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大德法語-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三十一)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九章

 道源老和尚

人命即在呼吸間

觀無常生出離心

憶念佛戒作資糧

修道能得涅槃樂

 

第三十七章「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此章重在戒律,不注重戒律即使常常講佛理,也不會得道。前章(三十六章)講有九種難,第八種發菩提心難,第九種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所說無修無證恐怕誤聽落入偏空,以為一切不著相才是佛法,連戒都不要持了,以為持戒就著相,如此則大錯特錯,所以三十七章,要特別告誡我們要注重持戒。

能稱佛子都是大乘弟子,大乘弟子能以荷擔如來正法,所以稱為佛子。「離吾數千里」吾是佛自稱,你(佛子)離開我(佛)數千里之遠,若能心裡常常憶念吾戒(你跟我出家,受我所傳之戒,而能憶念不忘),雖外相上離我很遠,不能常見我的面,但能常常憶念我傳授給你的戒,即使離我再遠,亦能得道。

一般聽經毛病是聽到前頭忘記後頭,聽到後頭忘記前頭,這就是我們聽經的毛病。即使聽經也喜歡聽空,因為持戒、修定太囉嗦、太麻煩了,以為一空一切空真好,所以聽見談空正合我意,前章云:內無所得,外無所求,非修非證,以為談空理不能著相,就什麼都不用做。又云: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也是不要著相,著相就錯,聽了覺得很對。但是到了本章(三十六章)要發菩提心,不但要發了菩提心,還要無修無證,無修無證就是不著相,不曉得不著相就是雖腳踏實地的修行而不可著相,不是不修行而是不著相。不修行以為就是不著相,那社會上不學佛的人不都成佛了嗎?

講空理的經,其中有金剛經是專講空,經文明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但錯會了經義,結果落了個錯大空,變成一切都空,結果是什麼也不要修,學佛法卻學到三惡道去,為什麼呢?因為不腳踏實地修行,不持戒、修定則煩惱不斷,順著你的煩惱,天天做些惡業,不墮到三惡道,還會到那裡去呢?

永嘉大師證道歌說的好:獲大空,薄因果,莽莽蕩蕩,遭了禍。獲大空就是一切不在乎的空,也叫做惡取空,不是善取空,是一切不在乎,是個什麼樣子?薄因果(輕視因果),管它什麼因果,一切皆空嘛!雖空(勝義諦),但非空掉因果(世俗諦),造惡業,一定不失苦果,縱然薄因果也無法把因果薄掉,造了惡業還是得苦果,莽莽蕩蕩遭了禍。莽莽蕩蕩也叫做莽蕩漢,現在粗氣話叫冒失鬼,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做,這叫做莽蕩漢。莽莽蕩蕩怎麼樣呢?你造些惡業,什麼都不怕,你什麼都不怕,你比閻羅王還厲害,然卻逃不出閻羅王的勢力,閻羅王一定要抓你下地獄,叫做莽莽蕩蕩遭了禍。

或云一切皆空什麼都不要著相,試問你這個道理從那兒學來的?答云:從金剛經學來的。你連金剛經都毀謗了(謗法)。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為什麼不要著相?因為一切相都是虛幻之相(約世俗諦),在這個虛幻之相,若能見到非相(以不見謗法為見到謗法之真實相)則是見到如來法身(勝義諦)。

須菩提慎重聽懂了(大徹大悟),不但在理上大徹大悟且在事上關心其他的眾生,恐怕領悟不到這層甚深的道理,所以須菩提說:頗有眾生聞是章句生實信否。頗有是輕易之事,此人聽聞「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章句,能不能生起信心?須菩提替眾生擔心,釋迦佛當下就阻止著說:須菩提,莫作是說。你不要講這個話,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才能與此章句生信心,不要說佛在世,有眾生可以生起信心,就是佛涅槃以後,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尤能生信心,連末法時代一萬年,過了九千五百年了,最後五百歲就是佛法的法運快完的時候,要是有一個佛子,能以持戒修福,此人對於此章句還能生信心,其福無窮。若云一空、一切空,以為不要持戒、修行,試問你此邪知邪見從何而起?若說是依金剛經而起,然依金剛經,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於此章句能生信心,試問持戒修福四字,是不是金剛經上說的呢?為何你沒注意到呢?若不持戒、不修福,金剛經上所說的空理,你根本領悟不到。所以修行是要腳踏實地的修,得把戒律持得清淨。

佛說法四十九年到了臨涅槃的時候,問諸大弟子還有什麼疑問要問趕快問,因為我(佛)要涅槃了,於是阿難尊者就請問,釋尊在世時,我們以釋尊為師,釋尊涅槃之後以誰為師呢?佛開示:以戒為師。我(佛)在世的時候,以我為師,雖以我為師也得尊從我的戒法,我涅槃時,你還能依賴誰呢?必須以戒為師,你要是不持戒,根本就是個無師之徒,你是沒有師父的徒子,怎麼能學得好。

佛說法四十九年,總綱即是三無漏學(就是戒學、定學、慧學),而佛弟子分出家、在家,皆須依著三無漏學而修學,目標都是開智慧,然所依之戒律有出家、在家之分不同,若受了在家戒則成在家弟子,若受出家戒則成為出家弟子,按戒學分為四眾弟子,要是你根本不持戒,只想修定開智慧,則不但不得定,也開不了慧。

佛經講得很明白,依戒生定、依定發慧,然以戒學為基本,若不持戒則無法生定、發慧,何以故?若不持戒則身、口、意都不清淨,一天到晚為非做惡,如何能生無上的禪定?無上的禪定若生起不了,如何能得到般若智慧呢?所以定、慧二學以戒學為基本,若不持戒而要修定開智慧是做夢,要把這三句聽清楚。你要是不持戒,即使作佛的侍者也沒有用。

第三十八章「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佛問出家弟子,人的生命在幾何之間呢?大家都知道人的命在百歲左右,也雖有活一百多歲的,大概都是不到一百歲,應該說人的生命在幾十年之中,這是一般人對生命了解。一般人若被佛問這樣的話,一定會說人的生命是在這幾十年之中,此時佛問這一個出家的人,他平常也知道人命不一定會活到一百年,或可活了幾十年,但因有修行的體會所以答說:數日間,雖人命不一定會活一百年,或可活了幾十年,可是幾天以前還見過這個人,怎麼幾天以後這個人就不在了,問了之後已經去世,可見人命是很短促的,人命就是幾天的時間,此亦是無常觀了。「子未知道」你不知道佛的道法(不了解真正的無常觀)。於是「復問一沙門」,另外問一個出家人,你說說看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第二個出家人已經聽見頭一個出家人答的不對,受了佛的喝斥,人命是在數日間,數日間則是太長了,所以回答人命很短,因為吃飯以前還活著,吃飯以後就去世了,這就一頓飯的時間,佛還是喝斥說,你不了解無常之道。再問第三個人,第三個人把人命再縮短,佛問:人命在幾間?回答說:呼吸間。人的命非常的脆弱,這一口氣呼出去若吸不進來,此人就去世了,所以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是何種的無常?在一呼、一吸之間,若一口氣不來這個人就死了,所以人命在呼吸之間。佛聽完大加讚嘆,說:善哉!「子知道矣!」無常之道,你算是了解了。

前文云: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一切都是非常(無常),無常即是非常住之法,通通都是剎那剎那地生滅,此章專講人命,以人命為所緣而念著無常,講這幹什麼呢?修行用功重在了生死,生死是大事,生死之外其他什麼事都是小事,如何可以拖延時間而不解決呢?認為佛法太好了,生死一定要了,不過我現在還有好多事情沒辦好,過幾年再說(再學佛吧),生命能等你過幾年嗎?一口氣不來、你就來生來世再說了,你今生今世不了生死,你等到那一生才了生死呢?

第三十九章「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學佛道是佛所說的經(佛的言說),你應該好好信仰,應該順受。譬如食蜜,中邊皆甜。等於吃蜂蜜,吃到頭一口是甜的,吃到第二口、第三口都是甜的,你吃到最後一口還是甜的,中間是甜的、兩邊還是甜的,因為蜂蜜全部是甜的。吾經亦爾,我(佛)所說的經也是這樣子的,中邊皆甜。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那一個時間說的法不是善法,所以只要學佛法(佛說的經),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說有,都是應機說的。佛滅度後,可依所應之機而讀該經,雖學該部經,但對其他的經呢?還是要敬重,都是佛說的嘛!乃至於每一部經,都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你以為正宗分才說重要的道理,序分不要認真,而流通分也不必認真了,此刻大大錯誤,譬如食蜜中邊皆甜,正宗分猶如中間是甜的,序分、流通分猶如兩邊還是甜的,所以只要是佛說的法要完全的接受、信受。(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