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專題研學-十大礙行

十大礙行(八)第六條與第七條

 心筑整理

 
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則虧失道義,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察情有因於情難強情乃依緣,以蔽交為資糧。」「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內必自衿,內自衿必執我之是,悟人處世觀人妄為人但酬報,以逆人為園林。」以上是十大礙行第六以及第七條的經文。
上來我們已經將人和人之間相處的對待關係,以中國的五倫十義為內涵作了說明,接下來就是回到經文來看看妙叶大師如何來看待人際關係中所遇到的障礙,文分為「交情不求益我」及「於人不求順適」兩方面來合併說明。
先看第六條的「交情不求益我」,「交情」就是人和人之間交往的情分。「交情不求益我」是說與人相處,不能一味要求朋友都對我好,凡事都想佔盡所有的好處,也應該想想我們能為朋友做些什麼。「情益我則虧失道義」則是說如果人和人之間交往只想到要利益自己,就會虧失朋友之間的情誼,朋友重在以道義相交,「道義」指的是為對方著想的心,朋友之情珍貴在於彼此能相互切磋琢磨,彼此能夠在進德修業上相互勉勵,所以和他人相處,如果只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只想在與人相處中得到好處,佔別人的便宜,這樣不但虧失朋友的道義之交,更會助長自己許多煩惱與過失。
再來看看第七條的「於人不求順適」,「於人」是指所有的對象,其中包括親朋好友,甚至是和我們沒有交情的大眾。我們知道,人生於天地間,皆賴眾人的扶持得以生存,沒有一個人可以離群索居,獨自生活,所以如何與人相處是門大學問,「於人不求順適」就是告訴我們,在與他人相處時應有的心理準備,所謂「人如其面,各自不同」,我們和別人相處,也一定會出現種種的狀況,所以不能祈求一切都能順利,合乎自己的意願。「人順適則內必自衿」,如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要求大家喜歡我、順我的意,這樣會有什麼過失呢?如果每個人都隨順我的意願,相信這樣會讓我們以為自己很厲害,而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迷失在自我陶醉之中,慢慢地產生了驕傲的心態,所以相反來說,「於人不求順適」才能讓我們更加體會眾生給我們的恩情,才能深深對所有眾生來觀功念恩。
反觀,一般人如果有了某些特殊的學問或技能,甚至是品德地位比別人高一等,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顯露出得意之色,甚至還會自我讚許一番,而看不見他人的優點,與人相處時,也會不知不覺地顯露出高傲自是的態度,這些都是站在大家和我的交情很好,或者是眾人遷就於我,大家隨順我的意見下所產生的衿誇與驕傲的行相,這樣下去總是以為自己的意見真是棒,你們大家都要聽我的才對,這就回應了經文中「內自矜必執我之是」的意涵;而在自衿自是的心態下,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只要有所不順意,就以為是他人不當的言行所致,所以心中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不自見,這樣不但妨礙人家,自己也損了德性、虧失了道義,所以經文說「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就是這個意思。而這種種的毛病都是因為和別人交往時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凡事只求能順己意而產生的弊病,所以我們要時時觀察自己的心中是否有這些煩惱,如果有,應重新思維這種只謀求一己之私的過患,進一步體會他人的心意,作一個謙虛且有道德的君子。
其實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想一想與人相交都順我心意時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而遇到別人處處和我作對時的好處、壞處又是什麼?有句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面來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對方和我的心意相合,就如同得到許多助力,如果可以一起建立幫助眾生的事業,大家一起來互相勉勵、共同成辦有意義的事業,由於自己心態的不自私,而且珍惜所有的善因緣,便會感應許多順利的助緣這就叫做「得道多助」;反之,失去了道義的交往以及善法的開展,便得不到眾人的和合相處與諸佛菩薩的護念,當然就「失道寡助」了。而處處要求別人隨順我的想法,就會虧失道義,更容易疏忽掉他人的想法,忘失應該要替對方著想的心,不但虧失了朋友之情,更只看見他人過錯,而見不到自己的缺失,這就是凡事順我心意的壞處,不但如此,當別人老是和我們持相反的意見時更會在心裡面產生莫名的難過和委屈,好像失去了什麼一樣,忘記了原來別人拂逆我其實有許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自我反省,另一方面可以聽到他人對我的真心勸勉,這比起情益我的好處要更多呢!
再從因果的角度來看,「察情有因,於情難強,情乃依緣」。人和人之間的交情,常常是回應我們過去和別人所結的善惡緣,所以彼此之間的情份不可以用勉強而得,若要有好因緣,必得自己更用心的關懷他人,處處為他人著想,彼此之間好的交情才能維持的長長久久,惡的交情也會因為我們態度的轉變,處處與人結善緣,而成為善的交情。
所以就算遇到惡因緣,也應該轉變我們的想法、態度,經上說:「以弊交為資糧」,「弊交」就是彼此的交情不好,而「資糧」就像旅人走遠路要具備充足的糧食,而我們想要學習佛菩薩幫助眾生的心,也要具備許多美好的德行,這些都是我們成佛的資糧,所以說「以弊交為資糧」,就是如果別人和我的交情不好,可以從這當中看到彼此過去的關係,之所以會產生弊交有可能是因為彼此沒有結過善的因種,所以面對惡因緣,我們更要努力和對方結好的善緣,反省自己是否欠缺關懷他人的心,而更加用心為他人著想,作為我努力的目標。
再更深入的思維,其實「悟人處世,觀人妄為,人但酬報」,大家要瞭解處在這個世間,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可能永遠不變,都是短暫而容易變化的,在家裡暫時和爸爸媽媽相處,到學校暫時和老師、同學相處,「酬報」的意思便是曾經和大家說過的「種善因得樂果,種惡因得苦果」,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都是因果的關係,都是酬償以前的善惡業。十四講表第一表當中,雪公太老師寫到要對治煩惱障和所知障,必須要用覺察和覺悟的功夫,也就是說要先知道煩惱會減損德性以及遮蔽智慧,就像盜賊一樣會侵害家中的財寶,若我們能時時反省警惕自己的內心,煩惱便不容易侵害我們;這個「悟」也就是觀念上的開解,要知道我們處在這世間,就如同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說萬事萬物的真實相就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在剎那的生滅中是找不到不變的相狀,不實在叫做「虛」,不真實叫做「妄」,回應到經文,「悟人處世,觀人妄為」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亦是如此,都是極為短暫,彼此之間的角色扮演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永遠沒有不變的關係,所有的因緣造作都是虛妄不實的,所有執著的境界都了不可得,這就叫做「觀人妄為」。金剛經的另一段偈誦:「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萬法就如不真實的夢、如幻化的魔術、如水中的一漚泡、如摸不著的影子、如清晨的露水亦如沒有行相的閃電一般,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恆常不變的,就像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隨著搬家、畢業、換工作甚至是一方的死亡等等,緣聚又緣散,這些都是一時的因緣湊合,不管我們面對的是順境界或是逆境界,其實都是回應我們過去對待對方的善或是惡。大家已經很熟悉無常的行相就是因果的法則,世間上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無常,也離不開因果,也就是作善得樂,作惡得苦,所以說人和人之間的順適或是忤逆其實也只不過是回應我們心的種種造作,當我們為他人著想時所回應的必是他人對我的尊重,反之,則是他人對我的不尊重,這就是「人但酬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善惡業的互相酬報罷了。
所以妙叶大師說要「以逆人為園林」,就算別人討厭我、不喜歡我們,心裡面絕對不可以有任何的不舒服,心態要像在欣賞花園一般地賞心悅目。為何這樣說呢?人家忤逆我是增加我忍辱的德性,人家處處和我唱反調一定是我自己沒有做好,種種的不如意不順心也是我曾經這樣妨礙過別人,用無常和因果的角度去想每一件事情,實在是沒有任何障礙可以妨礙我們學習的腳步和德性的增長,故云「以逆人為園林」,就是處於惡因緣的磨難中亦要以愉悅的心情去面對,知道這些逆境和考驗都是我們在學習佛菩薩幫助眾生時所要具備的能力。
以上就是從十大礙行六、七條的文義所作的簡單詮釋,下次再和大家談談,在眾因緣中朋友之倫影響我們甚深,而我們在面對種種障礙下又該結交何等的朋友,才能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過得更有意義。 (未完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