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二十九)調和五事論調食

 蓮心整理

調食得當三昧生

質量相宜皆講究

供養發心存五觀

身安道隆樂精進

 

云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須先善巧調泥,令使不僵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一、調食者: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云: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總明調和食睡身息心五事,則三昧易生,反之則為障礙,難發善根,並示調食之道。

一、陶師調泥、琴師調弦喻為止觀修行的前方便,就輪繩與入弄喻為正式修止觀。止觀非一蹴可幾,而凡夫貪愛五欲,亦非一日而成,故透過止觀修行將顛倒心修正為清淨心,應先調和食睡身息心五事,創造出一個利於修學止觀的狀態,若適宜和順,則善根易發、三昧易成。

二、智者大師以陶師調泥,琴師調弦比喻調和,可謂善譬者也,行者修行若能體會世事,況於佛法,則為善修者也,即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比如對事業工作精進不懈、不疲不厭,亦以此心力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學佛,則離苦得樂、解脫成佛之日將指日可待。

三、具足五緣的食是指食物要具足,調和五事的食是指對飲食要講究取捨之道,約量而言:不可過量,亦不可不足,約質而言:不可穢觸,亦不可不宜,在飲食中亦應善調其心,對治上食生貪,下食生瞋,中食生癡等煩惱,並在食時觀功念恩、建立善法、引發菩提心,視此臭皮囊為法器,飲食之故乃為修學佛法、成就道業。反之淪為身體的奴隸,百般呵護、過分愛執,不知身為苦本,虛假不實,則三途有分,歧路不遠。

四、受用飲食乃為資養色身、進道修學。蓋因欲界有男女、飲食、睡眠等欲望,男女欲望必當訶斥,但飲食、睡眠卻不能避免,故應調和,使令得宜。飲食不調,過患頗多,食若過飽,則血液聚胃,以助消化,故氣脈不通、障礙呼吸、腦部血液不足,障礙思惟,故心閉塞、反應遲鈍、坐念不安、影響睡眠。食若過少,則營養不足、氣血虛弱、無法專注,使修學做善的勢力減弱。

五、穢觸者如五辛、爛壞等物,五辛生吃增恚,熟食發淫,腐敗之物,細菌滋生,均會使心識昏迷。再者應自知體質,以配宜食,如體燥者宜以涼食調之,體寒者宜食溫熱,少食瓜果。除了重視飲食的質量之外,飲食的心情也很重要,除要食存五觀,起慚愧心受食外,尚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以利消化、吸收營養,故飲食之道不容忽視。

六、「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色身若能安,心亦能安之。重視飲食的質與量,係為修學止觀、心求聖道,止觀雖為內心的造作,但身心互相觀待,心法要依止色法,色法要依止心法,故身有不適,心亦生障,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是也。(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