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啟蒙園地-心靈成長營返班活動報導-九三年二月各班返班記事

和合班返班記事

 心一

 

《無際大師心藥》乃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必服之妙藥。藥方上清楚寫著:「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藥用寬心鍋回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裏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須速戒之。」此次返班,承蒙李老師的悲心,同學們得以獲此良方,實為莫大的福氣,老師闡述了心藥的每一味藥之功效,並且以自省表要求同學回家後,每日讀誦三遍,以期同學隨文入觀、依教修行。

心藥是對著心病下藥,希冀我們達到存好心、孝心、慈悲心,培養中直、守信、慎言的特質。每日服藥次數為三,若能用藥有恆,此藥即是避禍取福之良方,更是改變命運之妙法。

另外專題的主旨為「懶惰的害處」。懶惰是眾生的惡習氣,老師特別說到「變相的懶惰」,譬如自省表規定每天要運動,若一邊運動一邊看電視,雖然有按時依條目行事,但實際上是達不到效果的。現代人出門,以車代步,鮮少走路,科學上就提出了警告:人類第一個退化的器官是腳,然而,人有約70%的肌肉都在腳上,這告訴了我們腳的重要性,若腳退化了,那對身體健康造成的衝擊則難以想像。而懶於行走只是眾多懶惰項目中的冰山一角,因此,要如何對治懶惰呢?老師希望同學能按照自省表的要求勉力行之,漸漸地就能養成勤勞的好習慣,而習慣後就會成自然。

接著上「了凡四訓」課程。上次講到了凡先生遇雲谷禪師,雲谷禪師以「只有凡夫才會被命運所束縛」開示之。今日,造成我們命運走向的就是我們的習慣。用孔子的一段話來形容了凡先生極欲改變的心,非常恰當:「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是內心有一個想要改變的動力;悱,是學習遇到瓶頸,內心極想突破,這時若遇到好老師的開導就能清楚明白,所以了凡先生一遇到雲谷禪師的開示,便立即豁然開朗。

了凡先生問命可改否?雲谷禪師從詩書及佛家兩個角度回答。了凡先生接著問:「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孟子說:「修天爵,人爵以適之。」若不內省(無利益眾生心、無因果知見),而只是向外追求,則徒勞無功。今天擁有的福報是昨天累積的,明天擁有的福報是今天累積的。然而,福要如何累積呢?譬如鑽石的分子是最密堆積結構、無雜質、最堅硬。這反映到人生,就好像在告訴我們—若內心無煩惱、無私欲,內心堅定,就擁有安定人心的力量,看事情可看得透徹明白,就像鑽石的每一個解理方向都呈現絕對的透明一般,看似不存在,卻能發揮極大的作用。修福,即是修天爵,天爵就是完全以抱持「為大眾服務」的公心為宗旨。修天爵,可以安定周遭的人,在冥冥中人爵就悄悄地隨之而來了,此乃求福之道也。

那金榜題名不是靠努力讀書就可求得嗎?非也!科舉功名是要靠修天爵而取得,非力求可得。譬如一般人雖努力念書卻很容易受外緣影響,然而,能定靜念書不受外緣所擾的功夫,還要觀待內心有安靜的力量,這就是非只知整日埋首書堆、力求可得了。

歸納了凡先生遇雲谷禪師改變命運的四個過程,即是:知曉凡夫都是被定業所繫縛、福自己求、反省應得子登科否、積善厚德。

同學們都年輕,讀書時難免遇到障礙,有人讀書一點就通,有人讀書就定不下心來,百回讀千回讀,還是沒讀進心中。宿世等流的習性和此生慢慢累積的壞習慣,造成今天自己或懶、或散、或貪、或瞋等種種過失。

自省表是學習面對自己,進而培養福報的一個自我督促的方法。很多觀念希望同學們能夠吸收,並勉而行之。知莫若行,行到了,才能改變命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