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二十一)第三章 棄蓋

 蓮心整理

修學容易卻成難

萬緣放下僅口說

一旦了知欲過患

止觀能成三昧力

 

經文

第三章  棄蓋

所言棄蓋者,謂五蓋也。

大意

先前已說明修習止觀坐禪者,要具五緣、訶五欲,現在則討論棄五蓋。

導覽

五蓋即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者,此五法能覆蓋心性而不生善法,故名為五蓋。訶五欲是觀修境界過患,防止六根去攀緣五欲境(不取行相)。棄五蓋則是觀修內心煩惱過患,不令內心起貪瞋眠悔疑等妄念(不取隨好)。訶欲、棄蓋二法都是為了對治內心的愛執,使雜染不起現行,方能有利止觀修學。

經文

一、棄貪欲蓋:前說外五塵中生欲,今約內意根中生欲。謂:行者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令不生長。覺已應棄。所以者何?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欲火,而不燒諸善法?貪欲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欲,無由近道。如除蓋偈說:

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云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

已捨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

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

諸欲患如是,以何能捨之?得深禪定樂,即不為所欺。

大意

說明棄蓋的第一部分:棄貪欲蓋,並舉大智度論中偈語以明貪欲過患罪惡,故應棄之。

導覽

一、一般人對外境的觀察力很敏銳(如市場的變動、股票的起伏、名利的追逐等),但對內心的觀察能力卻很薄弱,故吾等應將對外境的敏銳觀察力,用在對內心做觀察。可以自己為對象,比如遇到仇人時,內心會起瞋,這個瞋恨心就是我觀察的對象,因為瞋恨心不能獨立生、不能自己生,一定要藉著仇人、不可欲境、逆境而生,所以要降伏瞋恨心,必須要觀察境界,要觀察瞋恨心的過患,如此瞋恨心的勢力將會很薄弱,此外還要加大慈悲心,使瞋恨心無由而生,因為慈悲是瞋恨的正對治,將來遇境逢緣時,不但回瞋作喜,而且能慈愍包容,忍辱寬宥,因為知道這是藉事練心的大好機會,所以不但不生瞋恨,反而心存感恩,這些就是調心的方便。而五蓋障(自己想出來的煩惱)就是我所觀察的對象,讓我觀察自心,不起煩惱,這才是真正懂得修行的人。

二、五欲境固然可怕,但若讓五欲境變成第六識攀緣的法塵,會覆蓋善心,造成止觀修學的嚴重障礙,如梁山伯對祝英台的切切思念,張君瑞對崔鶯鶯的殷殷盼望,術婆伽的欲心內發、焚燒身體,故人云:「世上無如情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欲界的欲愛、色界的色愛、無色界的有愛,這些行相雖有粗細之別,但均以貪為主,也都是禪定的障礙,故禪定最後也是要去除貪欲,行者才能心如止水,如實得到每一地的功德。所謂「貪欲甚於水,能沒般若津,欲行菩提道,蓋貪護真心。」足見貪欲蓋有礙於道。

三、「已捨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所以捨棄五欲樂應去之如脫敝屣一般,不可貪愛眷顧,深知五欲境的過患,卻還百般眷戀,如同明知臭穢之物不可食,卻還下嚥,此即愚人的表現,即使表面訶五欲,內心仍追逐。「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如龐涓嫉妒同門孫臏的才華勝己,故斷其足,使其隱而勿見,最後孫臏困龐涓於馬陵,萬箭齊發,二人的結果是一個殘廢、一個慘死,五欲焉有可樂之處?可見人生所追求的是不可愛處、不可樂處,要得到是歷經千辛萬苦,保住時是戰戰兢兢,失去時又是痛苦不堪,故諸欲無樂處。因為快樂是禪定與智慧的眷屬,未得此二者,稱不上快樂,內心以善法為所緣,產生甚深的快樂,如初禪的離生喜樂地,二禪的定生喜樂地,三禪的離喜妙樂地,四禪的捨念清淨地,一路都是喜與樂的成長,換言之,在禪定與智慧現起的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才可稱為快樂,若妄見離開禪定與智慧有快樂可得,則猶如廁蟲樂糞一般,是無明障重的眾生。

四、止觀修學之前,若能講究訶五欲、棄五蓋等前方便,建立入止觀前的正見,再以此基礎好好修學止觀(如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相念佛等),就不會被煩惱牽絆,也不會去追逐五欲境落謝的影子(法塵),而會很安然愉悅的安住於善所緣境,當修止修到入初禪的第一作意時,有輕安現起(初禪近分),但尚未到達真正的初禪(初禪正分),因為欲界的煩惱尚未除掉,只是被壓住,還要刻意讓過去在意的五欲境在內心浮現,去觀察煩惱種是否還留在內心裏?若有則加以對治,或訶斥五欲境的過患,或訶斥內心的煩惱,這就是止上所建立的觀。如此慢慢調伏欲界的煩惱,入禪定的力量才會轉強,才可將前面的輕安(近分的輕安),帶到後面正分的輕安(進入初禪必須經過七種作意位,才到達初禪的正分,此七種作意位名觀,故曰:一切三摩地功德皆由止觀而得。)若有二十五方便的正見,能於平常講究修學止觀之順緣及去除違緣,有助於坐上修止觀及歷緣對境修止觀。或在坐上修止觀時,以二十五方便為所緣觀察,了解是否具足修學止觀資糧,好好調整自己生活,以利未來之修學。

五、吾等念阿彌陀佛,由粗心住至細心住,首先要降伏昏沉及掉舉的障礙(此二者為禪定最嚴重的障礙,若未對治,不但不能得到法喜輕安,反而墮入三塗受苦);若發生掉舉的現象,表示心已經跑出去了,沒有緣念到佛號的境界,所以應直接以念佛去對治;而發生昏沉的現象時,表示念力轉弱,此時把念佛的力量轉強,不去緣念其他的境界。但是有一種狀況是昏沉、掉舉的力量太強,正念不現前,此時應再去找昏沉、掉舉的原因,加以對治;若掉舉力量過強,可想五欲境的過患,讓自己死了心,不再緣念那個境界,回過頭來好好念佛,使念佛的勢力轉強;但若念佛的勢力衰退、內心昏暗,縱然努力念仍無法使上力時,不要硬著頭皮念,應觀想佛菩薩的功德、淨土的莊嚴、念佛往生的殊勝。透過這些觀察以後,破了昏沉,再提起正念,繼續念佛,以上為昏沉與掉舉的對治。甚而以正知的力量,來對治將掉未掉、將沉未沉等現象,最後檢查沉掉都不生了以後,正知的力量就不必這麼強,可放緩一點,把念力轉強,如念佛念到心水澄清、佛號成片時,此時輕安現象若生起,即初禪之近分,或可分出一部分的心力去觀察,有無夾雜欲界的煩惱,此時可讓最粗猛的五欲境起現行,如母親最在意兒女,可觀想心愛的子女發生了問題,看內心的煩惱如何?再一一去對治,讓欲界的上品、中品、下品的煩惱,都對治掉以後,則念的力量轉得更強,進入到初禪的正分,得到初禪正分的快樂。再一路修上去,快樂伴隨著甚深的禪定而生,這就是得深禪定樂,也就是四禪八定的修法。逐步修學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這種修法固然可以降伏煩惱,得到輕安之樂,但若非以出離心、菩提心為禪定的出發點,縱然會引發神通,因為沒有好好觀察五欲的過患,所以回過頭來會夾帶著慢心與名利心,來追逐世間的利益,再者死後生到禪定天受用快樂,要在這個快樂中不起愛染很困難。而且也在享受禪定天的快樂中,把善業用罄,死後依然墮落,故真正有心修學禪定的人,是要降伏世間的煩惱,並且在定中修觀來斷煩惱,得到真正的解脫,這才是修學禪定的目的。第二種修法是利根的修法,不走四禪八定的路,直接修學空性,在初禪未到地定時,不觀察欲界的煩惱,而以空性為所緣,好好去觀察空性,在定中見不到任何真實法(實際理諦一法不生),出定之後在後得位中生起如幻如化的感覺,五欲境在證得空性的聖者看來都是幻化的,因此不會受境界的束縛,不會生貪瞋癡,就從這裏直接破煩惱種,直接出三界。

六、貪欲蓋是我們在入止之前必須要好好訶斥的,但不是五蓋訶斥以後即可得止,而是對治以後才可以專心修止,或觀五欲之境界的過患,或觀煩惱的過患,使攀緣五欲境的心可以捨掉,修止的力量才能轉強,此時好好緣念善所緣境,如佛號或者佛相(觀相念佛),經過不斷的串習以後,緣念的力量愈來愈強,強到可以對治昏沉與掉舉,若能持續下去則初禪未到地定的輕安現起。此時鎖住境界的能力非常強,可任運安住在任何善所緣境界,想任運安住多久就多久。擁有這種能耐的人,可分出一部分心力,以自己為觀察的對象,觀察在欲界所生上品、中品與下品貪愛煩惱,並一一對治之(即觀貪愛所緣境的過患),才能徹底擺脫欲界的愛執,當他重新緣念佛號時,緣念的力量更強,就入初禪正分,此時的佛號已經不夾雜欲界煩惱的佛號,此念佛三昧更勝於初禪近分(未到地定)的三昧,其實念佛三昧就是禪定,這是經過不斷實修所得的成就,入行論云,天底下沒有不經過串習而熟悉的事,修學止觀門亦復如是。

七、「貪欲蓋重,當修不淨觀棄之。」這就是五停心觀的「多貪眾生不淨觀」,吾等若未在入止觀之前訶斥欲境、對治欲心,則修學多與名利相伴,而無法以清淨心修學止觀,亦無法得到真實的成就,所以用不淨觀(如觀身體有卅六種不淨、從生到死有七種不淨、死後有九種不淨等)去降伏貪欲,或以深知過罪去對治貪欲,這些都是屬於正見的力量,並沒有辦法鎖住這個不淨境界如實的看,一直要到初禪未到地定的時候重新修不淨觀,如實了解我所愛執的自身,是如此虛假、如此臭穢,而對自身的愛戀,生起銳利的煩惱或為六道輪迴以及入三塗苦的增上緣,如此鎖住境界而如實的觀察,方名為觀。前後不淨觀的差別,在於後者是在止上所建立的不淨觀,而前者則尚未成就止的力量,這種不淨觀則屬正見。(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