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十九)

 蓮心整理

染著五欲成五蓋

訶欲止觀前方便

若能了知彼過患

能生出離得解脫

 

經文

四、訶味欲者,所謂苦、酸、甘、辛、鹹、淡等種種飲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著,起不善業。如一沙彌染著酪味,命終之後,生在酪中,受其蟲身,如是等種種因緣,知味過罪。

大意

說明訶欲的第四部分:訶味欲,並舉故事以明其過患罪惡,故應訶責。

導覽

一、戰國策記載:禹帝女令儀狄作酒,味美甘甜,故夏禹嘆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半夜不飽足,啖易牙烹調之食,才得以安眠,故人云: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五味雖令人口爽,然美味可口的佳餚,乃因苦、酸、甘、辛、鹹、淡等六味的和合得宜,離此六味,美味遍尋無著。眾生因貪口福,而殘害生靈,橫結惡緣,斷慈悲心,廣造惡業,可謂錯謬至矣!廣化法師在未出家前,嗜食雞鴨,業報現起時,求償的雞鴨,多不勝數,他後來跌倒變成殘廢,大德尚且如此,何況吾等凡夫,但他不怨天,不尤人,深信三寶,以清淨心面對自己的善惡緣,因為善緣是我們以善心去感的,惡緣是我們以惡心去感的,在順境、逆境中可以看到過去的造作,所以用懺悔、忍辱、發願來酬償惡業,這就是學佛的可貴處。

二、「沙彌貪酪,命終之後,生在酪中,受其蟲身」的事例,是為了警惕修行人,應內心清淨,不可染著,方能與道相合。或問:「沙彌乃受沙彌戒之出家眾,戒律何以無由防非止惡?」事實上沙彌持戒的目的就是要對治內心的妄念和物欲的誘惑,若不能以此持戒,則持戒無法增長道心,也無由破迷啟悟、了生脫死。而行者應以破除二障、成佛度眾為職志,倘不能確立志向,發廣大道心,而貪求美味,以持戒修善之福,甘為酪蟲之報,乃心志狹隘之愚者也;倘善業用盡,淪落餓鬼道,豈非可悲又可憐?再者沙彌對於酪味特別偏好,便會使得心念緣念酪味的力量轉強,當自己無法調整心念,捨邪歸正,終致墮落畜生道,成為酪蟲,一生的善法,只是去享酪蟲的福吃酪,以果推因,絲毫不差,吾等行者焉能不戒慎恐懼?

經文

五、訶觸欲者: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諸好觸。愚人無智,為之沈沒,起障道業。如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為婬女騎頸。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觸過罪,

大意

說明訶欲的第五部分:訶觸欲,並舉故事以明其過患罪惡,故應訶責。

導覽

一、觸欲是指愛著於冷暖細滑、輕重強軟、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之觸樂。「冰肌玉骨清無汗」,貪戀男女觸樂,角仙受惑於婬女扇陀,失神通定力;紂王受媚於妲己,夜夜笙歌、無心朝政;夫差受制於西施,殘害忠良、終至亡國,五欲過患,不僅無心造作世間善法,更遑論出世間之斷惡修善。五境本非欲,然因吾等愛著,引生貪欲之心,牽入魔境,故稱五欲,而應訶斥。樹德務滋、除惡務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防微杜漸,以免積重難返,罪成千古。

二、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藉著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受觸,會使內心生起妄念、惡念、邪念,而其中身觸是最後一道防線,最能引發欲念,故吾等應訶斥五欲、謹慎六根,訶斥法有二種:()訶斥境界,防止六根去攀緣,若不訶斥境界,會妄見苦為樂,壞為好,染為淨,而生染著。()訶斥內心,不要讓貪、瞋、癡起現行,障礙我們的菩提道。訶欲、棄蓋二法都是為了對治內心的愛執,使雜染不起現行,方能修學止觀。

經文

如是訶欲之法,出摩訶衍論中說。

大意

說明以上的訶欲之法,是出自於大乘經論。

導覽

一、摩訶衍為大乘,而摩訶衍論,即大乘論之異名。「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五百仙人雪山住,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為婬女騎頸」等故事均出自於大智度論,智者大師引經論中之事例為證,就是為了說明五欲過患,幫助吾等之禪觀修學。而各家修行的秘笈,都是源自於大經論,故不可把大經論視為佛學的常識,而應以修行的角度仔細研讀,方能有益觀修。

二、止觀修學者不應在意外在境界的良窳好壞,但在未親證空性之前,宜先深知境界的過患,以及在境界中調整心念的方法,也就是逐一檢視修正各項前方便,應具足者具足,應訶斥者訶斥,期使緣念空性的能耐增上、助緣轉強,俾成就止觀之修學。(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