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十一)

 蓮心整理

懺悔須具十法懺

由事達理拔罪根

若為止觀前方便

直入涅槃更無疑

 

經文

故經云:「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夫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發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大意

說明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

導覽

一、若犯了戒或行為上有缺失、有雜染,擬將過失、雜染除掉,要得到夢遊太虛,夢幢幡寶蓋,夢佛菩薩提攜接引等淨罪相是很難的,另外在懺堂當中的痛哭流涕是一種良心發現的自然表現,乃真實懺悔的徵兆相,但還未到淨罪相,然不可刻意,若是刻意易著悲魔。修行人最大的瓶頸是慢心的突破,當我不沾染世間的欲望,在教法上也有體會,在善法上也有表現時,容易產生貢高我慢的心態,而成為我們修行的障礙。觀飛花落葉而開悟的「獨覺」者,在因地聽經聞法時,即對教法中的解脫法(順、逆十二因緣之觀修)具修學的好樂心,及觀修的能力,然主體上並沒有好樂親近事奉師長、好樂大乘及以佛為榜樣而欲利益無量無邊有情,無此殊勝的覺受,來世會感應善知識攝受的因緣不具足,但已具備解脫能力,觀飛花落葉而深悟無常,現證空性,但這種解脫是孤調解脫,很孤獨、孤單,只會調自己的心,不會調大眾的心,攝持及統合眾生的能力不足,故吾等須透過善法一步一步地對治自己錯誤的心態,有助於未來發展好的緣起,所以因地的善調心態,與果地修行的成就是息息相關的,這也是懺悔的意涵之一。

二、念佛是善法,但是若無防非止惡的助功,則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一面感覺良心不安,這樣的佛號念起來不善巧。故持戒清淨為念佛成就重要助功,然從正面來說,是要好好堅持戒律,從反面來說要好好的懺悔業障,二者配合,可使身心清淨,緣念善法的力量轉強,若以佛號為所緣,易修成念佛三昧,此即是止,止在善法當中種種的觀察(思惟修)即為觀,止是禪定的體性,依止而得定,觀是智慧的體性,依觀而得慧。

三、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不僅生理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行者倘因無知而犯過,或勉力要做好,但煩惱太強而造惡,或環境的薰習使他造惡,以上均可懺悔,但若故意造惡再來懺悔,是無用的,因為懺悔不是罪惡的保護傘。

四、懺悔十法中,「明信因果」為總說,「生重怖畏」、「深起慚愧」、「求滅罪方法」、「發露先罪」、「斷相續心」、「起護法心」、「發大誓願,度脫眾生」、「常念十方諸佛」、「觀罪性無生」為別說。在因果的決定正見下,才生得起其他九種心態,比如「生重怖畏」是因為他知道過去所造的惡因(包括惑與業),所結的苦果是難以忍受的,想到要去承受那些苦果,就會產生恐怖與畏懼的感覺,也必須藉懺悔拔除罪業、罪根。

五、在因果的觀修下對果報會生起怖畏,也會生起慚愧的行相,對己所造過惡,覺得慚愧,且覺得愧對聖賢、佛菩薩,在法(法鏡)的覺照下感覺羞恥,簡直非人也,這叫做「深起慚愧」。而此時會努力對治惡因,但對治惡因,要講究對治的方法,這就是「求滅罪方法」。依止經教,透過抉擇與觀修,建立修行的次第,並講究滅罪的方法,進而下手實修,其源頭均來自於因果的思惟。

六、五逆十惡、毀壞塔廟、盜用常住等罪惡之大相,及兩舌、綺語等罪惡之小相,均可藉著大悲懺、淨土懺等懺法在三寶前發露,其目的是培養反躬自省、防非止惡的習氣,這就是「發露先罪」。

七、懺悔若未斷相續心,則無以對治煩惱,比如念佛不能斷除煩惱,臨終助吾等往生西方淨土的能力就薄弱。「發露先罪」及「斷相續心」在四力懺悔中屬於拔除力。經由發露,把深藏的罪業翻出來曝曬,其目的是為斷相續心,發露後再犯,則減低發露懺悔的威力,因此在寺廟中破了根本戒要處重罰,就是希望經由重罰,建立犯者戒慎恐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理,而不可心存僥倖。

八、「起護法心」屬於四力懺悔中的防護力,也就是要發願護持正法方能真正改往修來,然如何護持正法?正法教誡吾等要防非止惡、斷惡修善,吾等以恭敬、尊重、實修、弘揚於正法,使惡業、煩惱不再起,此為防護力。大乘起信論:「法者,眾生心」,懂得護法的人,就是懂得以法調整自己與他人的心態,使法住世,因為若吾等學佛有成,他人易起而效尤,反之吾等若學佛無成,徒增苦惱是非,不但無法使別人學佛,反而易使他人產生謗法之心,因為彼等看不到法的殊勝、法的好處,所以護法是要先護住自己的心,從修學佛法中得到覺受,才是真正護法。故護住自己的清淨心,才是積極的護法,了凡四訓云:「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參贊天地?何以裁成萬物?何以脫塵離縛?何以經世出世?」誠不虛也。

九、「發大誓願」乃四力懺悔中的第三個力量—依止力,上來發露罪業是拔除力,護持正法是防護力,使自己的心態不再起惑造業,並且依止菩提心發大誓願真誠懺悔是依止力。世尊的四弘誓願,是一切菩薩于因位時所應發起的四種廣大之願,能攝持一切菩薩之別願,故又稱總願。以所願廣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緣四真諦而發此四願也,「眾生無邊誓願度(依苦諦門),煩惱無盡誓願斷(依集諦門)」代表下化的對象,「法門無量誓願學(依道諦門),佛道無上誓願成(依滅諦門)」,是上求;發大誓願,乃因眾生可憐,煩惱可惡,但在度眾的過程中,必須對治眾生難度的疲倦心態,故要學無量的法門,成就無上的佛道,以不疲不厭的菩提心度脫眾生。

十、「常念十方佛」及「觀罪性無生」是屬於懺悔的第四個力量—對治力,懺悔之對治力是對治無明我執,先伏惑及斷惑;「常念十方佛」是約伏惑而言,約斷惑言則是「觀罪性無生」。念佛若能理事圓融,方能伏惑斷惑。「念十方佛」的心態應為「如子憶母」,而十方佛對眾生都是以唯一的愛子來看待,所謂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心心都是對佛菩薩的願力、神通、智慧、道力、德能的認知與求救護,念念都是瞭解佛菩薩對淨土的莊嚴、對眾生的攝受,內心法喜充滿,感應道交。

十一、事懺、理懺是相輔相成的,理懺即須以止觀門修學空性得到空性的證悟,止觀門重在將煩惱的現行、種子及習氣,全部除掉,也就是「觀罪性無生」,故「觀罪性無生」為懺悔十法的正行,而前九法則是「觀罪性無生」的前行,所以觀罪性無生的人會很努力的做前九項,令罪行不生。「反觀罪惡之性,當體無生;心滅罪空,是真懺悔。」是指罪惡沒有一個能生的自性,必須藉著眾生的煩惱及所造作的惡業才能產生,此罪惡會招感苦果,若見不到眾生的煩惱及惡業,罪業是無從生起,故罪性本空。若能讓心轉成清淨心,業轉成清淨業,則罪業無從生根、發芽及結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