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期::啟蒙園地-弟子規

入則孝(六)

願度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爸爸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所有的事情都是以我們為出發點作為考量,他們所有的重點都在我們身上,因此我們所喜好的事物、所厭惡的事物,他們都能夠瞭如指掌,可是反過來想一想,我們對爸爸媽媽的一切是否瞭解,我們有沒有用心的觀察過他們所喜歡的事物、所討厭的事物,然後對於他們所喜歡的,我們就認真的去做,對於他們所討厭的事情就好好的去除它,這就是弟子規上面所說的「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而爸爸媽媽最歡喜的是看到我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但要成為人才的重點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愛護自己,以免父母親擔憂;並且要好好的立住自己的人格、在道德上講究,否則就會讓爸爸媽媽蒙羞,這也就是弟子規上面所說的「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接下來我們就一一分釋其內容。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好」是指喜歡的事物、爸爸媽媽希望我們有的言行舉止,「力」是努力、盡全力、全心全意,「具」是指完備、具備、具足及籌備,也就是說爸爸媽媽所喜好的事物及他們希望我們達成的目標,我們應該全力以赴;「惡」是指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及不希望我們有的行為,「謹」是說小心翼翼的,「去」是指去除,也就是說爸爸媽媽不喜歡的事情及不希望我們有的任何行為,我們都應該小心謹慎的馬上去除掉。「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貽」是遺留;這是說身體上有了傷害,爸爸媽媽就會非常的擔心,若道德上有了缺失,就會使父母親蒙羞而沒有面子。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天下所有的父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平安幸福,甚至希望子女都能離苦得樂,而最大的快樂就是儒家的成聖成賢和佛家的成佛作祖,因此爸爸媽媽內心最深刻、最隱微處就是希望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能造福一切的人類和眾生,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必須好好的培養自己,從盡孝道開始做起,首先就是要認真的在「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上下功夫。爸爸媽媽所「好」的,我們就要「力為具」;對於爸爸媽媽所「惡」的,我們就要「謹為去」。

「親所好,力為具」爸爸媽媽對我們的一切都非常的了解,而我們自己是否也了解爸爸媽媽的興趣、嗜好和習慣?喜歡吃什麼?早上幾點鐘起床?晚上幾點鐘睡覺::::?如果瞭解,就可以在生活當中去關懷他們,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譬如說爸爸媽媽喜歡安靜,我們就不要太躁動;總而言之,會令爸爸媽媽高興的事情,我們就全心全意去完成,這才算是體察父母親的心意。另一方面,「親所好」除了講爸爸媽媽個人的喜好以外,還包含了對我們行為上的要求。父母一定希望我們是有禮貌、有恆心、做事能專心、生活有規律、能熱心助人、安靜懂事、尊敬長輩、與人和睦相處、愛護弟妹、勤快簡樸,會主動幫忙做家事等等的小孩;如果我們能這樣做到,爸爸媽媽一定會很高興,我們也可以融合在這個快樂的環境中,讓所有的人都感染這份快樂的氣氛。

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親所惡,謹為去」的內涵。做為一個孝順的孩子,我們應盡量讓爸爸媽媽開心,盡上所有的力量來關懷他們,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我們就要小心翼翼的不要去做,讓爸爸媽媽覺得很寬慰、放心。有什麼事我們不能做呢?爸爸媽媽不喜歡我們吵鬧,我們講話時就要盡量壓低自己的聲量;爸爸媽媽喜歡很乾淨的環境,我們就可以打掃環境、維持整齊、乾淨;長輩對我們說話時,要很恭敬地注意聽。其實爸爸媽媽希望我們不要懶床、交壞朋友、做事拖拖拉拉又不負責任、把家裡弄得又髒又亂、生活沒有次序等等;為什麼爸爸媽媽會不喜歡這些事情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會影響我們人格建全的發展,所以為了讓父母欣慰,就必須把自己培養成一個人才,讓我們就從「親所惡,謹為去」上來好好加油。

總之,父母所有的好惡都是為我們著想,對我們有利的、有幫助的,他們就喜好;對我們有害的、不好的,他們就希望我們改善,所以在實踐孝道的時候就必須兼顧到我們的身和心兩方面,所以在弟子規上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是說要照顧自己的身體,以免除父母親的憂慮,也要照顧自己的心理,在德業上好好講究,使父母不至於蒙羞,因為我們若有任何的過失,別人都會覺得是因為父母親沒有把我們教好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讓爸爸媽媽因我們而被恥笑。孝經上所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孝道的開始就是把自己的身體保養好,然後才能好好利用這個身體,去做各種對大家有益的事情,而且我們身體健康與否也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所以盡孝道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反之,我們若沒有好好的照顧身體,像生病了、受傷了,都會讓爸爸媽媽很憂心,這樣一來,我們的孝道就會有虧損;所以,我們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飲食節制,更不要去做有危險性的行為等等,用各種方法來保護我們的身體,才算孝順,絕對不能隨著自己的心意為所欲為,必須用它來做各種有益大眾的事情,讓它發揮到最大的效用,才不辜負父母親給我們的這個身體。孝經上也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道完備於自己德性的建立,我們可以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人才,做各種有意義的事情,讓生命不空過。

我們從「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當中就可以除去我執的壞習慣,而培養處處為他人著想的態度,從「親所好,力為具」,我們還可以延伸關心到長輩、朋友、晚輩的所好,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先考慮到他人的想法和心意,從更多的角度來思考事情,而獲得更圓滿的解決;而且善自珍惜我們的身體,趁自己還年輕健康的時候多學習,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更讓爸爸媽媽希聖希賢的心意可以落實在我們身上,好好的立住自己的人格、培養自己的品德,才不會失去爸爸媽媽給我們這個身體的本意,更不會「德有傷,貽親羞」,讓爸爸媽媽因為我們行為的不端正而蒙羞,因此應該在德業上好好的加油,讓自己能夠「立身行道」,進而「揚名聲,顯父母」,從德業上去光大自己的門楣,這也就是成就孝道的不二法門。(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