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蓮池海會-往生見聞記

廖 切居士往生見聞記

 編輯部

苦海走一圈

西方歸去來

不枉身形苦

淨土見證人

 

廖切女士(淨懇)是台灣嘉義人。生於民國五十年八月十五日,年少即聰穎善體人意。國小以全校第一名畢業,以後分別就讀於宏仁及嘉義女中,六十八年放棄就讀台灣大學的機會,進入政戰學校外文系。七十二年畢業後,分別在女青年工作大隊及空軍嘉義機場服務;七十六年以第一名進入政校外文系擔任助教工作,次年考入外研所,畢業後在外文系任教,教學認真,關愛學生,曾連續四年榮獲優良輔導老師。七十九年底與淨域學長結婚,育有兩子,九十一年以少校講師一職退伍。

基於祖父妙音居士往生的因緣,淨懇居士於八十二年皈依於淨空法師,平日虔誠淨土,深信彌陀。八十四年入「妙音淨宗學院」,依法修學,從《了凡四訓》入手,依次體解「立命、改過、積善、謙德」之學,後再深入《金剛經》,了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平日最喜愛讀閱《印光大師文鈔》,從中開啟智慧。

八十六年因童蒙教育結識心晴學長,共同帶領子弟進入兒童讀經世界,除悠遊於《論語》、《易經》、《大學》、《中庸》、《詩經》、《唐詩》、《老莊》等浩瀚的學海中,更進一步引領學子進入佛學領域,凡《大悲咒》、《心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都已在學子腦海中埋下種子。

九十一年,再因兒童啟蒙教育,進一步走入「蓮榮共修會」,該年暑期參加「心靈成長營」活動,以「定靜教學」獲得好評,結緣於雪廬師門弟子,進入雪廬老師的世界,期以「內佛外儒」為一生的修學目標。

有感於兒童啟蒙教育的重要性,當下決定提前於九十一年退休,並開始規劃日後的教學遠景。無奈無常的示現,於九十二年三月發現腹部有一腫塊,經入院檢查確定為「低惡性度淋巴癌」,淨懇居士認為癌細胞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是她虐待了它們而變異求生,當下悲心拒絕化學治療,每日撫摸著患處對談安撫,試圖以心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善,來取得兩造間的和平共處。

經過一個月,癌細胞快速擴展,整個腹部腫大,好像十月懷胎的孕婦般,加上內臟器官嚴重受到壓迫,才進入國泰醫院進行治療。在使用最新的「單株抗體」治療後,症狀緩和下來。期間蓮榮共修會舉行了放生、淨土懺、地藏懺等法會,藉此因緣求懺悔與增福慧,並接受引導,精進讀誦《勸發菩提心文》、《淨土決疑論》、《小止觀》、《十大礙行》、《溈山警策》等經論,且日誦佛號萬聲。

為了調養身心,六月獨居於阿里山鄉的龍雲山莊。在蓮友的關懷下,又移居於台中新社,每日迎著晨曦進行自我療癒。空閒時,寫下與無常共處,以病苦為師 一文,發抒她心境的感受與諸多感恩之情。

七月底返回家中,再度投入兒童啟蒙教育,發願於英文的讀經教育。中秋節過後腫瘤復發,進入國泰醫院進行診療,但成效不如預期。癌病復發之際完成了《慈悲經》的英文翻譯,並抱病為共修會國中班的學生講授經義及唱誦,上了最後的兩堂課。

在西醫束手無策時,當下做好了往生的準備,返家一心念佛,皈命淨土。在癌末的期間裡,其妹與大姐的貼心照料,是淨懇學長最時時懸念感恩的。腫瘤的增生使形體日益消瘦,無法合眼入眠;臟器的壓迫使之痛苦莫名,止痛藥的使用不在話下。在癌末的一個半月裡,最要感恩中醫師莊先生,因為他的精湛醫術使得腫瘤軟化變小,痛楚消失。

然因長期不能吸收營養,色身不堪維持,脈搏指數直降,故於十二月廿三日凌晨開始於共修會安排助念,並於是日傍晚時分,在神識清楚、正念分明中,雙眼觀視彌陀聖相,念出最後的佛號,往生極樂,達成她最後的心願。

對癌末的病人而言,形體消瘦是可以理解的,她常說:「我是在示現地獄相給大家看」,唯有老實念佛才能消除業障,自在往生。她臨終前兩個月不曾合眼安睡,但緣於對佛法的好樂與堅持,仍能一心持名念佛。消瘦到無法合眼,卻使得她在臨終助念的十六小時裡,目光不離阿彌陀佛,有笑、有淚、有信心。往生後又助念了十七小時,在總回向後,全身柔軟,手可結印,腿可盤坐,大家高興地向前又拉又捏,彷彿在作弄一位可愛的小女孩。

往生後有殊勝的示現,即在往生後第二天,淨懇居士進入兒子的夢中,帶他遊歷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黃金鋪地,蓮花片片,不僅見到妙音居士,也看到親人的蓮座。往生前她最擔心兒子無法走出困境,如今,她自己返回娑婆世界親自度化,讓人深感佛法的殊勝與不可思議。願與大家聞此堅定往生信念,共入蓮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