩,佛菩薩的安排最好,包括他現在|疾病纏身、不能自由、如同廢物,他仍覺得是佛菩薩的好安排,所以將他的身心都供養給佛菩薩,由佛菩薩來安排,其實這就是一個皈依的究竟相,因為皈依的最究竟處就是皈命,皈命就是能夠將身心世界供養佛、聽佛的安排,佛要他死他就死、要他活他就活,要他受苦,他就受苦,葉老師完全觀想由阿彌陀佛的安排。他說天底下的事情很多都是不可思議的,誠如他爸爸與媽媽的往生都超乎他的想像;過去他對他祖母很煩惱,結果他的祖母安然往生,因此他覺得煩惱是多餘的;所以後來從他爸爸到他的媽媽往生的時候,他都完全交給佛菩薩,而他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護住他的善心、穩住他的修持,所以他的媽媽也是得到最好的安排,安然往生。因此他相信人不要追憶過去、不要盼望未來,因為這都是非份的妄想,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我們當下都不能掌握了,還有什麼能耐去指望未來能現起什麼,當下我們都不能掌握了,那我們的回憶過去是做什麼呢?這種回憶都是一個無用的回憶,所以活在當下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
(未完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