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禮懺法會-淨土懺法會報導

從淨土懺法會談儀軌之觀修(二)

 

編輯部

懺軌觀修殊勝行

止觀成就前方便

若能導歸極樂邦

上品往生速成佛

供養已,一切恭敬。 迎請諸佛菩薩海會來時作廣大供養,並讚嘆彼之德能,這就是迎請佛菩薩來的兩大秘訣;如同請尊貴的客人來了,就必須好好的來招待和禮敬。因此我們把佛菩薩迎請來的時候,若能得到佛菩薩的加被,必先好好懺悔、供養、讚嘆,以下就是讚嘆佛菩薩。「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頂禮。」這是頂禮佛的應化身,應化身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世間沒有一個比得上的。所以阿難尊者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他讚嘆釋迦牟尼佛相好殊特、瑩澈光明,從未曾有,所以頂禮佛足並從佛出家。阿難尊者根器這麼高的人,尚且還要見相學佛,更何況是根器差的,所以家裡面擺設一尊很好的佛像或莊嚴一處很好的佛堂攝住自己的心是很重要的法行之一。其次讚嘆佛的報身是「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色無盡」是佛種種應化身的表現,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他的智慧能隨緣有各類的表現,以各類色身利益有情,例如因地中以九色鹿去度化動物,因為他本來就有度化鹿以及其他動物的智慧,所以當說色身無盡即是指智慧無盡,智慧就是佛的報身。「一切法常住。」是法身常住。「是故我皈依」我們皈依的就是佛的三身,迎請來的這些聖者都具足佛菩薩的三身,佛菩薩的三身成就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叫做大智大願力,普度於眾生」。為了利益眾生,所以成就法身,相應法身,展現無盡的應化身利益眾生,而能夠成就佛的三身就是他的大智大願;大願,因為要利益眾生,所以要成就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得到了就叫報身,應用各種身度化眾生叫做應化身,智慧所緣的真理叫做「法身」,這就是大智大願,一定要先有大願才會有大智,沒有大願是不會有大智的,沒有大願的人不會把潛能激出來,潛能就是大智。如何來普度眾生呢?就是「令舍熱惱身。」讓我們眾生捨掉煩惱,有煩惱時內心就平靜不了,身體也會躁動,而難以安靜,這個人身能靜下來,代表他的心已靜下來,因為相由心顯。心靜得下來,身就靜下來,所以佛四種相裡面最能表現佛的安靜相就是禪定坐相,雖然佛的舉手投足無不在定中,但是最能表現定的就是佛的跏跌坐;據道源老和尚說熱惱就是五陰熾盛,即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會躁動,就是安不住;所以慧可大師才向達摩祖師說:弟子心不安,心不安就是躁動,所以這個時候「生彼清涼國」,淨土法門的目的就是有一個清涼的環境,讓眾生可以對境生心,將熱惱的身心降伏。因為我們眾生在初地菩薩以前都是隨境而轉,所以有著好的環境來修學有多麼的重要。以上是約著佛而說(彼如何利益眾生),若約著我(眾生)來說是「我今淨三業。皈依及禮讚。願共諸眾生。同生安樂剎。

以上是對十方三寶的供養、讚嘆之法行,此時特別以淨土三寶為所緣而頂禮,以助成修學淨土之成就。「一心頂禮宏揚淨樂土。釋迦如來。千百億化身。徧法界諸佛。」何以先頂禮釋迦佛?乃因彼為淨土法門之開演者,然釋迦牟尼佛不只是一身,示現千百億化身;不只是一處,還法界。如此觀修與禮拜,每一拜都具足法界觀。其次「一心頂禮常寂光淨(實報莊嚴、方便聖居及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清淨妙法身(微塵相海身、解脫相嚴身、大乘根界身和十方化往身)。徧法界諸佛。」以上正好是示現四土的主尊彌陀佛,彼皆是我禮敬的對象。常寂光淨土是佛所證之理,是佛以智慧所緣之理,即是佛所受用的境界,非此證量無法受用。實報莊嚴土就是佛所創造的淨土,為法身大士所居,亦非凡夫可以看到的;例如堯在朝廷裡面君臣歡樂,講天下大事,大家共識的歡樂,老百姓受用不到;老百姓只能受用政治安定、夜不閉戶的歡樂而已。阿彌陀如來的微塵相海身,一般說是八萬四千相、無量隨形好,是智慧最殊勝的表法;此相亦徧法界,就是說可以讓法界的登地菩薩受用。再者「方便聖居土」就是二乘受用的淨土,此土是發大菩提心先斷見思惑的行者所受用的淨土,這是更外圍的受用,好比說是堯時代的地方官吏來討論政治,君臣歡樂一堂,這個就是「方便聖居土」,尚非走到內圍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功夫越高越能去受用殊妙的境界,一路一路這樣走進去;功夫越高的時候,對方的好你越能體會。所以完全都是唯心所感,我們心靜到什麼程度就會感應人家什麼內涵,一定可以感應得到。因此我們要過意境高的生活,還是過俗不可耐的生活,取決在於我。再者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此安樂土是凡聖同居土,也是阿彌陀佛的管區;就像堯時代的老百姓,他們只能體會聖人的執政不錯,政治清明、路不拾遺,而無法體會堯真正主政的內涵,聖人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用人的原則,如何知人善用,老百姓體會不到,只能在生活上享受種種的安樂,所以這叫凡聖同居土,聖人會和凡夫常常見面,但是凡夫還有待努力,才能體會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真的到實報莊嚴土的時候,各種成佛的秘密都會顯現,如同善財童子進入彌勒樓閣的時候,此樓閣含藏與顯現毗廬遮那佛性海的全部功德。在凡聖同居土與凡夫共同生活的阿彌陀佛是大乘根界身,界就是十八界(凡夫世界),根是大乘的根(大乘的心),整個大環境是阿彌陀佛和凡夫在一起,但是凡夫除非心境要提升,才能進入到方便有餘土和實報莊嚴土;因此我們越學越多的時候,我們的看法才能越來越深入,到最後你很清楚的知道佛淨土要如何設、要如何利益眾生。在凡聖同居土中的阿彌陀佛除了是大乘根界身外,還示現到十方去接引眾生,此形相我們比較可以接近,就像堯對老百姓只能表現平民的風範,天子的威儀他無從表現,因為眾生體會不到那裡;事實上治國你不能光和,還要有威勢,佛家講的是四威儀,乃至三千細行八萬威儀,此種英姿可以雄鎮九洲。有一幅畫是唐太宗接見西域酋長圖,你只要看到唐太宗坐在那裡的威勢就知道這個國家非常強盛,還有一幅圖是堯去拜訪舜的時候,舜正好躬耕於田畝,堯站在舜前面那種穆穆巍峨,一般凡夫只見到帝王親民和藹相(十方化往生)。

以前  雪公老師曾經考大家,阿彌陀經所言之淨土是在四土中的那一土?阿彌陀經當中講到供養十方佛後,還至本國飯食經行等,可見是人天境界,既是人天境界,那就是凡聖同居土,整部阿彌陀經,沒有說方便有餘土,也沒有講實報莊嚴土以及常寂光淨土,可見講阿彌陀經是為下根人說,然往生凡夫可以得到阿鞞跋致以及一生補處的成就,換句話說可以讓下根人得到最上根的受用,所以說淨土法門:理是秘密藏(秘密到只有佛能說清楚),事是大因緣(因緣大到凡夫可以受用佛果的安樂)。以前在研究教理時沒有善知識指點,這種書即使看多也看不到重點的所在。

在頂禮每一尊佛時,最後都有一句「法界諸佛」,換句話說,我們在拜每一尊佛時不要覺得佛很孤單、可憐等著我來拜,我若不拜,他孤單坐在那裡沒事幹,其實每一尊佛都是法界,在法界中只要眾生需要,他都能隨眾生意現起,度化眾生非常忙碌,來此則是百忙中為度我而來。故我們可以如此推理,佛智的所在就是佛身與佛語的所在,否則佛的身、口、意不搭配;即有過失,如何能成就十八不共法?而吾等現在就是身口意不搭配,廣欽老和尚曾說,若我們想去美國,則心去了美國但身體沒去,身口無法配合,因為煩惱障蔽了我們的通力。法界諸佛即是佛智慧的所在就是身語意之所在,而佛的智慧可以緣法界,故其身可法界,語亦法界,謂之常住十方佛。而吾人看不到佛,是因為沒有常住真心,沒有常住真心自然感應不到常住佛、常住法與常住僧。

一心頂禮。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阿彌陀佛。」此出處可參考《龍舒淨土文》,何以有如此多的同名阿彌陀佛?有大因緣故,好比賢劫千佛,為何此賢劫有此千尊佛應世?理由何在?乃其過去因地修行菩薩行時互為眷屬,所以我們不可以小看眷屬的力量,好比大家每個星期見面,不要小看這種因緣,我們因為對未來的事情不知,眼前的事情也看不懂對未來的影響,賢劫千佛乃過去行菩薩道時一起造共業,故感應此賢劫次第成就來利益眾生,佛事門中一舉手、一投足、一動念,未來的果報都是不可思議。這些同名阿彌陀佛亦是同時造共業,同時要利益眾生,特別勸進眾生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淨土,故我們誦念其名號可以盡除往生的障礙,並得到這麼多佛的護持,更能助成我人破迷啟悟、離苦得樂、往生西方、圓成佛果。

一心頂禮。六方諸佛。阿閦鞞佛。日月燈佛。無量壽佛。燄肩佛。師子佛。梵音佛等。徧法界諸佛。」頂禮淨土三寶之後,此時頂禮擁護西方淨土的六方諸佛,也就是彌陀經上所云的六方諸佛,彼諸佛等出廣長舌相,覆三千大千世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彌陀法會包括了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佛菩薩,還有六方諸佛出來讚嘆,我們在拜淨土懺時對淨土三寶之禮敬,現起淨土,求受淨土法門,去除往生障礙,積聚往生順緣,未來能往生成佛,並利益無量無邊有情。所禮敬的六方佛,第一尊名為阿鞞佛,義為不動佛。身口意不動是對生死世界種種染緣的不動,並非連往生西方、成就佛果的心都不動,若如此則變成一灘死水、毫無功能。日月燈佛之「日」指勝義菩提心(現證空性的智慧為菩提心的助伴),「月」指世俗菩提心,「燈」乃合說日月,即菩提心的成就相。燄肩佛之「燄」指智慧火燒毀一切煩惱,煩惱是我們的垃圾,但是我們每天所造的煩惱卻是無量無邊,無始劫來到現在所積的煩惱、惡業若有體相,則盡虛空法界都撐破了,「肩」即是一種承擔,是一種對無盡眾生成佛大業之承擔;師子佛,指其說法群魔喪膽,因具足四無礙辯(法、義、辭、樂說)的行相。如果我們將佛名所詮釋內涵當成修行的所願境,那真是善用其心。四無礙辯中的「法」是能通達世出世一切法,「義」無礙辯是能通達法所詮釋之義,「辭」無礙辯是能通達各種方言,「樂說」無礙辯即是由悲心策動而樂於說法。梵音佛之「梵」為清淨意,乃指聲音從清淨意出來,最清淨的言語從最清淨的心出來,佛語無過,十八不共法當中「口無失」,此乃唯佛獨有,不與菩薩共,不但無有過失,也能彰顯清淨的德行,以上是禮拜六方諸佛。

我們在禮拜誦念這些佛名時要有三個決定見:1.念此佛名時即與此佛結下殊勝的法緣,彌陀佛經云,稱念這些佛名,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即念名號和這些佛結緣,可得往生的護持、或護持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不退轉。2.啟發自己了解成佛的內涵,每一尊佛的名號就代表佛某一部份的內涵,所以有一天我成佛的時候就具足這些全部的內涵,說法的時候群魔喪膽、威勢大、心行清淨、梵音宣流、有承擔、有智慧、壽命無量等等,這些都是佛的證得,所以你越念這些佛名,你越高興,他幫助你了解佛德的全部。3.讓我們體會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所以宇宙是和諧的,不論你到那一個佛淨土佛都歡喜,甚至到西方淨土佛更歡喜。

念到每一尊佛名,要產生很踴躍的心態,比如念到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稱念佛名品時,覺得地藏菩薩為何要介紹這麼多佛名?其實介紹這麼多尊佛一來為了令我們與這些佛結甚深法緣,二來藉著佛的本願功德力清除所有修道上的障礙,佛名有通盤的加被,也有特別的加被,例如有的佛名對治戒墮的力量最強。

以上將西方淨土有緣的佛頂禮完後「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阿彌陀如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此句有多層意思,或歸結阿彌陀佛,並以阿彌陀佛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只阿彌陀佛,其實每一尊佛都可以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能令一尊佛歡喜就等於讓十方三世佛歡喜,能得一尊佛加被就等於十方三世佛一起加被。如果一尊佛無法代表十方佛的話,表示一尊佛所證悟的真理和十方佛的看法不一樣,如此說來,誠如  雪公老師云:難道真理有兩個嗎?明心見性有兩個心性嗎? 如此則出現無窮的過失!佛佛道同是說每一尊佛看法都一樣,沒有一尊佛例外。例如娑婆世界目前的因緣是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的看法都一樣,不會有另一尊佛跑來示現成佛,大家的角色都是來擁護釋迦佛,宇宙間就是這樣才最和諧。(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