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三代共修活動報導-週四共修止靜法語

一剎那間離五濁

 心晴

莫道往生是易行

萬中修行幾人去

而今撒手西歸去

還是萬修萬人去

 

九十三年一月八日

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淨懇學長萬緣放下、一心念佛,臨終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意不貪戀,佛號聲中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經助念十七小時全身柔軟,其往生正可說明「一剎那間離五濁」的殊勝與不可思議;更說明佛陀慈悲不捨、隨時護念的心意;且證明「往生與否全在信願之有無」,而發心立願實乃往生的關鍵,若吾人能立往生之願、行往生之行,必蒙佛接引,萬修萬人去。

然此「萬修萬去」得憑真功夫。往生之條件非常簡單,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此信願念佛即得往生,然尚須憑藉「萬緣放下,佛號提起」,用上真功夫方得往生,故修行乃大丈夫所為事!

看過淨懇學長病苦(尤其後期)示現的蓮友,就可明白其往生之不易,若非全然放下,絕對往生不了。最後一次看見她時,其身瘦骨嶙峋、乏力至極,且必須忍著身上種種病苦,但她卻笑得開心,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眼睛炯炯有神地說:「大家見我都說可憐,地獄相現,不堪一睹,但我內心卻法喜充滿,有一句佛號相伴,猶如在極樂世界一般地快樂。」此即她往生成功的秘訣,心在一句佛號上,嚐出一句佛號的法味,將病房當關房,且放下對世間的所有貪戀,方嘗出極樂世界的法喜。實則若對娑婆尚有一絲貪戀的心,則關房即成牢房矣!故萬緣放下乃是佛號提起的無上助功,而其求生也是為了能把道業更為增上,所以感應蓮友們的護持,成就殊勝無比的往生因緣。

人們常言:「人生如戲」,而落幕前的那場戲,往往決定此戲的好壞,故臨下場前必得認認真真地將它演好,須如鞭炮的尾聲霹哩啪啦……碰!聲音既大且響亮,方能得到歡喜的喝采,方不枉費辛苦的演了一場戲;反之落幕之戲若草率演出,就像鞭炮響到一半沒聲音,此種結果將使人錯愕難堪、徒留悵恨。

而往生的那一剎那,就像舞台上凝神亮相的最後一齣戲,如何來嚥下娑婆的最後一口氣?如何能在一剎那中離五濁?如何在極樂世界狀元及第,感應阿彌陀佛遠相迎是非常重要的。雖說萬修萬人去,但誠如魚子庵摩羅花(開花多、結果少),萬萬人修行卻罕一往生成功者,究其原因全在於臨門一腳的這場戲彩排不夠。例如雖知念佛用功,卻不願去設想死亡的事情,以致於雖然學佛多年,臨命終時仍貪戀不捨,以致於手忙腳亂、悲哭啼泣,或因身後事沒有交代清楚,以致於有種種放不下,而不能一心念佛。即便是常將無常放在心上、學佛多年的蓮友,也未必能規劃妥貼、自己作主、安詳往生,如此這般是何等的可惜。

雪公言:「幹任何事,必得叫他有成果,不幹無意義的事。」故吾人既然學佛,志求了生脫死,就必須專注此唯一的目標,務必讓自己在往生這一剎那莊嚴、如法又從容地蒙阿彌陀佛慈悲接引。所謂練兵千日用於一時,一場好戲必經過無數次的彩排,所以讓我們平常就來練習「往生」,以此為日常功課的內容。

淨懇學長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她練習得夠,能在生病的九個月當中天天做往生的準備,能把娑婆俗事作清楚的交代,日日練習放下對娑婆的貪戀,練習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提起,練習把往生的願力當成唯一的願力,練習把一句佛號念的清清楚楚。難捨的練習捨,放不下的練習放下,諸如幼子、家親眷屬、田園舍宅、種種娑婆勝事,乃至於最貪戀的自身通通放下,如此再將一句佛號完全提起,往生成功,成為吾人的典範楷模。這個功課雖然困難,但卻是唯一的選擇。

以其示現可知:事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者;而死實不足懼、生亦不足惜也。足懼者乃對修學的目標未想清楚,未能提起練習,尚貪生怕死,故心顛倒、意貪戀,未有萬全的準備,而失去了唯一往生的機會,繼續輪迴三有,備受諸苦。而不足懼者,乃對往生一事有萬全的準備,信願具足,臨終之際正念分明,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得蒙阿彌陀佛慈悲接引,往生蓮邦,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故死不足懼,蕅祖曰:「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乃活著往生,當娑婆業謝、金臺影現時,已是極樂中人,難思難議;娑婆此界再難堪,一剎那頃已然是極樂菩薩化身……。若不放下娑婆世俗的追求,求到最後仍是一場空,然而極樂卻是有求必應,求則全得。

故往生這件事操之在己,是在活著的時候就必須料理妥當,助念之殊勝雖可幫助往生,但如果臨命終人自生障礙,想多活幾年或聽到佛號心生厭惡,亦不能往生矣。故平常就須練習放下、練習捨、練習交代清楚,努力檢視自己最放不下、最罣礙的是什麼,平日就要放下對世俗的攀緣、執著、貪戀,猛力的提起道心,在未老、未病、未面臨死亡時預辦往生資糧,將有生之年當作最後的練習,莫再做娑婆的老眾生、佛門的重修生,有一天的生命就發一天的心,行菩薩道、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在歲月催促,一年將盡之際,祝福大眾煩惱盡除,道業增上,信願具足,往生無障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