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期::啟蒙專題-古文與民族命脈〜興古文續民族

沉潛古文浩蕩大海,薪傳華夏悠遠道脈

 

文化精鍊傳思想 

能令不俗與兼容

泱泱大國由氣質 

中興人才能輩出

 

有感於日前報載,政府新公布的高中國文課程暫行綱要,即將大幅刪減文言文之比例,而文化基本教材亦由現行的必修改為選修制。當前適逢中國固有文化道脈日漸衰微之際,該政策一旦實施,不僅將使下一代,逐漸喪失汲取古人智慧的機緣,未來更有可能阻絕華夏民族,五千年來悠久文化的綿延與發展。

語言文字乃溝通人類觀念、傳遞社會思想的重要媒介,倘若語文傳承終止,則倫理規範將無由相衍成習、多項科技文明更難以傳播及研發。除此之外,藉由文字所串連集結的章冊典籍,亦為炎黃子孫彌足珍貴的共同資產。綜覽源遠流長的華夏民族,不但擁有廣博精深的高度文明,同時兼備世代薪傳的道脈,因此無論從古至今,抑或周遍中外,這份綿延相續的文化道脈已產生無遠弗屆與鉅細靡遺的影響力,尤其當前整個東亞地區的思想文化早與中國相互依存、融合一味。由此可見,培養古典文學的學習能力,乃登文化堂奧之樞機,而今人若欲深入中華固有文化者,更需具備涵泳古文之深厚基礎。

中國的語言文字,向來具有精鍊雋永、義涵深遠的特色,舉凡透過古文之鋪陳,不但可完整詮釋古聖先賢之思想,亦能宏揚傳統固有之王道文化,進而博采儒家學說的核心與精髓。然而隨著時代潮流的推演,今人凡事力求簡潔迅速,此種觀念尤其表現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文字上,每當我們步入校園、翻閱報紙甚至連結至網際網路,便可輕易察覺,新新人類所慣用的語言文字,不但日益荒謬怪誕而且缺乏內涵,究其弊源之所在,乃現前漠視古文教育之結果。再者,由於時下普遍缺乏對古文存在重要價值的瞭解,故平白喪失了許多學習古文的契機,自然也就無法汲取典籍中所蘊含古人智慧的結晶。

今日之下,努力延續中國文化綿延不輟的道脈,乃當前教育工作者之要務,尤其經由學習古文的階段,能使每位學子深刻感受出本國文學之美及瞭解薪傳一脈的道統思想,也唯有充實古文閱讀能力、深入浩瀚的篇章典籍,方可體會出古人那份崇高篤實的志向,並且培養年輕世代希聖希賢的健全人格,與弘傳中國文化道脈的使命感,終究可為華夏民族注入一股生生不息的源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