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啟蒙園地-弟子規

入則孝(七)

 願度整理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前面我們已談過對父母的「呼命教責」,我們必須「勿緩、勿懶、敬聽、順承。」並且我們要用心的來照料他們的起居,更進一步說到要體察父母的心意,如何來體察他們的心意呢?我們就要在以下幾方面好好努力、加油,首先我們不要讓爸爸媽媽擔心我們,所有的事情都要事先啟請爸爸媽媽寶貴的意見,要很用心盡力去完成父母歡喜我們做的事物,而不要去做父母不喜歡我們做的事物,再來對於自己的身體和人格我們要努力好好的愛護,不要讓爸爸媽媽擔心、蒙羞。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我們的心能和爸爸媽媽的心更貼近,最後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成就孝道,但如果爸爸媽媽不喜歡我們,我們還能夠盡全力來孝順他們,這就非常的難能可貴了,所以弟子規上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對父母親的孝順是要認真的講究,但當父母親有了過失,我們為人子女的一定要努力勸諫他們,如何來勸諫呢?在弟子規上就告訴我們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憎」是不喜歡、厭惡。一般上,父母親對我們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從懷胎開始,到生下我們,三年乳哺、不離母懷、推乾去濕,心心念念都在我們身上,若是如此,我們就比較容易感受到父母親的恩德,自然而然的去孝順爸爸媽媽,不敢讓爸爸媽媽有所掛心,這樣的孝順是不難做到的。反之,若父母並不喜歡我們,對我們無法做到一般父母親對子女的愛護關懷,我們就比較無法感受到父母親的恩德,倘若我們也能夠盡孝的話,這就顯得難能可貴了。因為中國文化所講究「五倫十義」相對待的關係,一定是長幼有尊卑的,如此一來家裡才會有規矩,社會才能有秩序,國家才能安定祥和;因此在五倫當中所謂的「父慈子孝」,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本分,我們只能要求自己先把自己的本分「孝道」做好,而不能先論父母親的情況如何,對我到底好不好,父母親到底有沒有盡上他們的本分等等,要了解盡其在我是本分,和父母的因緣是緣份。在遠古的唐堯時代,有一個孝子名叫「舜」,母親不幸早逝,而父親瞽瞍不能分辨是非,總是聽信後母的讒言,對舜做出嚴苛的要求,甚至在言語上、行為上辱罵他、虐待他,而後母所生之弟「象」,也同樣對舜十分不友善,顯得傲慢又無禮。雖然他們是這樣的暴戾乖張,屢次設計害他,但他仍在合情、合理、合法、不違禮的條件下,尊敬而竭力的養親之生、衛親之身、悅親之情、諫親之非,服親之勞,解親之憂,侍親之疾;由衷盡孝,始終如一。像舜這樣寬大的胸襟,以及孝順的行徑,感動了上天,當他在山東的歷山耕種時,動物們都紛紛跑來幫忙了。孔武有力的大象幫他耕田,身手敏捷的鳥兒幫他除草,靠著大家的努力合作,把歷山開發經營得非常好,因此舜的孝行與名聲,也就流傳開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最後甚至因此而當上了皇帝,這就是一個「親憎我,孝方賢」的很好典範。舜對於父母親的「孝」,不會因為父母親不喜歡他並且處處與之為難而有所改變,內心完全沒有一點怨恨父母之意,而一心一意只想如何來孝順父母親、如何來友愛弟弟,從修身齊家開始,進而改善社會風氣(由捉魚當中教導人民禮讓、優先老人家),最後甚至也完成了治國平天下的目標,這都是由孝心所發展出來的,正印證了弟子規上所說的「親憎我,孝方賢」,而舜也成為古往今來孝順典範的第一人,不只當上了賢人,孔子還推尊他為聖王。
再來說到父母親有過失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辦呢?在孝經上說我們為人子女的必須勸諫父母親,那如何來勸諫呢?弟子規上就告訴我們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父母親免不了會有失誤犯錯的時候,這時我們就要好好的規諫父母親,讓父母親也可以修正過失,在態度上我們臉色要非常的和悅、聲音要特別的柔和;若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時,為了幫助父母親,我們甚至可以放聲大哭來勸父母親改過,即使遭到父母親的毒打,也沒有任何的怨恨。「諫」是一件非常需要學習的事,因為孝經上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因此為了不陷父母親於不義,當父母親有過失的時候,我們就必須以關懷的心態來勸諫父母親。而中國文化在五倫十義相對待的關係當中,講究的是長幼尊卑有序,對長輩我們一定要有做弟子的態度,所以就算我們有一個目標要引導父母親的時候,或者當父母親有過失我們要來勸諫,這時候要比一般的情況還來得用心;因為我們知道一般家庭是以情為主,家人、親人之間的親情,不能理字當先,所以這裡說不能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因為「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這就是一個家庭基本的氣氛,所有的勸諫必須在這個基本下,所以當我們平常對父母親的關心夠時,我們的勸諫才能夠被接納,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把孝心表現出來,處處為父母親著想,才能收到勸諫父母親的效果,而不是站在一個指導原則,想要改變他的生活習慣,所以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我們必須要努力去做的。弟子規這一段說得非常的細膩|從勸諫的心態、到勸諫的態度、勸諫的臉色和聲音,以及遇到困難時絕對不能灰心,而且對父母親沒有任何的怨恨心,這些全部都是本著親情來互動。
在周朝時,孔子的一位學生閔子騫,在幼年時他的母親就過世了,後來父親又娶了繼母,繼母陸續生了兩個孩子,或許因為閔損不是她親生的,所以心中不免會產生分別偏私之情,他們冬天的衣服就用厚厚的棉花,細心裝填縫製,而對閔子騫,繼母卻用不能保暖的蘆葦花給他縫製冬衣。有一天父親叫他駕車,寒風吹襲著閔子騫單薄的身軀,手腳都凍僵不聽使喚了,一時不慎,牽車的皮革便掉落而勾破了外衣,起初,父親還怒罵閔子騫做事不認真、不專心,但當他看到閔子騫的衣服裡竟然塞著蘆花,全身瑟縮顫抖著,不禁覺得心痛和歉疚了。父親一怒之下,便想將繼母休掉,但仁厚的閔子騫知道後,急忙跪地懇求父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飢寒,若是母親被休了,我和兩個弟弟也都將乏人照料了。」繼母聽了這番話,深感閔子騫的懂事明理,也就痛改前非,將閔子騫視如己出,疼愛有加了。像閔子騫這樣來勸諫父母親,他是以全家大局著想,考慮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而且勸諫時的臉色是非常的溫和誠懇,因此能夠先說服父親,再感動母親和兩位弟弟,不但能保全家庭的完整,最後甚至化導全家成為一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所以孔子稱讚他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這就是一個非常成功諫親的例子,他不只諫父、諫母,還諫了兩位弟弟,並豎立了諫親的典型例子。
總而言之,孝順是順乎我們的天性,因此不論外在的條件如何〜親愛我或親憎我,孝弟就是一個人的根本,是絕對必須如此來做的,也正因為我們這樣做了,我們才能有機會向父母做適時的勸諫,而我們的勸諫才會有成功的機會。就像後漢時的薛包,為人敦厚,事親至孝。不幸母親早逝、父親再娶,後母不願與薛包同住,要他遷出,但他傷心痛哭、不忍離開父母親,以至遭到父母親的杖打,他不得已於是只好順從父母心意,在屋外搭茅屋獨居,每天早晨照常入內灑掃。父親的怒氣未消,又驅逐他,他只好到離家較遠處另搭茅屋居住,心中毫無嫌怨,每天早晨仍然回家請安,夜晚為父母安鋪床席,倍加謹慎孝敬,委婉事奉,從不間斷,希望能得父母的歡心。經過年餘,父母慚愧,回心轉意,於是讓薛包回家居住,從此全家和樂相處,共享天倫之樂。薛包如此孝親的德行,早已傳遍遠近,後來被薦舉任用為侍中,為人主親信官職。直到薛包年老因病不起,皇上下詔賜准告老辭歸,更受尊敬,享年八十餘歲善終。薛包在行孝時雖然遭受到種種的阻攔與困難,但他的孝心和孝行反而有增無減,用這樣無形的諫言來感動父母親,不露任何的痕跡,所以終究能讓父母改過,自己也因此而受到尊重且得享高壽;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勸諫之時一定要先做到前面所說的善體親心、對父母親有妥善的照料等等,再來站在為父母親設想的立場來規勸過錯,這應該是不難達到我們想保護父母親善根的目的,並且讓父母親也可以步上希聖希賢的道路,這就是我們可以盡的最大孝〜「寓親於道」。(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