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啟蒙園地-心靈成長營返班活動報導-唐詩賞析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
心在整理
●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
—|——| ——||— |——|| |||——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 ——||— ———|| —||——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長安何處是。遙指夕陽邊。
劉長卿,字子房,河間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唐肅宗至德宗,為監察御史,但因「剛而犯上,兩遭遷謫」。第一次遷謫在至德三年春天,由蘇州長洲縣尉貶為潘州(今廣東茂名縣)南邑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曆八年至十二年間因被誣陷,由淮西鄂岳轉運留后被貶為睦州(浙江建德)司馬,官終隨州剌史。以詩馳聲上元、寶應間,其詩多寫政治失意之感,亦有反映離亂之作,善於描繪自然景物,設色清淡而情意深濃,最宜緩緩味之,為大曆十才子之一,長於五言詩,權德輿嘗謂為「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傳世。
「清明後登城眺望」乃詩人於清明過後登上城樓眺望四周景色,有所感想而作的一首詩,全詩以清明、寒食二節為主要取材背景。據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照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在這個時候,顯得格外清明而潔淨。」清明乃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正由於春暖花開、草木蓬勃,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自古人們喜趁著風光明媚的時節,出外踏青、遊覽各地,以達調劑身心之目的;且中國人因著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固有美德,在唐朝時即有寒食掃墓祭祖的習俗,而歷代相衍成習,至今清明仍為祭祖、上墳、踏青、掃墓以表孝思的重要節慶。
清明、寒食二節大有焦不離孟之勢,其實它們是兩個獨立的節日,寒食節大約在清明前一、兩天左右,依照傳統習俗,寒食節這一天,歷代君王頒有嚴格的禁令,全國百姓不可舉火烹煮食物,因此家家戶戶只能品嘗一些預先準備的冷食,而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涼糕點心以及春捲潤餅,也就應運而生了!寒食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以介之推的故事最為感人。
話說春秋時代,晉獻公寵幸愛妃〜驪姬,並且因為誤信了驪姬的謠言,以為太子申生意圖謀反叛變,同時又擔心太子弒君,竟然逼迫親身骨肉走上絕路,太子的胞弟〜重耳,明白自己也很難置身事外,於是帶了大批臣民潛逃海外,在流亡的艱苦歲月中,有一位名為介之推的大臣,自始至終追隨公子重耳,也因此特別受到倚重信賴;有一天,公子重耳因為不堪長途跋涉的辛勞,體力不支而染上疾病,氣息殘喘幾乎危在旦夕,介之推忠心耿耿、隨侍不離,又因護主心切,竟然咬緊牙關,割下腿肉煮了鮮湯供奉給主人品嚐享用,後來重耳知悉內情,感動不已地對介之推說:「您如此待我,我要如何才能報答這份恩情呢?來日必定不忘前情,以報救命之恩!」介之推回答:「不求公子的回報,只望公子記得我今日割肉事君的一片忠心,日後能夠多多關心百姓疾苦,做一個清明的國君。」後來,公子重耳與隨從們在國外流亡十九年後,在秦國的協助下,返回祖國順利取得政權,並如其所願地登基為王,史稱晉文公。即位以後他冊封了當年所有曾經跟隨他流亡、同共患難的功臣們,卻唯獨遺漏了介之推一人,而介之推認為文公的成功完全出於天意,從此和老母隱居綿山、過著深居簡出的平凡生活!晉文公後來心生愧疚,決定迎請介之推回朝任官,但介之推避不見面,文公於是派眾人搜山,卻遍尋不著介之推的下落,當時有人建議,放火燒山便可讓孝順的介之推攜母出山,這場三天的大火,讓綿山化作焦土,但介之推卻抱著一棵大柳樹,被大火活活燒死!晉文公內心悲痛非常,為了彌補這份深深的愧疚,便將介之推安葬祭祀、永懷追思;並通令全國上下,每年到了介之推的忌日,必須嚴禁煙火,以哀悼介之推的喪亡,此乃寒食節的由來。寒食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已變成一個令人遺忘的節日,其實吾人亦不妨在清明前後仿古人寒食禁火的遺風,嚐一下冷粥糕餅…,此對日常飲食講究的現代人而言,或許可重新體會一下介之推淡泊名利的願望。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詩之起聯先記時令風景,為全詩之綱領。劉長卿於清明時節過後,登上了城門,遠望旖旎秀麗的錦繡河山,佇立在城牆上,靜靜欣賞著城外宜人優雅的風光,迴視周遭,映入眼簾的是橫臥在漫漫遙遠的前方,層疊起伏的山峰脊嶺,爭嶂而上的顛頂盡覆渺茫的氤氳嵐煙,一巒巒翠山聳入雲霄、直達若無邊際的蒼穹;一朵朵浮遊的白雲徜徉在藍天的懷抱,構成這一幅美侖美奐、如詩如畫的彩繪勝景。起聯首句率先點出題旨,以清明之後作為全篇時序的背景;接著由次句眺望雲山的美麗風光,開衍出頷、脛聯更為賞心悅目的宜人景致。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頷聯直寫清明後城內風光。古代朝廷制下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節,春天二十四番風信花,以梅花為首,開至荼蘼花事終了,三月初之清明正是百花齊放的日子,直到每年榖雨(三月中旬)之後,原本繽紛多采的百花便逐漸凋零枯謝。詩人登城眺望之際雖值清明之後,但未過榖雨,因此百花依舊齊放而競相爭奇鬥豔;萬戶人家於寒食禁火律令解除過後,紛紛更換木薪,燃燒取火,據馬融注:「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夾,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古人極為重視大地環保和自然生態,為顧及草木生長,一年四季皆以不同木材作為薪火來源,各朝皆有政令,如唐時賜百官新火,特別是在寒食節過後,率先由皇帝親自換木點火,再透過各地州吏傳遞薪火至百姓人家,頓時可見萬戶屋簷縷縷炊煙而上的恬適景象,可說是別有一番風味。頷聯所描述的風光直接烘托出清明過後的情狀,並且勾勒農舍莊稼溫馨祥和的氣氛。「舊」與「新」為此二句之詩眼,「如舊」是因經過花朝而百花依然盛開,「新煙」乃以其經過寒食禁火,而家家戶戶抽換新柴也。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脛聯乃憑高望遠之境,特以「遠」字傳神地引動作者思緒中無限的慨然,正可謂景中含情,從登城之處俯看,大地經過長時的冬眠,此時無垠的曠野中青草初長,遼闊的大地盡覆在一片嫩綠之中,一改黃土塵泥的風貌,無限的延展裏盡是青青草色。而一條彎蜒的江水漫漫長流,遠處與天空相接,江天一色中早已分不出涯際,緊緊相依至無窮的天邊。詩仙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也曾對這種水天一色的勝景有著極為傳神的著墨:「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此江水漫漫和天空融為一體的景致,向來給人飄渺悠遠的空靈感受。此聯皆詩人憑高所見城郊清明後的景緻,然心有所思,故即景生情而發出無限的感懷。
「長安何處是,遙指夕陽邊」,結聯收攝詩旨,方是劉長卿詩言志之處,原來所有美好的景色無非彰顯詩人心中的牽掛和感慨;原來盡其所以的看,所想見的無非是長安之人事物,而長安正是京城國都之所在,更是君王之所在,劉長卿儘管遭逢貶官的命運,但仍懷有 「思君不思鄉」的恢宏氣度,此處以「長安」 暗喻國君,原來國君才是詩人所想望之人,國政是其所擔憂之事,而社稷百姓更是他所關注的焦點。故詩人登城眺望,倚著城牆瞻顧思念的是遙遠的長安,其思念之心正如草無空地般,是寸心無間的,而藉詩寄情、托物寓意,來表達其思君之情無時而斷,無限的憂思,宛若叢叢春草,深植在等同大地的心田,於每一個朝晨,綿延不絕; 於每一個夕暮迴旋縈繞!然其內心雖一片赤誠,但自己只不過是遭朝廷貶謫之人,始終得不到皇上的器重和賞識,就在孤獨流放的歲月裏,嚐盡孑然漂泊的際歷,昔日君臣之間的風雲際會也似流水般漸行漸離、日益疏遠了。
故「長安何處是?」身處江南之地,站在睥睨(城牆)前,只見雲山而不見長安,長安遠被雲山所阻,更遠在天際之外的夕陽西沈之處,其實讓詩人最掛念痛心的正是日益下沈的國運,以及小人當道而忠臣卻遠在天邊的無奈,結聯可謂春秋之筆,以 「夕陽」 來評議聖明英睿的皇帝早已不復存在,由登城高處眺望西天,凝視這一輪火紅般的落日,復以褪盡光彩、僅存餘暉的暮色,比喻出日薄西山的朝政以及逐漸走向衰頹的國勢。無一字言愁,而憂國憂民的愁緒滿溢於詩中,極其溫柔敦厚之意。
隻身流蕩蠻邦,獨自逐放異地,雖有愁悵但也徒呼奈何?詩人逢時興感,由詩文的字字句句表述所見之美景,實乃以勝景抒發內心的感情,所見皆若有所思,若有所思而眺望風景,再以其所見,寄其所思,全詩「境中有情、情中有境」,予人讀後「發無限之深省、興萬千之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