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禮懺法會

禮拜大悲懺法會心得〜此是選佛場拜懺成佛因

 編輯部

難逢良緣修懺法

生起大悲受神咒

蒙受觀音加被力

要作西方上善人

九十三年七月十九日

 

前行準備能生覺受

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的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特別選觀世音菩薩成道之日舉辦大悲懺法會。在拜懺、持誦咒語或誦經之前,我人應該有以下的心態:先修供養,興起殊勝法會難遭遇想;至誠的發大慈悲心,再行修學教法或神咒。為什麼現在修學教法與神咒無法成就,就是沒有以供養、頂禮、發願作為修學教法的前行,就直接念咒誦經,當然是得不到佛菩薩的加被,而難以在誦經念咒中得到殊勝覺受。因此我們應以難遭遇想的心態來參加大悲法會,並好好地做前行準備。

觀修無常珍惜良緣

我們常會有種錯覺,認為拜懺的因緣很多,在這裡拜不到大悲懺,其他地方也有此懺法,今年拜不成還有明年;誠如上課般,這個老師的課聽不到還有其他老師的課可聽,年輕聽不到還有老年可為;甚至有通知就來,沒通知就不來,反正也不會有任何損失,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蹉跎了竭誠向上精進的機會;縱使有很好的因緣拜得到懺法、聽得到正法課程等等,其實是連丁點成就也談不上,就是因為有這多重選擇的心態及看法佔滿了我人全部的心,讓我們在事相上無法誠心地在難遭遇想中得到殊勝的體會。

因之,藉著大悲法會的因緣至誠的懺悔,求加作為成佛度眾的資糧。為了將拜懺誠意提起,要將此法會當成我人的最後一場法會,這就是「無常觀」。人們常覺得現在過得很好,以為不會有什麼變化,殊不知世事難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平常就要念念觀修,勿讓時間空過,這種無常的觀修十分重要,必能讓我們珍惜眼前,活在當下。所謂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有佛示現各種佛頭中,其中一尊佛頭是骷髏頭,就是要我們眾生體會無常。密勒日巴尊者成道後,也警醒眾生一切都是無常。因此我們要把此次法會當成我人最後一次,要把每天都當成這是我的最後一天來過。俗話說:「今朝別了鞋和襪,明日不知穿不穿」,子路不收隔夜的帖,這是非常重要的觀修法。

具足六信投誠懺悔

其次,須相信菩提心是可以被引發的,而菩提心的引發是所有福報的泉源、所有功德的源頭,至誠的相信這是受到十方諸佛加被最重要的心態。第三,我真的相信,觀世音菩薩及大悲法會的聖者就在眼前生起。第四,相信自己依儀軌的觀修,將具足成就觀世音菩薩及諸佛的大願。第五相信因為拜懺以著這樣的心態,回向現前親友(紅牌位)及過往親友(黃牌位)皆可以消災免難求生西方,現前者增福增慧、往生者都可以蓮品高昇。司馬光曾說:「事無不可對人」,世間的君子最大的恥辱就是欺騙他人,諸佛菩薩出廣長舌相,更是不打誑語。藉此發心拜懺的善法,必能令冥陽兩利。第六,相信如儀軌所說,能令現世修學正法的障難懺除、順緣積聚,特別是成就三昧辯才,利益廣大群生。第七,確信雖未往生已是極樂佳賓,死後往生淨土,迅速成佛。就以上七點,作五體投地至誠的懺悔及依儀軌觀修,否則拜大悲懺僅是結個善緣,得到世間有漏福,於佛道上沒有多大的助益。

結明修懺得利

由於時間有限,也只能就發菩提心、懺除障礙、希求佛菩薩加被、希求體會懺軌的四個面向作前行,依此前行進一步由維那帶領我們進入大悲懺的儀軌、求受大悲神咒,依此咒力進入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海及十方諸佛的功德大海。觀世音菩薩將現千手千眼行相教授大悲神咒,須知此行相是大悲菩薩度化眾生最殊勝的行相。當初觀世音菩薩因眾生剛強難度而欲退道心時,千光王靜住如來住其頭頂、並為其宣說圓滿無礙大悲神咒,使其能依諸佛及大悲神咒的攝持而重發廣大道心,今日大家亦應發心依著圓滿神咒的威神力,未來能令我們離開惡道、得生佛前,眼前不但可以將種種重病、業障懺除,另方面則興起了三昧辯才,得到三乘的功德,最終得到佛果的成就。

拜懺意義,非凡成就

藉著今天在此辦大悲懺法會另有幾種意義:首先感謝明弘老居士將中壢居所、純樸的農舍,提供成為大家共修、研學的場地,以拜大悲懺來作緣起,期盼此道場之設立有共修軌則及人員組織表推動各項會務。其次,最近有許多蓮友的家親眷屬受到老苦、病苦、死苦的障難,經論上形容老苦、病苦之行相是根力、氣力衰敗,乃至於想受用的(山珍海味、旅遊等)不能受用;不想受用的(如打針吃藥)則偏偏受用。尤其老苦現起時,行動種種不便,坐下來如斷線的束袋、起身時如樹連根拔起般的困難,期藉此大悲懺法會的因緣以懺除之。三者今日是大亂之世,更需要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來加被,讓我們有安定祥和的環境以修學正法。尤其目前興辦啟蒙教育,期盼孩子循規蹈矩,懂得應對進退,不但將來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更能興辦善法、厚植福德,不怕沒有出路。

惕力自勉,修行為要

在十四講表中之第十四表吾人應有警覺,舉阿含經中將人比喻成四等馬:第一等馬是主人舉起馬鞭,馬就知道跑,如同有人看到不相干人的老、病、死就警覺到要修行,釋迦牟尼佛即是這等上上根器者;第二等馬是主人馬鞭在天空飛舞,馬就知道跑,如同有人看到自己村莊有人老、病、死,此人警覺到無常,而要修行;第三等馬是主人舉鞭輕打馬腿,馬即知道跑,如同見到自己的親人老、病、死時才警覺要修行;第四等馬是主人舉起馬鞭重重鞭打馬腹,馬才知道要跑,如同有人見到老、病、死已近己身時,才警覺要修行。前四種都是指修行人而言;還有第五等是已經發生老、病、死大難臨頭了還不知道要修行,世間中這類人比比皆是。因此我人應具學佛的根器,隨時警覺無常、努力修行。

積功累德,發菩提心

這次拜大悲懺的時間與上次已經相隔一年半左右,然而,每次拜大悲懺都可以將千千結的心脫困,像孩子般地對母親(十方諸佛菩薩)宣說出心中的秘密,將內心最隱微處的過失與執著藉著懺法發露無遺,也因此銷融了不為人知、如冰山一角的內在世界。內心對大悲懺「悲」字的造字感到好奇;「悲」字竟由「非」、「心」二字所組成,暗自揣測悲心的「非心」為何心?是否無法從正面解釋時,只能以反寫、側寫來凸顯「當什麼心也不是的時候」就是悲心的顯現,是否當我們不再預設立場、不再自我設限、拿掉我執分別時,就契合了這個悲心?在整個發菩提心「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內涵中,為利眾生就是大悲心的啟動;願成佛就是要成就佛的智慧,這是悲智雙運的軌則,而菩提心的長養處就是從悲心而起。正如觀世音菩薩在發願偈子中所言:「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的種種示現,都讓人十分感動。相信我們只要時時發心,且以諸佛菩薩的大悲心提醒自己,朝目標努力,相信在發菩提心的當下就是個最快樂的人;也相信悲心越開展時,積聚資糧的能力就會不斷地具足。

然大悲心開展時,往往遇到很多讓人難以忍受的逆緣, 雪公老師曾說,他有一個字的成就是諸眾弟子比不上的,就是個「忍」字。當面對剛強難化、恩將仇報的冤親債主,慈悲心無法相續時,仍然要忍過去,因為所持的悲心是沒有設限、是無量地,這就是修行。當我人的悲心受空性的智慧攝持,在利益有情眾生時,不但不會生起任何的煩惱,反而更為勇悍,這樣的福報及證量,連佛來都看不到邊。

大悲懺法是宋朝法智大師的拜懺儀軌、也是觀世音菩薩圓滿示現的懺法,觀世音菩薩在宣說悲心時,十方諸佛護持;觀世音菩薩在宣說智慧時,釋迦牟尼佛在般若法會說,十方諸佛都應當隨喜,可見觀世音菩薩以悲心來發菩提心,依菩提心來成等正覺,這是成佛最殊勝且唯一的方法,再沒有比幫助自己、幫助有情離苦得樂更簡便、更殊勝的方法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這就是大悲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的根本,而菩提心也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大悲心是一切善心中根本中的根本,大家拜大悲懺有這樣的體會,此次法會就十分有意義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