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社論

中秋望月話圓滿

 本刊

中國三大節日,中秋節是其中之一,源自於先民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於中秋節起義,後建立明朝。以後中秋節成為重要節日,家族團圓話家常,其意義不亞於過年,所謂中秋節月圓人團圓。月亮在我們中國,不論詩人對他有濃厚的感情,普遍的大眾也對月亮充滿了感情,特別是在中秋節的時候都有望月的感想。在中國詩人對月的感想當中,有的是表達對古人的思念,如李白《月下吟》乃抒發對古人謝朓遭遇之感慨。亦如杜甫的《月夜》是對家人的思念,更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如《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詩句中「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對兄弟的懷念。以及《對月憶元九》是對朋友的想念。詩人藉著月亮或盼望國家政治清明、或盼望人世圓滿、或盼望親人團圓,以月亮的圓滿來興起希求人世間的圓滿,雖然是藉著詩文來描述個人心志,但講出的是大家的心聲,所以這些詩文能流傳千古。然遺憾的是,這樣的企盼大抵是不能實現的,雖然企盼政治清明,但是往往朝代是混亂的;希望家庭是團圓的,但是往往卻是在戰火當中分崩離析;希望人的團圓能夠無盡的相續,可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不可能的。

人世間有很多的不圓滿,雖然望明月希望它(有情世間)是圓滿,可是往往所顯現的都是不圓滿,為什麼呢?因為那是有情業力的顯現,既是業力的顯現即無法自己作主,雖然善業可以顯現快樂,但是無始劫來我們是惡業重於善業,所以往往是苦多樂少,又因為是善惡夾雜,所以是苦樂相間,又因為是愚癡無明未對治,所以顯現的快樂是以苦作為本質,如此說來,整個娑婆世界是一個不圓滿的世界,在不圓滿當中,我們內心的渴望是想要圓滿,試問要如何圓滿呢?

第一因果的顯現是圓滿的,弘一大師在入滅之前寫一封信給夏丏尊,他說九月十四日即將遷化,「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事,廓爾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花枝春滿是說在百花盛開當中,即知道春天早已來臨,以月亮的圓滿代表天心是非常圓滿,何謂天心呢?就是因果報應(天理)。弘一大師在入滅之前,他以最圓滿的看法來面對人世間,什麼是最圓滿的看法?就是因果之理。在每一個人身上所表現的因果最為圓滿,譬如我的少樂一定是從微少的善業增上而來,我的少苦亦是從微少的惡業增上而來,絕無可能由惡增上為樂、由善增上為苦。龍樹菩薩親友書裡面提到,若尋覓從微少的善增上為痛苦是了不可得、從微少的惡得到快樂亦是了不可得的,因果的表現最圓滿,是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即是聖者也是要斷惡修善,即便微少的惡法未斷,即便是證果的聖人亦要受痛苦的,故菩薩畏因、眾生為畏果。若是因已造了,不論是凡聖、權勢的有無、地位的高低,任何的善惡都會引發與善惡相應的苦樂,絕對不會有微塵許的差距,這是非常圓滿的,以上是因果的圓滿。

第二、是心意的圓滿:當我們普遍觀察眾生的痛苦,產生欲拔其苦欲與其樂之心,欲與其樂是希望給他成佛的快樂,拔除苦不但是要助他了分段生死苦甚至是了變易生死苦,希望眾生所得如是之心意是圓滿的。

為什磨希望眾生所得如是呢?乃觀察眾生無始劫來對我有大恩德,不但做過我的父母,乃至日用平常的受用、禮儀的瞭解、正法的認知以及修學的成就,都要靠眾生的扶持。即便修學六度成就佛果大樂的菩薩,也必然會想著,沒有眾生的苦難那有我的悲心與布施,沒有眾生顯現的惡業那有我的持戒,沒有眾生對我的傷害那有我的忍辱,沒有眾生的懈怠那能警惕我精進,如此說來,原來我佛果的安樂都是由眾生而來,無一絲一毫由自己而來,全部是由眾生而來,殊勝的快樂既是由眾生而得,眾生是一個大恩大德的形相,所以幫助他得到圓滿的受用、圓滿的快樂、圓滿的果位,是我內心的企盼、唯一的希望,這樣的心意是一種圓滿的心意,這也是在世俗當中應該追求的圓滿。

我們不要在無常假象當中去尋求虛妄、不可得的的圓滿,因為世間法的體性空寂,顯現如幻,如在水中顯現月影,看起來水中好像有月,尋覓之則了不可得;在太陽光的反射中不遠處看起來好像有一灘水,這一隻口渴的鹿跑去飲時,發現根本沒有水,以上譬喻等等,都代表世事體性空寂顯現如幻,尋覓他的真實性了不可得,所以不要說追求世間的圓滿是辦不到的,即連世間的真實性也無微塵許可得,連一絲一毫的真實都沒有,既是如此,我們不要去妄追世間的圓滿。在這無常的虛妄世相當中,應該努力去追求內心的圓滿,以菩提心的修學、生起來代表內心意樂的圓滿,並且在修學過程當中,也要有一個圓滿的走向,比如說天台的六即佛裡面,理即、名字即就是一個對真理的學習,理即佛是我們雖具的佛性,但未好好的開發;名字即佛是已善巧的學習教法,忽然瞭解心性的可貴以及如何開發心性的方法,喻如抬頭看天空的月亮,雖然知道月亮的位置,可是還是烏雲密佈看不到月亮,理即是不知道天空有明月,名字即是抬頭望天空的時候,月亮被烏雲所障蔽;到觀行即的時候烏雲已經慢慢地飄去,可是猶是看不到月亮,但是天空已經不是烏漆抹黑了,到觀行即的時候其實已經是隔雲望月,雲像薄紗一樣的矇住月亮,但是月亮的輪廓已經看到了;一直到分證即的時候,薄雲已經慢慢的去除,月已分分的現,經過十地的修學之後,親證佛果猶如滿月的現起,此時內心不但慈悲圓滿,連智慧都圓滿,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就是智慧修學次第的圓滿相。

一年十二個月每一個月的十五都有月圓,但是中秋的月圓最為殊勝,古人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因為秋高氣爽、天空清澈,顯現的月亮輪廓特別的明顯,這樣的月亮代表我們追求真理得到最圓滿的智慧,印光祖師也讚嘆追求智慧得到最殊勝的成就,其行相如何呢?曰:「慧風掃蕩障雲盡,心月孤圓朗中天」。智慧的風掃蕩障礙,障礙的根源其實是來自於無明我執,我們都會覺得世間有好多的障礙,人情世故的障礙,天災、地變、事業等等的障礙,殊不知這些障礙的源頭其實是內心的無明我執,當智慧的風掃掉了這樣的障礙,發覺到世間根本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呢?因為他的心意是圓滿的,心已沒有障礙,有了智慧就能通達人情世故、了知事理,無有障礙,障礙在眾生不在自己。所以佛菩薩來利益眾生每一期的因緣都非常圓滿,比如釋迦牟尼佛一期度化眾生十之一二度化成功,十之七八還是剛強難化,世尊度化眾生的因緣看似不圓滿其實非常圓滿,第一、釋迦牟尼佛具足慈悲心,心意是圓滿的。第二智慧是圓滿的,在每一個法行上、每一個因緣上都是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等等,十八種無過。第三、度眾生因緣圓滿,即使是這一期弘化,亦有未度眾生,然佛已累積度彼之因緣,或到第二世、或第三世乃至於百千劫因緣成熟,就能度他得解脫,每一世安排到這樣就是圓滿了。譬如某人要經過百千劫後才能夠度到他,眼前是累積因緣,這一生累積的因緣到這裡為止時,釋迦牟尼佛就示現涅槃,所以表面上看是沒度到他,其實在生命的長流裡面,已經把未來度化的因緣在眼前次第的成熟,眼前就只能這樣做,做成這樣就圓滿了。所以釋迦牟尼佛不只是心意的圓滿、菩提心的圓滿、智慧的圓滿以及度化眾生的因緣也圓滿了,這也是我們追求圓滿的境界。

所以當中秋節抬頭仰望明月當空時都可以這樣的體會(望月有感),也希望大家能夠在慈悲的引發、智慧修學當中,以極樂世界為成佛的環境,好好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好友聚會,在那裡壽命無量且能依上善好好的學習教法,因為不會起惑造業,所以不會有天災、人禍、顛沛流離以及死亡無常等等的困擾,沒有人生的八苦,甚至沒有三界的三苦,自然顯現的不只是心意的圓滿,甚至在事相上都圓滿了,絕不會有望月興感,兄弟離散各在一方,骨肉不能相聚等不圓滿。

時值中秋節之後,以月為主題祝福、勉勵大家,在這裡的修學皆能步步得到圓滿,且將所有的圓滿由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所攝持,因為阿彌陀佛就是宇宙間一個圓滿的表現,慈悲的圓滿、智慧的圓滿、神通的圓滿、道力的圓滿以及淨土的圓滿,度化眾生因緣的圓滿。所有的圓滿以阿彌陀佛彰顯的最為殊勝,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將這些種種的圓滿收攝成一句佛號,且為我人內心的所緣境,果然我們好好的念佛,剛才所說的這些圓滿,不難次第地顯現在吾人的心識之前,成為我們最美好的受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