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共修研學
記一段廬山參訪的研學〜慧遠大師念佛三昧詩集序(上)
編輯部整理
淨宗初祖是遠公
般若戒律為助功
護持正法不遺力
念佛三昧見彌陀
前 言
蓮宗初祖慧遠大師不管是在般若、戒律或者禪觀,老人家都有很深的證量,以此為念佛的助功,所以其觀想念佛的成就特別殊勝,往生前已在定中見過阿彌陀佛三次,在八十三歲安詳往生。而大師對教法的貢獻亦非常大,除了在廬山樹立的典範,如同桓玄所尊「廬山為道德所居」,大師並撰有《沙門不敬王者論》,來確立出家人的地位。其般若的思想,連道安和尚都極為讚歎,蓮池大師亦極為推尊。而慧遠大師除了在白蓮社念佛求生西方外,亦有「影不出山,跡不入俗」的誓願。我們修學淨土法門到東林寺來緬懷慧遠大師,更有特別的意義,也對當時一起共同發願求生淨土的諸上善人禮拜、稱讚、供養、懺悔、隨喜、回向,這一生藉著淨土法門的修學,給我們帶來莫大的福報,在臨終時也能無有障礙、病苦,在蓮友助念下安然壽終,蓮開上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乘願再來,廣度眾生,共證真常。此乃參訪東林寺當有的意樂。
其次若能對慧遠大師修學的內涵認知,特別是大師般若的思想及念佛三昧的修為上,更是參訪東林寺的意義所在。
此次特別選了慧遠大師念佛三昧詩集序,來對祖師作一個深度的認識,這才是真正的到了東林寺,真正到了東晉時期道風高遠的東林寺。
【念佛三昧詩集序】
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則無幽不徹。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閑守,而感物通靈,禦心惟正,動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積習以移性,猶或若茲,況乎尸居坐忘,冥懷至極,智落宇宙,而闇蹈大方者哉。
請言其始,菩薩初登道位,甫闚玄門,體寂無為而無弗為。及其神變也。則令脩短革常度,巨細互相違,三光迴景以移照,天地卷舒而入懷矣。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
以茲而觀,一覿之感,乃發久習之流覆,豁昏俗之重迷。若以匹夫眾定之所緣,固不得語其優劣,居可知也。
是以奉法諸賢,感思一揆之契,感寸陰之頹影,懼來儲之未積。於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臨津濟物,與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垂策其後,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
此篇文章分為三部分,第一為總明念佛三昧;第二別釋三昧深意,這甚深含意特別是指以般若為助功的念佛三昧,不是一般普通的三昧,祖師對於般若的用功實在令人歎為觀止,道安法師也讚歎將來能夠弘揚般若教法的大概就是慧遠大師了,大師講經時常善巧以老莊學說輔助佐證之;最後是結論,告誡行者須深體無常,勵修三昧。
「夫稱三昧者何。」科判為「徵」,即徵問什麼叫做念佛三昧,以下解釋念佛三昧的「行相」、「利益」和「作用」。
念佛三昧的行相是「專思寂想之謂」,專乃止觀力量成就,思是止成就之觀,寂想即是所有世俗的想法都不生了,因為止觀現證空性時,世俗法的自相連一粒微塵都不可得,此之念佛三昧為理一心三昧,此句大師已將念佛三昧講到極處。一般說在念佛當中佛號成片,此僅能說專念而未有思,只是認真念佛令妄想不起,思即是觀察,若是念佛三昧之思,即是在佛號上做觀察,若是空性的觀察,即是勝義的觀察,此時無任何法生起,則沒有任何的想可得,想是必須要有境界可取方云想,當萬法自相空顯現時,無法可想稱為寂想,觀(想)成即是止觀雙運。
而念佛三昧有事一心三昧與理一心三昧,必須要有般若的修學,方能進入理一心三昧。或有云事一心三昧即是理一心三昧,應知這是祖師的方便講法,事與理本是不同的面相,事一心三昧是絕對不可能變成理一心三昧,例如人相正面是事、反面是理,不管如何在正面如何觀察,絕對看不到反面,除非在事項當中做理面相的觀察,方能進入理三昧,所以此處的思就是由另外一個面相去觀察,發覺到它(所緣境)是空相、空性,無相可想即是寂想,此乃空性面相的顯現,是理一心三昧的行相。
理一心念佛三昧的利益是「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 思專時志一不分,心志在這上面用功,不會改變,那種證入空性的證量其實是不會退失的。「想寂則氣虛神朗」,想寂是證入空性實無世俗的想法,氣虛是氣若浮絲,入定的行者呼吸像是沒有一般,但是內心十分清明、爽朗,即是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氣虛指的是氣息非常緩和,智恬則是心智非常安詳、舒適,能將境界的自相空清清楚楚的顯現。「神朗則無幽不徹」,神識很清朗,所有幽暗的地方(死角)都照得清清楚楚,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不會發生在五蘊當中還隱藏著一絲的不空、少分的不空、躲在一角落的不空,五蘊是全空!所以沒有黑暗、死角,清清楚楚顯示空性的面相。念佛三昧倘若能用功到極處,進入理一心念佛三昧,其利益就是想寂、氣虛神朗、智恬其照、無幽不徹。
「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斯二就是思與想(思專與想寂),此是自然的玄符,玄符就是護身符的意思,止觀如保護法身的護身符,透過止觀的修學現證空性時,空性的義境(法身)方能顯現,所以止觀好像保護法身的護身符一樣,如果沒有止觀,法身就消失,依止觀所照,法身才能顯現,所以中觀宗云法身是諸法之自相空(空性),必須觀待止觀雙運才能顯現,所以是自然(法身)之玄符。思專即能想寂,所以思專、想寂就是會一,致用是可以大用(解脫生死與成佛的大用),此乃其念佛三昧的大用。
結讚是念佛三昧可以「感通」,這樣的修行對於一切的外境都能有感通的能力,如何感通?「是故靖恭閑宇,而感物通靈,御心惟正,動而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積習以移性,猶或若茲,況乎尸居坐忘,冥懷至極,智落宇宙,而闇蹈大方者哉?」
「是故靖恭閑宇」,靖就是安定,恭就是恭敬,閑宇指的是阿蘭若處,在阿蘭若處恭敬、安定,懂得修行的人、如法修行的人、會用功的人,就能在閑宇當中靖恭,大部分的人在閑宇當中,常常是糊塗、放逸、聊天、沒事幹、無聊、東張西望,真正會用功的人,有止觀門的修習時,自然就會在閑宇當中靖恭。孔子亦是如此,所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就是很安定、恭敬的行相。
「而感物通靈」,外物(鬼神)會受到止觀修學者的加被,且容易感得外物之護持,稱之感物通靈。如廣欽老和尚在山中修行時,猴子都懂得拿果子來供養他,此即感物通靈。一般人在深山中,動物看到了就跑走了,老虎看到就要咬,毒蛇看到也想噬,而這些聖者感物通靈,老虎都知道要保護他,所以慧遠大師住在廬山的時候,卻沒有聽過老虎跑到寺院來咬出家人,這就是感物通靈。
「御心惟正」,止觀修學者能將他的心控制住,內心正大光明,修學止觀門者破除煩惱,就是一個正大光明的行相,沒有煩惱的牽纏。「動而必入微」,心相續的動,動而入微就是他的心動得越來越微細,而所體會的義境越來越深。「此假修以凝神,積習以移性,」藉著止觀的修學來凝神,神就是觀察力、觀照力,就是知機其神乎的知(微微一動的機他都知),藉著止觀的修學,能夠(將神)收回來(凝神)在法上照見而知。能夠通達空性的人,在世俗上也有通達的能力,因為他對法有止住修、觀察修的能力。例如慧遠大師准許陶淵明帶著妻小來東林寺出家,並且准許他喝酒、出入自由,可是卻不答應謝靈運出家,為何如此?因為慧遠大師有知機其神乎的知。
「積習以移性」,積習就是串習修學的習氣,以移性就是整個性情都做改變,所以你看聖者的修學,性情都會大變,為何?因為他可以對治煩惱,可以破見所斷、修所斷的煩惱,可以破煩惱障,也可以破所知障,所以他的整個性情全部改變。比如佛在破所知障的時候,過去所留下的業習都可以改變,像有的阿羅漢走路用跳的,或者有瞋心、慢心的習氣,佛在甚深三昧的禪定中,這些煩惱習氣都對治了,稱之積習以移性。
「猶或若茲」,承接上句,修學成效是積習以移性,「況乎尸居坐忘」,何況是那種成就?尸居即是坐在那裡像屍體一樣沒感覺,坐在那裡渾然忘我,我相找不到了,渾然忘我了,法相找不到了,渾然忘掉了法我,渾然忘掉了人我,自相不可得,法相不可得,找不到了,整個融入空性的義境裡面,那是整個證量的顯現。
「冥懷至極」,冥懷就是內心的心念,至極就是用功到至極。「智落宇宙」,智慧能夠包宇宙,何謂包宇宙?就是他的心能夠在一法上見到空性,就等於在一切法上見到空性,因為一切法的空性和一法的空性是一樣的,這叫做智落宇宙。「而闇蹈大方者哉?」闇蹈就是很熟悉、很投入,很熟悉的投入大方,大方就是整個宇宙,或者也可以說落落大方,整個人的格局加大,如同修學至阿羅漢的境界,整個人格局加大,對世俗的得失不會在意,格局加大,此即落落大方!名利、功名,在他來看是水月空花,一般凡夫是受不了世俗得失的,心情起伏、無法突破的煩惱障(業的繫縛)。而在修學空性(念佛三昧的理三昧)當中,破了這樣的障礙時就落落大方,一般人是無法通過這樣的束縛,而這位止觀修學者可以輕易突破這樣的業障、這樣的束縛。
以上是大師對理一心念佛三昧的講解,講得十分深入,非僅僅說到佛號成片,當然下手處是要如此,但在峰迴路轉顯現那樣的義境時,又不是普通念佛三昧所可以體會的,以上是總明念佛三昧。讀到此,一股佩服大師對理一心念佛三昧的勝解油然而生,相信大師一定是阿彌陀佛所歡迎的上等人才,是到極樂世界很快成佛的人才。(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