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啟蒙園地-歷史故事

祖德庇蔭的楊榮

 淨域

讀史能知善惡報 

發跡原來祖積德

若要後代子孫旺 

改過利他餘慶厚

 

楊榮,明朝建安(今福建省建寧縣)人,字勉仁,是明朝的重臣;他的先祖以划船擺渡維生,在曾祖父時代,建安發生大洪患,沖毀了居民的房屋,許多災民及財物都隨洪水漂流而去;當時很多擺渡的船夫都趁機爭相撈取漂流物,惟有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不顧自身安危划著船全力搶救溺水的災民,對於漂流的財物一點兒也不心動。災後,許多船夫都因此發了橫財,只有楊氏父子依然以擺渡維生。當時鄉人都私底下譏笑他們父子倆太傻了,但是楊氏父子卻以救人為樂。

到了楊榮父親這一代,家境漸漸寬裕。有一天,一位修道之人路過楊家門前,停下腳步對楊榮的父親說:「你的祖父和父親生前積了陰德,你可以把祖父和父親安葬在某地,這是『白兔墳地』,將來子孫必當顯貴。」之後,楊家就依照指示的地點遷葬。

後來,楊家誕生了楊榮,初名為子榮,自幼聰敏,既有才識,又好讀書,年紀輕輕就於惠帝(朱允汶)建文二年高中進士,授任編修官一職。當時惠帝恐於諸藩王(叔父)勢力坐大,威脅到自己的帝位,採用謀士之議進行削藩;燕王朱隸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歷經三年(西元一四零三)打敗惠帝入主南京城。明成祖朱隸入京時,楊榮立於馬前恭敬地說:「殿下是先來祭拜祖陵,還是先來即帝位的?」此語逼得成祖趕快驅駕前去孝陵拜謁;此後,楊榮受到成祖的重用,入文淵閣,授以翰林院大學士,成祖將他易名為「榮」。

明初延用元朝官制,置中書宰相一職,太祖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謀反被誅,十年間誅連三萬餘人,後廢宰相一職並詔告後世子孫不得恢復相職。後因皇帝無法事事躬親,乃立殿閣大學士議政,官秩五品,此為明朝的「內閣」新制。

當時入閣的人員共有七人,楊榮最為年少,但表現卻機智敏銳。有一天晚上,邊防回報寧夏被圍困,皇帝召集閣員議政,但當時僅有楊榮一人在朝,成祖便詢問楊榮有何對策,楊榮說:「寧夏城池堅固,百姓都嫻熟戰技,戰報傳至京城,距離事發已有十多天,相信現在應該沒事了。」到了半夜,果然上奏解圍了;成祖對楊榮說:「你的論斷真是有理有據呀!」

某年,江西當地盜匪作亂,成祖先派遣特使持諭安撫,後再命令督都韓觀率兵平亂。不久,盜匪就撫的消息傳回京城,成祖欲封賞韓觀;此時,楊榮上奏說:「算計捷報回京之日,韓觀還未到達江西,不應論功行賞。」成祖聽後採納所言,對楊榮更加倚重,再拔陞為「侍講」。

成祖立太子後,楊榮又被提拔為「右諭德」,仍兼侍講一職,並賜二品官服,得以評議諸司事宜。成祖相貌威嚴,與大臣們議政,每每爭論到生氣,但只要楊榮一到,常常就能緩解皇帝的怒氣,事情也就順利的解決了。

成祖永樂五年,楊榮受命前往甘肅運籌軍務,一路上他仔細地遍覽山川形勢,詳察軍民的動態,審視城堡的建構。回京後已是盛暑,上武英殿稟奏所見所聞,成祖大悅,親自剖了一個瓜給楊榮吃。

永樂六年父喪,返鄉奔喪。次年母又喪,成祖以北巡在即,命其與胡廣、金幼孜隨行。至永樂九年,方准予返鄉奔喪;回京後成祖詳詢福建的情況,楊榮具實稟奏,帝命其於文華殿陪侍諸皇孫讀書。

永樂十二年,太孫隨帝西征瓦剌,成祖命楊榮於軍陣中講說經史,凡宣詔出令,定徵詢楊榮意見。一天夜裡,成祖於帷幄中詢問楊榮軍糧事宜,楊榮答說:「欲解決兵食問題,須任用良將,嚴訓兵士,自耕自食,不違時令」。永樂十四年,與金幼孜一起入翰林學士。十六年,胡廣卒,成祖命楊榮掌理翰林院事,益加倚重;惟遭到諸大臣所忌,設計推舉楊榮為「祭酒」,成祖說:「我知道楊榮的能力,你們那一位可以取代他?」一時間大家都不敢答話。永樂十八年,再被任命為文淵閣大學士,仍兼舊職。

永樂十九年,成祖定都北京,凡軍事皆令楊榮參決。成祖下詔征討阿魯台,欲徵調惠帝時之江西民兵,楊榮諫說:「陛下許民復業二十年,一旦復徵,非信於天下」,帝從之。永樂二十一年再北征,因天寒兵士死亡二、三成,大軍來到蘭納木兒河畔,不見敵蹤。帝問群臣該不該前進,眾人唯唯支唔,惟楊榮與金幼孜建議班師回朝,帝許之。軍行至榆木川,成祖病崩。中官馬雲等人不知所措,密請楊榮與金幼孜入御幄商議;二人說:「大軍在外,離京城尚遠,先密不發喪。以帝禮斂之,棺外熔錫為槨,載於車輿中。所到之處飲食規矩照常,加強軍紀,使人不明究裡」。有的人建議是否發詔書馳稟皇太子?楊榮說:「先帝在則稱詔書,今帝崩而稱敕,這是欺詐行為,誰敢如此」。眾人稱是。故以遺命傳位之訃稟奏太子,太子命楊榮等辦理帝喪。

仁宗即位後,進太常卿,尋為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此時,有人將帝喪當時楊榮的處置情形上奏仁宗,獲仁宗的褒揚,進工部尚書,食三祿;當時大學士楊士奇辭謝尚書祿,楊榮與金幼孜亦推辭,帝不允。

仁宗宣德元年,漢王高煦謀反,帝召楊榮等商議,楊榮說:「高煦以為皇上剛即位,必然不會親自討伐,如今帝親征,出其不意,事情可圓滿落幕」。仁宗從其建議,軍行至樂安,高煦出降。還師後楊榮受賞,褒賜甚豐。

宣德三年,隨仁宗出巡,至遵化聞兀良哈將寇邊,帝獨命楊榮從征,破敵於喜峰口。宣德五年進少傅,辭大學士祿。九年復隨帝巡邊,至洗馬林而還。

英宗即位,委任如故。正統三年,與楊士奇俱進少師。正統五年,請求回鄉掃墓,帝命中官護行,還至武林驛而卒,年七十,贈太師,諡文敏,授世襲都指揮使,子子孫孫都很昌盛,曾孫楊旦官至兩廣總督,吏部尚書。

誠觀楊榮祖上,以一介舟夫,而具有人溺己溺之仁人胸懷,奮勇救人於沉溺急難之中,若非大福德之人不能做到,終得賢貴子孫投生其家,來光大門楣榮宗耀祖,可證陰德善行感應最真。

歷史上因救人而得善報者無計其數,三字經中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便是。竇燕山是五代時幽州人,他是個孤兒,事母至孝,但到了三十多歲仍然無後,因而非常擔憂。有一夜,竇燕山夢見自己的祖父報夢,說他前生作孽太重,以致今生不僅無後,而且短壽,除非他能回心向善多行善事,或能加以補救。從此,竇燕山就立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他一生所做善事甚多;例如:有一次,他的僕人偷了二萬銀錢遠走高飛,把女兒留在竇燕山家中,並留下債券說要以女償債。但竇燕山並沒有趁機侵犯這個僕人的女兒,而是善待她,甚至備好嫁妝讓她嫁了個美滿夫婿。

又有一年元旦,他在寺中拜神,發現一個包袱,內有白銀二百兩及黃金三十兩。他並沒有吞沒這筆錢,反而守在寺中等待失主回來;等了半天終於有個人哭哭啼啼地來找包袱,原來這個人的父親被山賊綁去,這是他七拼八湊用以來贖回父親的錢。竇燕山知道後物歸原主,並自掏腰包贈予那人路費。

此外竇燕山還做了許多好事,他每年歲入除基本生活所需外,全都投作善事之用,他建立了四十間書院,教育貧苦子弟,又出錢資助生活困難之人,周遭百姓無不受過他的恩惠。結果,多年之後,他又夢見自己的祖父說,由於他多年來行善積福,不僅可以延壽三紀(一紀等於十二年),還得天賜五個貴子,死後並可升天。事後,他真的高壽八十二歲,不僅自己當了高官,五個兒子也先後中進士,成就了一門豪傑。

不論楊榮或竇燕山的一生如何遞變,總不離「因果」二字,自是歷歷不爽。俗謂:「人的命運,四十歲以後由自己決定。」其意即在「命運並非一成不變」。子曰:「四十而不惑」;人的一生,前半輩子祖德可蔭,但若自己造惡多端,現世亦不能福壽雙全;反之,生來窮頓短命者,也可藉由「立命、改過、謙善、積德」之方,來創造新的生命。人的一生就是修行的歷程,修行之成敗在於「內省與改過」,如果今天的我「過日少、德日進」,那命運之神必觀照庇護,豈須頂禮膜拜四處他求。(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