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啟蒙園地-論語略說

論語略說〜前言

 心威

文化精髓在論語

按月教導和合班

雪廬抉擇各家注

能令學子智慧開

 

三字經云: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此中國文化之精要,是學子終身必讀之寶典。有鑑於吾國文化之凋零,不忍聖教衰頹,故延續暑期心靈成長營論語課程,於松山工農辦理每月返班時,在和合班設立論語讀誦講解課程。

所依教本特別是徐自民老師《論語講要》,並參考各家之注,依 雪廬老人抉擇,淺釋各章。本文乃和合班上課講授大義,非論語完全解釋,因受限時間故。唯願依止講授大義引發學習論語興趣,進而深研論語講要以及各家注解,作一文化的傳承者,帶給自己與國人乃至世人生命真正的走向,由入世到出世,由出世再入世,則不枉論語之學習,並帶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之安樂。

綜觀人類文明的演進,文字無疑的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資訊累積的速度,更可說是百年勝於千載。但是,多少的書籍在時光的洪流中,消失得彷彿它不曾出現過一般。然而我們相信,能夠歷經時間的考驗,仍能為人所傳誦者,必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論語正是這樣一部歷經數千年焠鍊,依然不墜的經典。

論語是孔子與弟子或當時人的言談,為弟子所記。夫子卒後,依據弟子及再傳弟子的記錄,加以整理編篹而成。秦始皇焚書坑儒,經典遭遇浩劫。到漢朝逐漸興復儒學,當時傳世的論語有三家。魯人所傳的稱為魯論,共二十篇,就是現今所傳的篇次。齊人所傳的稱為齊論,比魯論多「問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漢景帝之子魯共王拆孔子故居,於壁內發現古文經,論語亦在其中,得二十一篇,稱為古論,其中有兩個「子張」篇,篇次不與齊、魯論相同。

漢成帝為太子時,張禹曾授太子論語,成帝即位,奉張禹為帝師,後為丞相,封安昌侯。張禹先學魯論,後學齊論。並以魯論為本,兼採齊論之精華,號為張侯論,為當世所推崇,學者亦多從之,因此,其餘諸家之論語,也就漸漸末落。後漢鄭玄亦以魯論的篇章為主,並參考齊論、古論加以註解。而我們現今所讀的論語,乃是融合的論語,非復孔門之舊。

古來解釋論語的「論」字有五種意思。一、論者,綸也。有經綸世務的意思,先哲云,半部論語可治天下,就是對經綸世務非常傳神的解釋。二、論者,次也。是說此書內容事相與義理相互發明。三、論者,理也。說明此書之中蘊含萬理。四、論者,輪也。言此書義旨周備,能傳之後世,如車之輪,圓轉無窮。五、論者,撰也。此書出自門徒,必先詳論,而後撰記,為群賢所集定。由此可知,論語是一部蘊含萬理,事理相生,為群賢所審慎撰定,可傳之萬代的修身、行事準繩。

論語二十篇,義理蓋括六經要旨,實非一家註解可以道盡經義。論語漢宋集解的作者錢地之教授曾說,自漢以來,對論語用心注解者,不下千餘家,現存於世者,尚有三百餘家。由此可知聖道難明,非有擇法眼力則下手不易。 雪公取述而篇志道章,以道、德、仁、藝為綱領,俾學者知其要旨。論語講要解釋說,道乃人之心體,即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性天然而有,寂然不動,而人不自知。德者,由體所起微動之相,亦即初動之心念,人亦昧而不知。仁與藝,則為體、相所發之大用。仁者,親也,厚以待人,進而推至於物類,乃用之根本。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以及一切藝術技能。讀論語者,要在知有此「道」。知而修之,則漸與世俗習染相遠,與天性相近。修至極處,則無世俗習染,而唯顯自性,即至聖人之境。到得聖人地位,則通明無礙,無所不能。

既知修學的目標及成就的果相,然而要如何修學才不致迂迴呢?論語講要進一步解釋說,修此「道」 者,須依事相而行。禮樂以至百工,施於政教百業,皆事也。由此可知,所謂事者,並無大小,要在福國利民。而其下手處就在去爭行讓,公而無私。初由勉強而行,後則安而行之,終至動念是道,則聖功成矣。

由 雪公的開示及論語講要的闡發中,不難看出研學論語的目的,絕無半點要學者雄其詞章,逞其筆墨,以為進仕之階,名利之鑰。考之漢學家治學之法,對於論語中因錯簡,或後人附記,於傳抄時混入正文造成難講的疑問,雖經諸儒之審定,其無可考者,必以闕疑待之,絕不妄為增減、刪改,貽誤後學,博其能解經之名。 雪公曾說,開講論語,注重學道,並以立人格、知天命為學道之本。孟子盡心篇曰:「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此吾人研學應有之認識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