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專題研學-聖者的祕密~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探源
二十五圓通暨七處徵心簡介(十四)普賢耳識
時哉
體會願王慕普賢
耳識聞知愛慕者
騎乘白象護慰彼
導入殊勝普賢行
前言:
如何現證佛的圓通,釋迦牟尼佛慈悲地請二十五位修學有成的聖者報告他們是用什麼方式成就佛圓通的修學法,分別從六塵、六根、六識、七大入門,古德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寅七、普賢耳識
卯一、作禮陳白
經文: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四十華嚴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是從八十卷華嚴的第五十九卷開始,所以誦讀華嚴可以先讀八十華嚴之前五十八卷,再讀四十(卷)華嚴,共為九十九卷。一般華嚴經入法界品又可稱為普賢行願品,尤其經文結尾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知《華嚴經》歸宗結頂在彌陀淨土。所以有說此經是大本的《彌陀經》,《彌陀經》則是小本的《華嚴經》,淨土法門的根本處在《華嚴經》。是故有人說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可以遠溯至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有所謂道前普賢、道中普賢及道後普賢,道前普賢是指三賢位修普賢行的菩薩,道中普賢是初地到十地修普賢行的菩薩,道後普賢則是成佛之後示現普賢行的菩薩。所以菩薩階位的修學一言以蔽之就是普賢行,普賢行的核心處是十大願。
卯二、陳白之言
辰一、輔化垂範
經文: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我已曾是恒沙如來座下的法王子,亦即曾經侍奉恆河沙的如來,成為大乘的上首弟子,是準備承擔佛位的上首弟子,如同《普門品》中讚歎觀音菩薩是「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而這些大菩薩都是以作為佛侍者的功德來成就佛果。
現在的人,讀書並非按部就班,雖然書讀得很多,然無法將所學的內涵內化。須知讀書先從做人開始,做人先從家裡侍奉父母開始,出外懂得侍奉師長,要從當中厚培學問,不是離開這裡還有學問可得。
十方如來教其弟子具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就是須要具菩薩根器效法普賢菩薩,十方諸佛教導弟子修學成佛的法行都以普賢立名,稱之為普賢行。
菩薩修學普賢行,輔助諸佛教化眾生,普賢菩薩是所有菩薩的典範,而他如何成就呢?
辰二、耳識鑑機
經文: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
聞雖由耳,然須用心,方能順知眾生心意,孔子是六十而耳順,顏回亦有孔子這般境界,孔子讚顏回: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思,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顏回整天聽課,到底有沒有聽懂?他既沒點頭也沒搖頭,孔子無法得知他到底懂不懂,可是顏回課後發議論時,都是發孔子的未盡之意,所以孔子說回也不愚,謂之用心聞。此時普賢菩薩了知眾生心聲,行相上似為耳識的境界,但實為他心通(心聞),這是普賢菩薩後得位的表現。
辰三、普護行人
經文: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修行是心中發明,不光是嘴巴讀誦,三字經說: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心中發明普賢行,就是心中體會十大願王,從十大願攝持菩薩行,謂之發明。心中發明的領悟力,旁人難以體會你的悟性,如諸葛亮所讀的古書,可以在事務上活用,這就是心中發明。
普賢菩薩於爾時乘六牙白象,象代表忍辱負重,普賢行必須要有忍辱負重的精神,象之六牙代表六度,是所有菩薩行的總綱,而六度中的每一度,又為十大願王所攝持,稱為普賢行。
此時「分身百千,皆至其處。」修學普賢行的人,心中發明普賢行的人,爾時普賢菩薩分身百千,至修普賢行者身旁,護慰彼菩薩道的修學。雖然此行者在心中發明佛法的義涵,或有修學上的障礙,此時感得普賢菩薩冥冥加被破除障礙,加被有六種(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亦冥亦顯感而顯應,亦冥亦顯感而冥應—印祖文鈔),此時是普賢菩薩冥冥中加被,關愛憐憫(顯感冥應)。
卯三、結答圓通
經文: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佛問圓通修學法,菩薩答以根本成就之因,是「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以耳所聞,並在內心生起體悟,這些人生經驗雖然講不出來,但卻非常重要,不是強詞奪理就對。
「分別自在」之分別是後得位的觀察,聽眾生的話,就可知他修行的內涵以及體悟的深淺,禪宗公案中,師父一見弟子即知彼有否開悟,談一談就知開悟的深淺,謂之分別,雖從耳聽然由心悟,謂之心聞。
何謂「自在」?其一是在世俗上對眾生的根機恰如其份的認識,如六十而耳順,由耳聞中能順知他的心;其二是約勝義,聞一法能在此法中通達無自相,稱之為自在。
此處耳識圓通是約世俗,然圓通的根本處是約勝義說,若修學耳識的自相空,彼之修法是觀察耳識不能自己生,也不是從自己的種子生,非從耳根生,亦非從第六識生,現證耳識自相不可得,此時心識前空靈靈,稱之為耳識圓通。(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