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日常省思-惑而不惑的主人翁

宥琢



「惑」字可以拆成「或」和「心」二字,也就是心頭上有兩種以上的想法,諸多想法彷彿條條分歧的蜿蜒小徑,彼此錯綜複雜,真理便隱藏於那眾多的一隅。若要探求那真理的彼端,就必須手持著耀眼的火炬,以臨深履薄的態度、亦步亦趨謹慎前行,獲得真理而除惑。


四季的遞嬗、天體的運行,揭示令人不解的惑,就連大詩人屈原也提出種種其不解的惑於「天問」一書之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既然有惑自然得從師問學,弭平那胸中充溢的惑。可惜的是,早在唐朝大儒韓退之先生便有「惑之不解,惑否焉」之語,一語便道破後世無數學子對於惑的處理方式—一遇困難,礙於其薄弱的求通意志及艱深程度,而不繼續探求。若要回復到古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境界,已不可得。但若有賢人能排除萬難而解惑,那麼其所帶來的影響將會一日千里,為他人所不能迄及。雖古籍明文記載道:中國發明火藥、紙張、羅盤即諸多當時中國領先西方之物,但如今卻被當年鄙視為夷人的西方一一超越,甚至欺凌,不禁哀哉。


如要摒除退轉的弊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心存疑惑,疑惑便要解惑,解惑後又需求惑,果真能依此法反覆操練,便能永遠保持一顆進取的心,永遠有進步的動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