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二十五)棄疑蓋

 蓮心整理

疑師疑法或疑自

信心不生法不入

無力興起善法欲

一生修學皆空過

 

經文

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有人入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

大意

說明棄蓋的第五部分:棄疑蓋,敘明其過患,故應棄之。

導覽

一、疑能障道,固為過患,但有些疑是不會障礙禪定的,如禪宗的參話頭,先欲人起疑情,進而探究其理,以此為所緣境,專注的觀察,純粹是開慧用的,比如對我義的觀察,去探究這個過去我們所認知的我,究竟在自性上可得還是不可得?是自性生起,還是必須依仗名言生起?這樣的疑情,要去觀察、去分析、去判斷,這種疑不會障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但本文所說的疑是對佛法懷疑,不能生起正信且會對佛法產生不信的疑,這種疑是禪定上必須要去對治的。

二、疑能障正信,能覆真心,因無信心,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失如來無上知見。如入寶山,若無有手,必無法取寶(手喻信心,佛法喻為寶山)。觀待於信生起的行相是欲,欲乃希求、好樂之義,於法有希求好樂,始能求解,進而身體力行,進而得到佛法殊勝的覺受,最後證果,此名為得寶。世間所有的殊勝妙用,都是藉著佛法的覺受才能現起,比如你以布施的的正見和覺受來行布施,勝妙富貴的果報乃至解脫成佛的安樂才能現起(所謂勝妙是指此福德能作成佛的資糧,而不會變成三世佛怨),因此修佛法就是修福修慧,世間珍妙的寶藏唯你能知能得。信的行相就是以佛法僧三寶為所緣境,生起一個確定不疑的決定見(是我人離苦得樂的所皈境),尤其是歸依法更是三皈之主體,因為法為佛所證所說,對佛法有信心的人會如實的安住在這個法上,產生覺受,如實修行得到殊勝的功德及果位,此種修學佛法所得證量,不但能成就自己世間及出世間的善因果(別業),亦能為人排疑解難,轉變世間的命運(共業),此為世間的因果;教人得到解脫、了生脫死,超脫世間的命運,此即出世間的因果。

三、阿彌陀佛國土之邊地有一宮殿,以七寶莊嚴,若於疑心中念阿彌陀佛者,胎生於此宮殿中,五百歲間,不得聞三寶之名。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為胎生之宮殿,故曰胎宮。但籠居宮殿中,不得見佛聞法之益,故曰胎生,即疑城胎宮是也。這個邊地疑城,是觀待於對佛之證量有懷疑者,進一步對法也產生了懷疑,所現起的環境,因為當他對佛法無法建立正確的知見和好樂時,讓他先居於此,等他有了善法欲時再進入凡聖同居土接受善知識的調教,何以故?必須要他能體會到佛法的重要和尊貴,也懂得恭敬佛法時,才可堪教化。

經文

疑者、有三種: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

導覽

一、障礙禪定的疑蓋,可分為三種:疑自(疑惑自己)、疑師(疑惑師長)、疑法(疑惑所修的法門),此段言疑自。

二、「宿世善根難測」約自己來說,是相信自己無量劫來,一定有種下善根,所以今日才可以修學佛法,聽聞正法,即使是很微弱的善根,也能引發很深厚的潛力,比如靈祐禪師在未發跡時,親近百丈懷海禪師,學習參禪,參了很多年,終以「撥火因緣」而開悟,某日將近半夜,天氣很冷,法堂的角落有一個火爐,百丈禪師就對靈祐禪師說:「你去撥一撥,看裡面還有沒有火?」,靈祐禪師撥了半天,發現火已熄了,沒有火了,結果百丈禪師走到火爐邊,再撥,撥到火爐底下很深的地方,撥到一點點火星,就對靈祐禪師說:「你說沒有火,這不是火嗎?」靈祐禪師就開悟了,因為他用功久參,藉著這個特殊因緣,啟發他的悟門。故吾等縱然善根微弱,被無明妄想執著蓋住,但若能以願力及在善知識調教下,突破障難,努力修學止觀,就可把微弱的善根引發出來,當然可以證果。「宿世善根難測」 約眾生來說,眾生宿世善根難測,如馬大師未成名時,為鄉人所輕賤;印光祖師駐錫普陀法雨寺之藏經樓,世罕知者。當知一切聖賢,皆由凡夫做,十方諸佛,亦從眾生成,決無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

三、摩訶止觀:「我身即是大富盲兒,具足無上法身財寶;煩惱所翳,道眼未開;要當修治,終不放捨。又無量劫來,習因何定,豈可自疑,失時失利。人身難得,怖心難起,莫以疑悟而自毀傷。」行者當自信宿世善根深厚,不可思議,只因煩惱障蔽,道眼未開而已。所謂道眼即指可以認識道的心眼,乃觀道之眼,然此心眼必觀待聽聞思維正法而生。俗云:某人心眼太多,此指他的心機太深,但心眼並非惡語,一般人只會用肉眼(包括天眼),卻不會用心眼,也就是眼睛看到了,但心裏沒有覺受與感想,至於法眼、慧眼、佛眼,都是指心對法的認知,比如說:「這件事一看就知道如法不如法」,所謂的「一看」是肉眼,而分辨如法不如法是道眼(即你對道的認知),比如 雪公太老師看報紙只要看標題,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因為老人家是以道來衡量世事,而非世俗情見。吾等幸得人身,應加珍惜,發大勇猛,進修勝法,以開道眼,方能解脫輪迴,證得佛果。

經文

經文: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訶衍論中說:如臭皮囊中金,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

導覽

一、本段是在說明向善知識求教時應有的概念。在向善知識學習時,應有死心蹋地的學習精神,如慧可參達摩,久立雪中,及斷臂求法;又如密勒日巴尊者投馬爾巴門下學法,前後經歷六年八個月,勤服勞役,極盡苦修,終得老師傾囊相授。故求師的重點在「依法不依人」,不是在意他的名位、權勢、相貌,而是要著重他所說的教法是否能詮釋法的真實義,他所說的教法,若能幫助我對佛法的認識,對解脫的認知,引發我的菩提心及對空性的證悟,在法上讓我得到受益,這個人就是我要親近的對象。迦葉尊者其貌不揚,但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六祖慧能家境貧困,靠賣柴養母,後得五祖傳與衣缽,成為禪宗第六祖;若行者不了解依法不依人的道理,在法上悟修證的力量是很薄弱的。

二、法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種成就的方法。即: 

        (一)依法不依人:謂修道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若其人雖為凡夫,或外道,而所說之理契合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雖現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說者不契合正法,則自當捨離而不可以之為依止【請參看前條所述】。

        (二)依義不依語:謂修道者當以文所詮義為依,不以文字、語言之華麗為依,若華而無質,依而無益。

        (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三藏教文所詮釋義中有了義經論與不了義經論,修道者當以空性(實相)義之決定了義經論為所依,以求解脫乃至進破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不了義經是不可如言取義,雖說無我之理,但非究竟空義,無法成為二障的對治。 

        (四)依智不依識:謂修道者當以意識為所依,不可以根識為所依。並且要以聖人的證量為所依,而非以凡夫的證量為所依,比如修學止觀要以天台大師的著作為藍本,而不是以時下世人的著作為依歸。在體會義理的時候,應以聖人的證悟為依歸,故須是有師承及有古本遵循,因為這些都是聖人的心得,捨此,則為緣木求魚,了無所得。

三、摩訶止觀:「上聖大人皆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從鬼請偈,天帝拜畜為師。大論云:不以囊臭而棄其金。慢如高山,雨水不停。卑如江海,萬川歸集。我以法故,復應敬彼。...常起恭敬三世如來,師即未來諸佛,云何生疑耶?」親近善知識要講究親近的心態及方法,恭敬老師當生諸佛之想,彼雖凡身,而口所言者,乃諸佛之法,故當以觀佛之心觀師,理由如下:

        (一)報答佛恩: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如來與我們的關係是母子關係,教我們的大德就是諸佛如來請來的老師,比如文殊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請來教導善財童子的老師,所以想要孝順父母親的孝子,就必須尊師重道,而尊師重道就是最好報恩的行相。

        (二)傳佛欽命(旨意):老師在宣揚佛法時,就像欽差大臣在宣揚聖旨一樣,欽差大臣等同皇帝,此大臣有如朕親臨之信物,能令他臣頂禮受旨。同理大德在宣揚佛經的義理時,就是代佛弘法,豈可褻慢不恭乃至妄生批評,橫論長短?

        (三)諸佛示現:因為佛菩薩對眾生的教化是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對於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要當成是諸佛的應化身隨緣示現。比如西方極樂世界裏的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四)恩澤同佛:今日遇此老師,乃宿世因緣,故現在度化我們的因緣在他,修學的關鍵在他,成就的大小也繫乎於他,故其恩德等同諸佛。

綜合以上的這些概念,除去了疑師之障方能進入止觀門修學,才會得到止觀的殊勝利益,若疑慢在心,則障於禪定,禪定不開,則般若之門深閉。故智者大師把疑自、疑師、疑法,收攝在止觀門的前行,道理在此。(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