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啟蒙園地-心靈成長營返班活動報導-九二年三月各班返班記事

明道班

 心在

上個月本班以「用心打造新希望,用心度過每一天,用心作好每一件事,為課程主軸」,讓小朋友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滿令人期待的希望。這個月看到孩子踏入校園的腳步,多麼地氣宇昂揚,臉上不斷浮現愉悅的笑容,陽光般的神采亦亦,揭開了返班課程的序幕。由於班上學員異動,因此幾位二年級的小朋友從本月起加入本班行列,儘管他們難掩羞怯陌生的心情,但不久隨即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和樂融融。

導師時間先以一則幽默的寓言故事做為觀修,說明感恩不只是老生常談,更應藉著實踐來體會其內涵,所謂「感」是感謝,感謝父母師長、親朋好友乃至社會上所有的士農工商,「恩」則是報答其恩,這是因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當我們既不能離群索居,也無法孤獨一生時,必然得到許多社會大眾的資助,心中一旦生起了感謝,便會自然而然的報本還恩!俗諺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原來每一期的生命都如同大地土壤一般,當我們以清淨無染的身口意,播下良善的種子時,未來花開之後,便能結出美好的果實。而且因果循環的道理確有其事,也許眼前所種下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善,但是未來結出美好的果實,卻會增長廣大而令我們難以想像。

導師引述佛法中的十善,作為小朋友播種善因的方法。所謂十善,即涵蓋了身口意三業,也就是身三(不殺盜淫)、口四(不惡口、妄語、兩舌、綺語)、意三(不貪、瞋、癡),為配合常禮舉要,本月先就口四的部分予以討論;處世篇第一條:「不道人之短,不說己之長」,待人以寬、律己從嚴,多包容他人的過失、欣賞他人的優點;多檢討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保有謙謙君子的風範。本月?禮舉要的進度為處事篇二至七條,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語往往是吉凶禍福的關鍵,用心說好話,不但能夠幫助他人、利益社會,更可杜絕自己造下口業的惡緣。美好的言語彷彿口吐蓮花一般,芬芳高雅的氣息、處處受到歡迎。不妄語即是培養真實心,待人以誠、處事以真,光明磊落、剛正不阿。不惡口即是培養柔軟心,從言談中學習如何包容與忍辱,面對逆境考驗時,不以粗暴的言辭傷害他人,好好焠煉自己的修養。不兩舌在於維繫和睦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避免無端生起的人我是非。不綺語即是培養安定心,不說虛偽逢迎、矯柔造作的話語。而謙虛的展現可以說是不妄語的另一面,導師提醒小朋友,不以高傲自滿的態度矜誇自己的長處,如同愈是飽滿的稻穗,愈是姿態卑躬。

「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倘若家規遭到破壞,外人知悉後,必然會用輕蔑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家庭,此外家中內務不宜告知外人,以防危險發生。「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古人言:「躁人之辭多」,一個聒躁、喋喋不休者易遭人反感,而「吉人之辭寡」,若將精、氣、神收攝一處,則能心思安穩、神清氣爽。曾國藩云:「寡事欲以養精,寡語言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 一切吉凶禍福皆由言語而來,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我們可以用口宣說佛法,行法布施;同時口也能行無畏布施,見到他人惶恐憂惱,一句安撫寬慰的話語亦是功德無量。論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一句不得體的話,雖然只是很快的脫口而出,其中的過患卻是十分廣大。孔子當年習禮,於社稷廟前,見到一尊白絹封口的金人,其背後還刻了銘文,原來這是提醒我們,謹言之道不可不慎!君子守口如瓶,瓶腹雖廣但其口狹窄,一個真正有有內涵、有學識的人,必不輕易妄發議論,是以不招災殃故。

「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則是將心比心,慈悲寬厚的具體表現;「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小人之交,其甜如蜜,真正的道義之交細水長流、恆常持久,反而是小人之交,盡以利害權衡,雖一時其甜如蜜但時過境遷,彼此利益產生衝突,先前的交情往往煙消雲散,如果不幸與人絕交,應存寬厚之心,萬萬不可橫結緣,造成更大的傷害!從前燕國大將樂毅,奉君主之命攻打齊國,戰事起先十分順利,然而最後卻有即墨、莒城一直攻堅不利,齊國於是派使臣前往燕國挑撥離間,惡意中傷樂毅,指他對燕王不忠,懷有叛心,樂毅立刻被燕王調回,並撤其將領之職,樂毅自知無法獲得燕王諒解,在離去前,寫了一封信給國王,留下「絕交不出惡聲」的名言,寬宏大量的樂毅,事後並未對國君懷有任何的怨恨,也沒有四處散播君王的壞話,因為他明白「冤家宜解不宜結」的道理。至於「不污辱人,不向人開玩笑」則有「不食嗟來食」的歷史故事警惕我們,日常生活中,學習以平等心待人、彼此包容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