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十八)

 大敬整理

五欲過患最難知

觀修教法生覺受

或為前行助止觀

或是正行坐上修

 

經文

第二章   

所言欲者,謂五欲也。凡欲坐禪,修習止觀,必須訶責 。五欲者,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是名訶欲。

大意

「訶五欲」是修習止觀的廿五方便之一,世間五欲常能令凡夫心生貪著,妨礙修學,故應知其過罪,而遠離之。

導覽

一、修學止觀者,除應安住於所修的教法外,並且要培養自己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的克制修養,方能使內心安靜,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行者應自我要求不要心隨境轉,方能有利修學。

二、若五欲境之體性為「欲性」,則眾生定會追求此境界,但聖者遇五欲境並不會愛染追求;反之五欲境之體性若為「非欲性」,則一切眾生接觸此境界,都不會追逐,然而事實上,凡夫妄見五欲境的美好,則貪戀不已、藉財行惡、徒增煩惱,聖者深知其過患,不為所染,反而藉以興辦善法,利益眾生,故知五欲境體性不動(即為「空性」),隨眾生認知的不同而現差別之相用,或問五欲既是空性何需訶責?蓋因訶責的用意是為了讓行者透過「深知過罪」的觀修法,對治自己的愛欲心態,以培養修習止觀的能力。比如貪著五欲會養成我們自私自利,爾虞我詐的個性,而引發貪瞋痴,障蔽我們對教法的覺受,妨礙我們的修學,來世受到三途的痛苦,其過罪無量無邊,故當訶斥,則無此過咎。

經文

一、訶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修目長眉,朱唇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縹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則生愛,作諸惡業。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在婬女阿梵波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種種過罪。

大意

說明訶欲的第一部分:訶色欲,並舉故事以明其過患罪惡,故應訶責。

導覽

一、財色均為所訶斥的外在之色,但色特別指男女之色,由此男女之色,引發男歡女愛,愛執不捨,障礙累劫的修學及善根,亦是行者念佛往生的障礙,此即愛之適足以害之。

二、周幽王寵褒姒,致為犬戎所弒,唐明皇愛楊貴妃,馬嵬坡前六軍不發,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貪愛可悅美色,造罪如是,焉能不心生警惕!然美色為禍耶?抑貪者為禍耶?俊男美女生時容貌端嚴,見者心生愛執,但死時身冷無知,見者生厭,然生死均為同一人,為何有愛惡之別?或云所愛者為其形體,形貌爛壞,見其可憎,則愛絕矣;或云非愛其形體,乃愛其神識,但神識見不著、摸不著,如何生愛?故知名言假立,構成一個虛幻的愛執,吾等於假合處,安立愛名,豈非可笑?

經文

二、訶聲欲者,所謂: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及男女歌詠讚誦等聲。能令凡夫聞即染著,起諸惡業。如五百仙人雪山住,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

大意

說明訶欲的第二部分:訶聲欲,並舉故事以明其過患罪惡,故應訶責。

導覽

史記:「禮以節人,樂以發和」,而佛門禮儀亦有梵唄唱誦,此等均為調柔內心、安定內心的方法之一。但行者若對世間的快樂音聲,尤其流行歌曲,熱門音樂引發貪戀愛執,則會使內心躁動不安,無法息慮靜緣,安住於所學,故應訶斥。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卅章:「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即此之謂也。

經文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使門。如一比丘在蓮華池邊,聞華香氣,心生愛樂,池神即大訶責:「何故偷我香氣?」以著香故,令諸結使臥者皆起。如是等,種種因緣,知香過罪。

大意

說明訶欲的第三部分:訶香欲,並舉故事以明其過患罪惡,故應訶責。

導覽

一、對五欲境若未深觀過患,縱因修行而有短暫的法喜,也會很快退失,智者大師舉故事以明五欲過患的用意,是希望行者能配合故事好好觀修,深思五欲境的害處,才不致於在歷境逢緣時貪著愛樂,而誤入歧途、修學無成。

二、比丘因聞華香氣,心生愛樂,而遭池神訶責,是因為池神擔心比丘由著香開始,引發對欲境的追求,而破壞戒體,將會產生很多結使煩惱,苦果就在此間逐漸成熟了,也就是「以著香故,令諸結使臥者皆起。」比如箕子曾說紂王亡國是亡在一雙象牙筷子,因為名筷要配佳餚、好酒、美女,最後是酒池肉林、窮奢極惡,終致亡國。因此修學佛法的人,寧可在小惡時,馬上受到苦報,讓你立即知所警惕,改過遷善,這才是三寶加被、龍天護祐的福報相(如池神的訶斥),這就是小懲而大戒。

三、結使是指十使,即五利使(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及五鈍使(貪、瞋、癡、慢、疑)五利使驅使我們受苦報的力量很強,發起來的行相很粗猛,五鈍使驅使我們受苦報的力量較薄弱,發起來的行相也較細微,但若是觀待見解所生出來的貪瞋癡慢疑,則行相粗猛、勁道很強,例如人生的目標是名利富貴,因此把讀聖賢書當作爭取功名利祿的手段時,是心狠手辣、無所不用其極的,書讀的愈多,煩惱就愈多,果報就愈可怕。世間人若能把對五欲境的追求(尤以帶有意識形態的追求)拿出少分,用心學佛,則成佛有望,因此行者應確立學佛的動機及意樂,依著出離心及菩提心,好好修學,才能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出離和解脫,否則三世佛冤,墮落三途,豈不冤枉!(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