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啟蒙園地-十四講表

十四講表(三)

 傳瑛

第一講表(乙、丙)

 

   

 


古時在阿槃提國,有一位富翁,家財萬貫,可是卻很吝嗇。家中有一位年長的婢女,富翁對她尤其刻薄,不僅給她穿破爛的衣服,而且很少讓她飽餐一頓,甚至還會鞭打她。老婢女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她很想早點脫離這世間種種苦的折磨,可是眼前又死不了,真是覺得很無奈!有一天,她拿了一個瓶子,到河邊取水。想到自己淒涼的身世,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這時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尊者剛好經過,在瞭解她不幸的遭遇後,悲憫地告訴她:「你如果厭惡貧賤,為什麼不賣掉它呢?」「貧賤可以賣嗎?」婢女很驚訝地問。「貧賤確實可以賣。」迦旃延尊者說。「要怎樣賣呢?」老婢女又問。「你可以用『布施』的方法賣掉貧賤」迦旃延尊者說。「可是我身上唯一能布施的東西就是這瓶子,但這瓶子是主人的,不是我自己的!」老婢女說。「瓶子雖然不是你的,但是你可以將瓶子裡的水布施給我。」迦旃延尊者說。老婢女一聽,非常高興,馬上以非常恭敬的態度將瓶子裡的水布施給尊者。

 

 

由於供養僧寶(指迦旃延尊者)的因緣,尊者為她授持三歸五戒,當天晚上,老婢女就在自己居住的破舊房間裡往生了。第二天早上,主人見到她已去逝,非常生氣,把她的屍首投棄在森林裡。因她供養、皈依及受戒的功德,往生後她的神識投生到忉利天,生為天子,依著天眼通,他看到自己前世被丟棄的遺體,於是便和天宮的眷屬,從空中撒下天花,覆蓋在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雖然有種種障難,只要依著佛陀教授的方法確實去做,這些障難都可以消除,如同貧賤可以賣掉一樣。

世間之所以會有障難之產生,主要是來自兩方面:一是錯謬的人生觀,一是錯謬的宇宙觀。人生觀就是指我們本身種種煩惱,以及因本身煩惱所造的苦因及所受的苦果;宇宙觀就是我們本身所依存之環境,包括時間與空間。

人生觀內涵可就「當前所受」及「當前所造」加以說明。

「當前所受」是指我們現在所遭受到的種種果報。第一是眾苦,在「無常經」上說:人生有三件事是不可愛,是不可念、是不稱意、是不光澤,如來出現於世就是要幫眾生解決這三件事。那三件事?就是「老、病、死」。唐朝善導大師曾說「看看雞皮鶴髮,漸漸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人老的時候,體力不堪,食之無味,心力也弱,做任何事皆不起勁,病時更是苦不堪言,而死的苦,在佛法上比喻如生龜脫殼,神識要離開身體時,有如硬把活生生的烏龜身體與連身的殼扳開,這比喻尚淺,真正的死苦比這苦更甚千百倍。眾苦的根本就在「老病死」,只要解決了這三種苦,世間眾苦也一起解決了。

第二是不自由。我們往往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我們的身心是受自己支配。事實上,眾生的身心是被「貪瞋癡」三毒所束縛,而無法自由,如現在我們受人辱罵,感到非常生氣,此時看看你能不能作主,轉生氣為笑容?很難!是吧!無始劫來,我們身心都是煩惱情緒的奴隸,而非主人。身心的不自由雖然沒有像有形的牢獄將我們關起來,但它卻是將我們繫縛在生死輪迴中,不得解脫的無形牢獄。

第三是不平等,什麼是「平等」呢?平等是希望每個人都一樣地漂亮、一樣地聰明、一樣地富有、一樣地有才幹……,但事實不是這樣!人有智愚、美醜、善惡、貴賤、富貧、壽夭等種種的不平等,為什麼會不平等呢?這是因為生前所造的「因」不同,果報也就千差萬別。有些人非常的有錢,是因前世喜歡布施;有些人很聰明、很賢能,是因前世愛讀好書,又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若前世不犯偷盜,則這世心地就會光明正大;若前世有修忍辱、很有度量,則這世就會長得很莊嚴;若常幫助別人,則來世也會常常得到別人的幫助而功成名就。

再講「當前所造」。前面所說種種煩惱,就是無形的縛具,常常綁得我們苦惱不已,而推究煩惱的根源則在於「自我」的執著,對人、事、物全以「我喜歡」或「我不喜歡」而加以分別。如對我喜歡的事物,就起了貪,對我討厭的東西,就起了瞋,不相信因果,就起了癡,因貪瞋癡煩惱造了惡因就是遭受種種不平等的果報。「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因為不知道果報的可怕,所以隨意造惡因,至果報現前,已是後悔莫及!菩薩知道因果的道理,所以對因地的造作非常地謹慎。

除自身煩惱會障礙眾生身心不得安然外,眾生對所依存環境的不瞭解,以及執著也會帶來種種的苦惱。以自身來說,主要分食、衣、住、行、育、樂六個方面;就食而言,小朋友最喜歡的冰淇淋,它的口味就不勝枚舉,如香草、巧克力、草莓……;以衣服而論,種類繁多,如背心、洋裝、長褲、短褲、毛線衣、外套……,若論其質料,那又更多了,更不用提其他住、行、育、樂的內容了!看看我們身邊的事物就有這麼的多,若再擴大眼界看看整個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是廣大無邊的宇宙,那種種千差萬別的「森羅萬象」,眾生更是不知!

宇宙森羅萬象主要以三方面來說:(一)惡難遣:一般人不懂佛法,遇到逆境,只會怨天尤人,這個惡就很難排遣;反之,瞭解佛法的人,就知道該用什麼方法排遣逆境。如想遠離貧賤,就須多隨喜他人的布施,並出力幫助他人完成善事;不想住在沙漠地帶,就要說真實語,避免惡口、兩舌;想長壽健康,須多護生、放生;總而言之,不想得到惡果,就要從因地做起。(二)好難求:眾生都想美貌、富有、高位,但往往事與願違。其實這些並不是求不到,只是眾生求的方法不對,因為他們一昧地造惡因,卻想得樂果,無非是緣木求魚,終究是任何樂果也得不到!(三)得易逝:好的果報現起時,為什麼不能持久?因為不懂得惜福。若一餐飯,只需五十元,可是有的人卻很浪費吃滿漢大餐一桌一萬元,就如把銀行的存款,大把大把的花掉,花完了,就變成一無所有的乞丐。

眾生所依存的宇宙環境最複雜的是「人情事理」。此亦從三方面來說:(一)情多異:人情的變化是很微妙的,如兩個朋友很要好,整天溺在一起,話說個沒完,卻可能因小小的誤會而反目成仇;或者從前彼此皆不喜歡對方,可是現在卻因利害關係,而變成好朋友。這就是佛法上說的「怨親不定」。現世如此,三世因果更是如此。以前有一位阿羅漢看到一個人手抱小孩吃魚,蹲在身邊的狗想啃主人丟掉的魚骨頭,卻被主人狠狠地踢了一腳。羅漢看到這一幕,驚覺業力真是不可思議!因手抱的小孩是這個人的仇人,而這個人前世的父親因以捕魚為生造了不少殺業,此世變為他口中的魚,而他前世的母親因對家庭愛戀不捨,投胎為他身邊的狗,替他看家。眾生世世都在演這種「怨親不定」的戲碼。既知怨親不定,我們就不應該依自己的情執,對不喜歡的起厭惡,對喜歡的起溺愛,而應該珍惜當下的每一個緣,把每一個緣皆轉為善緣,因給別人快樂,就是給自己快樂。(二)事多變:古人講求禮教,從居家、在校、處世等皆有軌則可循,而禮的內涵就在於尊重別人,當我們尊重別人時,別人也會尊重我們,因此辦事皆講信用;但現今的社會、不僅不講禮,電視一打開,說的多是綺語、惡口、兩舌、妄語,污染人心,也驅使依人心所辦的事更是變化莫測。(三)理多秘:這裏的「秘」並非秘密不可言,而是說人事的多異多變,其中必有因果,但能了知種種因果變化的只有佛。雖然如此,眾生只要深信因果,造善去惡,漸漸地會對人情事故有所通達。

人生觀與宇宙觀就是佛法教導眾生所要覺悟的範圍,而這範圍包括空間十方與時間三際。十方三際所有事物,雖各存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但彼此卻互為因緣,互相影響。譬如地球上國與國之間雖各自獨立,但某一國發生重大的經濟或政治問題,均會產生連鎖效應引發國際問題;又如地球與太陽雖然距離很遠,但太陽外表因燃燒溫度較低部分所形成「黑子」,會影響地球的磁場,使衛星通訊受到干擾。再者,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際的眾生亦有彼此相互依存的環境,如古今有不同的政治風俗,六道眾生有不同的身形、壽命及享用的物資等。

現今天文學家認為我們所依存的銀河系約有一千至二千個太陽系(我們所居的地球僅是其中一個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而已),而宇宙約有一千至二千個銀河系,這麼廣大之宇宙,已夠令人歎為觀止!但以佛法而論,空間十方乃「推之無盡」,沒有邊界的,既然沒有邊界,則有無量無邊的銀河系,此外,時間也是「澈之無窮」,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而此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所有的空間、時間的種種因緣變化,惟有佛能知,且如觀掌中手紋那麼的清楚,這是因為佛已證悟心性,得一切種智,所以無一事不知,無一事不辦。這才是真正支配人生宇宙的大自在者。

看到這裏,我們是不是應對佛生起敬慕之心,甚至想跟這位大導師好好學呢!(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